校长信箱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走进育英

走进育英

当前位置 :  走进育英 > 走进育英 >

从企业走向职业教育

 发布时间 : 2021-11-10 08:41:41      点击:
        
  2008年是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建校10周年,也是我来到学院的第8个年头,时光流逝,日月穿梭,当我打开记忆的闸门,连接数据库,启动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回车!哈哈,还真搜索到不少信息。
1.从0开始
  2001年6月初,经友人的介绍我第1次知道了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
  2001年8月15日,在原信息技术系主任刘庭华老师的引荐下,我在杭州的锦江大厦见到了时任学院副院长的洪致平老师,做了简单的交流。由原副院长陈育旺老师开着他的红色“宝马”把我从市区接到了位于下沙的、已经放假的校区,开车视察了学院的建筑,并进行了友好的交谈,使我第1次对学院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感性的认识。
“沙民”—育英学院的老师
  2001年9月18日,学院下发了聘任我为信息技术系主任的任职文件,但这时我还在原来的单位上班,他们还没有同意我离职。
  2001年9月26日,我离开了生活、工作已有20年的某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正式来学院报到,开始了我“教书匠”的新生活。
  一个奔5的人离开了他工作了20年的企业,辞去了所有的行政职务,打破了已建立了20年的人脉关系网,舍弃了市政协委员、市政府咨询专家、集团公司技术学术带头人、市计算机学会理事长的社会兼职,和爱人邓松如举家来到了杭州下沙,正式成为了 “沙民”—育英学院的老师。
  我从学习计算机和在企业从事计算机应用技术、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项目开发、设计、实施、管理等工作已整整28年了。
  信息技术系是学院成立最早的系之一,在首任主任刘庭华老师的领导下,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许多的成绩,为我的接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01年9月前,信息技术系已有13名教师,有计算机应用和计算机信息管理2个专业的专修和高职学生共458人。
  来到育英学院我成为了教育战线的一名新兵,开始了崭新的一切。
2.走进了职业教育的殿堂
  来到育英对我最大的挑战是如何从一个科技人员转变为懂技术、会管理、具有先进职业教育理念的教育工作者。
转变
  从企业来到学校从事教学和管理,首先是学习和了解国家的教育方针,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特别是学习国家的职业教育方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方法,了解高职教育的特点,把在企业的计算机应用、工业自动化控制项目的科研、工程实施经验和技能融合到教学和管理中。为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和具有操作技能职业人不断的探索和创新。
  在学院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理解学院的办学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经过了1-2年的实践,实现了从企业科技技术人员到职业教育工作者的顺利转变。
迈出了一小步
  在原副主任刘师少、姚渝、邓松如和党总支书记周治斌,现主任助理严志嘉,总支副书记、主任助理陈贤平,教学督导林美雄,教学秘书岳国文、孔欣,学工秘书陈鹤对、孙波,教研室主任孙伟、郭诚实、叶晓菡、杨儒亮、朱卫华和徐秋芬、实验室主任傅彬以及全体老师的密切配合和支持下,信息技术系有了长足的发展。
  现在信息技术系已经是具有46名教师,其中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8人,讲师16人,有4个专业,1000名以上的学生,建有 20个实验室的大系。
  信息技术系已经在教学、科研、学生科技竞赛、教材编写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承担并完成了教育部《计算机专业产学合作研究与实践》课题的研究。
  2003年至2007年出版教材15本,其中编著和主编9部,在清华大学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等出版发行。
  教师公开发表《高职学院计算机技术与应用专业技能培养的实践》等论文50多篇。
  由我主讲的《asp.net程序设计》成功申报2007年度浙江省精品课程,是我院首门浙江省精品课程。
  我作为2007年浙江省首届教学团队“计算机应用技术教研室”带头人。
  2008年获得杭州市优秀教师称号。
  2008年获得浙江省第4届教学名师奖。
  2008年晋升为教授。
  信息技术系获得2004-2006学院先进集体。
  信息技术系党总支从2003年起连续5年获得杭州经济开发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2004年5月,由我和林美雄等老师指导的3个队9名学生参加浙江省“舜宇杯”首届大学生程序设计赛获优秀组织奖。2005年5月指导的5个队15名学生参加浙江省“舜宇杯”第二届大学生程序设计,获3个银奖,1个铜奖。2006年5月指导的2个队6名学生参加浙江省“舜宇杯”第三届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获1个银奖,1个铜奖,优秀组织奖。2007年5月,指导的2个队6名学生参加浙江省“舜宇杯”第四届程序设计大赛获铜奖。2008年5月指导的3个队11名学生参加浙江省“网新国际杯”第五届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获2个银奖,1个铜奖和优秀组织奖。
  大赛组委会还授予我院优秀组织奖,这是我院在参加的5届比赛中第3次获得这一荣誉(2003、2006和2008年),这也是获得这一殊荣最多的专科院校。
  2004年9月,指导02华瑞班戴耀强同学完成的“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系网站”获得“迪光杯”第三届浙江省大学生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网站设计3等奖。
  2007年9月组织指导学生参加的“迪光杯”第六届浙江省大学生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提交了12件作品,平面设计作品环境与文明获得2等奖。动漫设计作品3件获得3等奖,网站设计作品2件获得3等奖。
3.孺子可教
  大学不只是有大楼,也不只是有大师,职业技术院校教育目标不是理论工作者或科研人员,而是培养在生产一线从事生产活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因此必须具备实际的动手能力,在学用结合上下功夫。
  面对高考第4批的学生,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不是太好。能否培养成才?这是检验我们教学水平和教师的试金石。
初试锋芒
  2004年5月,下沙高教园区首届大学生计算机DIY大赛在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举行,参加这次比赛的有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4所本科院校和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等4所专科学校。
  我系选拔了02华瑞班的舒怡、02网B班许坚青和03网B班学生陈超组成的参赛队,由信息技术系副主任邓松如和傅彬等老师负责训练了一周的时间。由邓松如和傅彬老师带队参赛,经过3个小时紧张激烈的比赛,我系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比第二名高出91分,比第三名高出390分。舒怡同学还获得了个人第2名的好成绩。
  在这次本科和专科学生同场竞技的比赛中,我系培养的学生占得先机,取得了好成绩,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小试牛刀
  2004年9月,我在浙江省信息产业厅的官方网站看到了全国将在12月举办全国计算机(微机)调试员技能大赛的消息。这次大赛先是由各省举办本省的选拔赛,每省选出6名选手参加全国决赛。
  浙江省的比赛由浙江省信息产业厅、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主办,颐高集团赞助,9月份我们组织130多名学生参加浙江省微机调试员技能大赛的初赛,在网上答题,结果有13位同学进入了复赛。复赛的现场设在了文三街的颐高数码广场,我系选手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沉着应对,毫不示弱,经过紧张角逐,许坚青、舒怡、沈振华、周斌、陈超、戴萍萍(女)等6位同学进入决赛,全省60名进入决赛的选手分成了专业组和学生组,各30名选手,我系进入决赛的选手占了学生组的5分之一。
  2004年11月由浙江省信息产业厅、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主办的“颐高杯”全省计算机(微机)调试员技能大赛在颐高公司举行,我院参赛队在竞赛中最终获得竞赛团体奖(照片1,左一为舒怡同学,右一为许坚青同学,右二为陈超同学)。其中许坚青、舒怡同学获大学生组二等奖,许坚青、舒怡、陈超同学获得国家计算机(微机)调试员职业资格三级(高级工)证书。舒怡同学还被选拔到浙江省参加全国大赛集训队(6人)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大赛。浙江省获团体第5名。
 
  这次大赛由邓松如副主任和傅彬、宋国顺老师带队。决赛分为理论测试、装机、调试,装操作系统和软硬件故障排除,用时2天。
  为了我院6名学生取得好成绩,邓松如副主任根据竞赛委员会的考试大纲,拟定出几套理论题和实践训练项目的计划和日历,利用周末时间,抓理论和实践的强化练习。
邓松如副主任带领我院6位同学参加浙江省计算机(微机)调试员技能大赛,为了让学生休息好,大赛头一天晚上把被子让给了学生,自己一个晚上没睡,在竞赛现场惟独我们队的领队是始终坐在学生考场的走廊上,也是惟一的领队是系主任亲自带队,引起组委会的特别关注。
  经过整整两天激烈的决赛后,邓松如老师判断出我院同学的成绩不错有可能得奖,但舒怡同学最后一场比赛发挥不理想,要进入全省前5名代表浙江省参加了全国计算机(微机)调试员技能大赛处在危险状态,邓松如老师立即找组委会有关领导,认真的汇报了我们组织6名学生的训练细节过程及结果,推荐舒怡同学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计算机(微机)调试员技能大赛的训练,组委会领导表态考虑我们的推荐和建议。使舒怡同学进入了参加全国计算机(微机)调试员技能大赛的集训队。
  2004年11月份,浙江省大赛组委会根据我院选手们理论考试情况,邀请邓松如老师给参加全国计算机(微机)调试员技能大赛的选手们上理论课,对照大赛规定的6本教材和考试大纲,进行反复的研究,认认真真的备好每一节课,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004年12月舒怡同学代表浙江省参加了全国计算机(微机)调试员的训练及大赛。全国计算机(微机)调试员技能大赛在北京人民大会举行,经过激烈的决赛,浙江省获团体第5名和最佳组织奖,有一名选手初赛进入第5名(照片2,右一为舒怡同学)。
 
技压群芳
  2006年9月24日,由杭州市信息化办公室、杭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杭州市教育局联合举办的“育英杯”杭州市计算机(微机)调试员技能大赛在我院落下帷幕。来自杭州的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经贸职业学院、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三联专修学院、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10余所大专院校60多名选手参加此次比赛。
  通过理论考试、实际操作和故障判断,决出了前10名优秀选手代表杭州市参加浙江省第二届计算机(微机)调试员职业技能大赛,其中我院选手就占有5名。我院选手最终的优胜者分别为:钟馗(第一名,06计应B );王琳栋(第二名,04网管);应超(第五名,06移动B);金小虎(第八名,05信管A);李阳(第九名,06计应3+2)。大赛还设有团体奖和最佳组织奖,奖励表现突出的团队组织,并对通过资格考试的参赛人员,颁发计算机(微机)调试员高级工(国家职业资格三级)证书。其中我院获得“团体优胜奖”。
  “育英杯”杭州市计算机(微机)调试员技能大赛由杭州市信息办公室、杭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杭州市教育局联合主办,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系)具体承办的《杭州市“育英杯”计算机(微机)调试员技能大赛》,于9月23日、24日在我院隆重举行(照片3)。本次大赛,有杭州地区10余所大专院校组队参加,院领导高度重视本次竞赛,院党委书记、院长洪致平担任了组委会副主任,秦学礼担任组委会委员。在全院教务处、后勤处、院办等单位的配合和我系的精心操办,大赛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也为我院开展和承担的大型的活动提供了经验。
  2006年10月28日, 指导的06移动通信B班的应超、04网管王琳栋和06计B钟馗分别获浙江省第二届计算机(微机)调试员职业技能大赛第一、二、三名和团体奖(照片4,左一为钟馗同学,中间为应超同学,右一为王琳栋同学,上图为沈高峰老师)。
  2006年12月指导的学生应超、王琳栋和钟馗代表浙江省参加了在江苏常州举办的全国第二届计算机(微机)调试员职业技能大赛,王琳栋和钟馗分获全国赛(150人)第38名和80名。
4.小荷才露尖尖角
  “虽然没有进入一流大学,也能成为一流大学生”。这是2005年12月在下沙高教园区首届十佳大学生颁奖仪式上评委为我系03计应A班的包微微同学的颁奖词。
脱颖而出
  2005年9月,由教育厅下沙高教园区管理办公室组织在下沙高教园区的14所本、专科院校的14万大学生中评选10名“十佳大学生”。
  经过院系2级的推荐和各大学学生投票,我系03计应A班的包微微同学脱颖而出,当选为下沙高教园区首届“十佳大学生”,洪致平院长祝贺包微微同学获奖。
  包微微同学是我系培养的品学兼优的学生之一。她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各类科技竞赛。在秦学礼、林美雄、倪达庆老师指导下,经过了20天的训练,2005年5月21日参加了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举行的浙江省“舜宇杯”第二届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由04计A班周维雷、03计A班包微微和04计B班董文伟3名同学组队参赛获得银奖,照片5包微微和她的搭档在竞赛现场。
再创佳绩
  2005年11月包微微同学获得共青团杭州市委、杭州市教育局、杭州市学生联合会联合授予的杭州市2005年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称号。
  2006年3月,包微微同学获得“2005年杭州市十佳共青团员” 称号。
包微微同学在校多次获得一等奖学金,还获得优秀团员、育英之星等荣誉称号。当选学院团委副书记。
  2006年6月,包微微同学获得浙江省级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
  2006年8月,包微微同学到韩国世民大学的信息传播通信学院就读本科。
出国前我们师徒2人作了交流和勉励,远离祖国的微微成了我的牵挂,我们经常会在网上聊天,谈学习、聊生活。
5.出访德累斯顿工业大学
  2006年7月14日-28日,我和张艺副院长被学院选送随中国职业教育学会代表团赴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习。代表团14人,团长隗斌贤(浙江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副团长杨松(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团员来全国的浙江嘉兴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衡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山西运城财经学校、桂林旅游职业学校、北京水利水电学校、福建省邮电学校等7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4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德国的职业教育
  我们来学习的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是位于德国东部的萨克森州(Saxony)的首府德累斯顿市,是德国最古老的一所工业大学之一,有着良好的教育传统。作为德累斯顿市的一部分,其校舍位于市中心以南,面积大约275公顷(4125亩)。另外还有位于城市其他位置的医学院。
  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的前身为一所始建于1828年的技术学校,于1890年被正式命名为科技学院,1960年正式改名为“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照片6)。
  大学有学生35000人,教职员工4200名,教授480名,是一所具有人文学科、自然科学、医学(最好)的综合性大学。它是具有European Credit Transfer System (ECTS, 欧洲信任转学系统资格),在这个系统注册的学生的成绩会得到其他外国大学的承认,可以实现转学。
  目前该大学的生物学、医学和生物工程学是欧洲领导中心之一,在电子学、汽车制造技术等学科也具有特色。2006 年被任命 " 科学的城市 "。
  继续教育学院有5个系,主要是师资培养(培养不同学校的教师和社会教育工作者)、继续教育和面向国际的合作教育(与越南、泰国、玻璃维亚和中国等国家的大学),有4300学生(其中的750人会成为教师)。
  2006年7月17日(周一)上午我们先后参观了B.S.Z Technik职业培训学校,听了他的校长介绍了德国的职业技术培训的体系,参观了实习实训室。
  7月18日(周二)上午我们参观了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图书馆,这是一个现代化的图书馆,也是德累斯顿市最大的图书馆,时值学生复习迎考时间,他们是期末课程结束后1个月再返校考试,所以图书馆的读者非常多。
  7月18日下午我们听取了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Steffen博士的关于德国职业学校师资的培养与继续教育的介绍。
  7月19日(周三)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Hortsch教授作了德国职业教育系统的介绍(照片7我们在听课)。
  7月19日下午参观了德国跨行业培训机构(IHK培训中心),听取和了解了德国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改革状况。 
  7月20日(周四)我们来到萨克森州的教育科学研究所,这是该州文化部领导的一个研究所,任务是支持、帮助建立一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能适应发展需求的培养计划。她会根据不同性质的学校,进行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课程增减的方案、试验及试验计划的管理、学生参加的竞赛、毕业考试(各文理学校是不能自己组织考试)和教材的审定(同一类学校使用统一选定的教材)等工作。她给文化部关于教育方面的建议,根据文化部的规定,帮助文化部决策。
  7月21日(周五)Hortsch教授给我们作了关于德国职业教育的新理念及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的比较的报告。使我们对德国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体制,特别是双元系统、培训机构的设置及学生实习、就业等有了比较详细的、系统的了解,对德国的职业教育有了新的认识,也使我们更进一步了解了世界各国的职业教育的思想和动向。我们学员还根据各自学校的实际和Hortsch教授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下午举行了结业仪式,十分荣幸的是我代表全体学员作了学习体会的总结和答谢的发言。Hortsch教授向我们每个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照片8是Hortsch教授给作者颁发结业证书。
  2006年7月22日(周六),我们完成了在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学习,踏上了返程的路途。
  7月28日(周五),于上午09:25乘坐HY505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圆满结束欧洲培训和考察之旅。
6.在平静中工作和生活 
  来到育英整整7年了,2500多天。
  送走了7届约有1800余名的毕业生。
  每天的轨迹是住所、学校。
  ……
  回首往事,历历在目。
信任和支持
  来到学院7年,得到黄纪云董事长的信任,多次和董事长交流办学的理念,管理方法和学院的发展,从他那里得到了理解和支持。
  在日常的具体工作中得到洪致平院长的支持。系主任的工作是一个综合管理的岗位,需要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学生工作和科研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由于工作的复杂和直接在第一线工作,需要得到学院方方面面的配合,洪致平院长的信任和支持,使得我在信息技术系的工作能顺利地开展,并有了一个好的开端,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好的基础。
  在育英学院的7年,也得到了在任和已离开学院的其他的院领导的支持和帮助。
  特别感谢信息技术系的第一任主任刘庭华老师所作的有效的基础性工作。
  感谢和我搭档过的周治斌书记,他在开展党建、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创新,使信息技术系取得了多项成绩,为稳定地发展开了好头,带好了一支思政工作的队伍。
  感谢邓松如副主任在我系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和管理打下的良好基础,取得了省考合格率的好成绩,邓松如副主任还在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保证了我系教学、试验和实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感谢已经离任的副主任刘师少、姚渝老师协助我做的管理和事务性的工作。
感谢现任的总支副书记、主任助理陈贤平,主任助理严志嘉和教学督导林美雄老师协助我做的管理和事务性的工作。
  感谢我系第一任教学秘书叶晓菡老师、已经离职的第二任教学秘书岳国文老师和现任的教学秘书孔欣老师所作的大量的事务性工作。
  感谢我系第一任学工秘书乔树文老师、第二任学工秘书王敏老师、第三任学工秘书陈鹤对老师、代理学工秘书林拉拉老师和现任学工秘书孙波老师在学生管理工作所作的大量事务性的工作。
  感谢支持我工作的各教研室主任、实验室主任和全体专兼职的任课老师、试验和班主任老师。
我的第一次
  我参加的全院第一次教职工大会在1218教室
  我来到学院的第一个晚上住在学生公寓的6111寝室
  我和信息技术系教师的第一次见面在1301办公室
  我参加的第一次系主任会议在1401会议室
  我上的第一门是“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我上的第一节课在1503教室
  我教的第一个班级是00计应B班
  我亲手建立的第一个实验室是计算机DIY实验室(1703)
  我上的第一次试验指导课在1703计算机DIY实验室
  我第一次指导的毕业设计的学生是00计A班的王伟光、王艳、00计B班陈鹤对、00信A班的梅冰、00信B班的林必成、00信管专修的胡军伟等同学
  我来学院发表的第一篇论文是在《微计算机信息》杂志2001年12期上的“过程系统工程与集约化经营的现在和未来”
  我主持的第一个院级教改项目是2002年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设置的构想”
  我参编(副主编)的第一本教材是2003年8月科学出版社出版的《C语言程序设计例题与习题》
  我参加的第一个部级教研项目是教育部2003年的“计算机专业产学合作研究与实践”
  我主编的第一本教材是2004年8月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WEB网站设计教程》……
  我编著的第一本技术著作是2006年4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WEB程序设计技术--ASP.NET”
  我开设的第一门下沙高教园区公共选修课是2005年3月-6月的“ASP.NET程序设计”
  我主持建设的第一门精品课程是2007年度的浙江省精品课程“ASP.NET程序设计”
  我在学院的第一个技术学术带头人是2007年浙江省教学团队“计算机应用技术教研室”带头人
  我的第一个教育专业教学委员是2008-2011年浙江省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计算机类)委员
  我的第一个市级荣誉是2008年的杭州优秀教师
  我的第一个省级荣誉是2008年的第4届浙江省教学名师奖。
献给学院成立十周年
  此回忆录谨献给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成立十周年。祝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枝繁茂盛,走向百年。
 
                             2008年8月写于杭州下沙,12月修改
 
版权所有 ©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杭州市钱塘区4号大街16号
院办:0571-86913866 传真:0571-86910710
浙公网安备 33011802000510号
邮箱:zjyyc@zjyyc.com 浙ICP备12008174号-1
技术支持:亿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