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育英新闻

当前位置 :  校园媒体 > 育英新闻 >

育英职院大学生实践团深入田间地头, 探寻“两山”理念实践路径

 发布时间 : 2025-07-21 15:22:00      点击:
今年是“两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浙江乡村如何将绿水青山“变现”?这个夏天,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团分别深入安吉余村、大溪村,建德市杨村桥镇长宁村以及富阳、桐庐、淳安等地,开展探寻“两山”理论实践路径的暑期社会实践。
 
智慧旅游学院:探寻“两山”理念下的共富密码
 
  7月8日至12日,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智慧旅游学院“两山”理念观察实践团一行25人,深入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大溪村,深入田间地头、民宿院落、文旅场景,开展主题为“文旅融合助共富,青年入乡展青春”的社会实践,探寻生态价值转化与乡村振兴路径,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在乡村振兴中的责任与担当。
  在余村“青来集”乡村青年人才社区,实践团观察到免费办公位、创客空间等设施吸引众多青年创业,“DN数字游民公社”汇聚全球近百名数字游民。创业青年们用创意为乡村注入活力,让实践团成员深切感受到绿水青山对青年的吸引力。
  实践团由民宿调研、文旅宣传、节事活动策划等分队组成。节事活动策划小分队聚焦创意集市,走访省级竹刻非遗传承人楼在亮,了解其将传统技艺与亚运元素结合的创新实践,并与当地干部探讨如何留住游客,探索出激活乡土资源、链接市场的路径。
  民宿调研小分队分赴大溪村,克服高温天气,完成103份村民问卷、215份游客反馈及60份民宿主访谈,形成《大溪村民宿数字化运营提升调研报告》,为乡宿经济发展献策。
  文旅宣传小分队用镜头记录大溪村生态美景与人文风情,展现当地精彩蝶变和生态游魅力,诠释“两山”理念。
  此次实践,学生们以专业视角解码乡村振兴,为生态价值转化提供青年智慧,彰显了新时代青年担当。

创意设计学院:见证“两山”理念的实践路径
 
  创意设计学院“00后真理寻迹宣讲实践团”深入建德市长宁村,以青春视角探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路径。这支00后实践团通过田野调研、助农实践、沉浸式“实景课堂”学习,记录下长宁村从“薄弱村”到省级强基示范村的绿色蜕变。
  长宁村的生态答卷离不开历届村支书的接力奋斗。原村支书朱宁斌在玫瑰园讲述“荒地变景点”的奇迹,现村支书夏云以直播带货展示“绿色品质”的市场价值,副书记邵清华则分享“长宁村游”的文旅创新。通过观光农业、助农直播、特色研学等多元业态,长宁村构建起“生态修复—产业激活—共富共享”的闭环,让山水资源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红利。
  实践团成员在田间地头既体验了甜瓜采摘、助播实训等农事劳动,也感悟到“互助精神”与“两山理念”的深度融合。“以前吃不饱,现在家家户户种蓝莓、玉米,还能卖得好!”村民的感慨让青年们意识到:乡村振兴不仅需要新思维,更要扎根土地。
  共富直播间里,同学们当起了“助播员”,他们将“山水滋养的甘甜”转化为“看得见的流量密码”,见证传统农业与数字经济的碰撞。
  实践团成员用镜头与语言记录下这份“长宁启示”:70载邻里互助精神与20年“两山”生态实践在此交汇,长宁村走出了一条“生态为基、文化赋能、青年参与”的共富新路。

公共教学部:携手景苑中学开展行走的思政课
 
  近日,公共教学部教师朱素平带领三名大学生,联合景苑中学师生,参与由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杭州市教育局指导,浙大城市学院主办的“杭青·行在杭”实践育人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两山”理念的理解与认同,上好“行走的思政课”。
  在杭州市富阳区,师生参观富春湾新城转型发展展示馆,通过观看实物展览和数字模拟影像,深入了解杭州市富阳区从“一纸江南”到“智创江南”的绿色转型历程,直观感受产业转型的魄力。
  在淳安县下姜村一滴水研学营,师生们探寻该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之路。曾经的下姜村是一个穷山沟,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但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下姜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实现了从“穷脏差”到“绿富美”的华丽转型。
  在桐庐研学中,钟山乡的转型让师生印象深刻。从“石材之乡”到“生态之乡”,大家在石雕艺术馆、蓝莓智创园等地,体验传统与创新的融合及科技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成果。
  此次活动发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优势,促进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深化对“两山”理念的认识。同学们表示,将从点滴做起,用专业知识助力绿色发展,践行青年责任。
版权所有 ©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杭州市钱塘区4号大街16号
院办:0571-86913866 传真:0571-86910710
浙公网安备 33011802000510号
邮箱:zjyyc@zjyyc.com 浙ICP备12008174号-1
技术支持:亿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