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0日,浙江省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微信公众号发文,介绍了我校“青年学生重点人群识别及综合干预模式”典型经验。
全文如下:
经过近三年的创新实践,中艾协在浙江省试点的“新时代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及综合干预试点项目”进入成果总结阶段。项目高校艾滋病综合干预模式取得了重要突破,建立了全省首批学生防艾志愿团,规模达100余人,通过系统化培训,防艾志愿团成为既掌握最新防艾知识,又具备面对面干预和同伴教育能力的学生防艾队伍,依托感染风险评估实施分类干预,创新青年学生综合干预技术体系。
2024年12月26-27日,由中艾协主办的“新时代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及综合干预试点项目总结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省艾协组织浙江工业大学、杭州医学院、中国计量大学、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4所试点高校的项目指导老师及学生代表参会,与其他9个省(市)45所试点高校共同交流工作成效和经验。
总结会对项目创新典型案例进行汇总,典型案例类型包括风险评估与二次干预、同伴教育创新、进班级和进宿舍宣传干预方法、学生防艾技能提升、“互联网+”宣传干预、多部门协作、志愿者队伍建设和能力提升等7个方面。共有26个案例入选,其中,我省浙江工业大学、杭州医学院、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的3个案例成功入选,主题分别是“同伴小班精细化防艾专题课堂”、“构建1支志愿者队伍+双课堂联动+4个平台合作+N项主题教育的防艾教育新模式”、“青年学生重点人群识别及综合干预模式”。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茅小燕老师在会上介绍志愿团工作经验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的“青年学生重点人群识别及综合干预模式”作为“风险评估与二次干预”方面的唯一典型案例,在会议上专题交流和推广。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依托项目开发的调查问卷开展定期覆盖学生感染风险评估,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划分风险等级和学生行为特征,防艾志愿团组织开展不同内容、形式和频率的差异化的精准干预。该模式得到与会专家和代表的高度认可,为其他省份高校开展干预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新时代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及综合干预试点项目”有效创新了高校艾滋病防治工作模式,为校园内自主开展青年学生综合干预提供了可操作、可复制的实践路径。下一步,协会将继续深化探索,总结优化成功经验,推动创新模式在全省范围高校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