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心理卫生

当前位置 :  学工在线 > 心理卫生 >

科学认识,积极预防基孔肯雅热 ——致全校师生的重要健康提醒​

 发布时间 : 2025-09-08 08:04:16      点击: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新学期好!时值秋季开学,天气依然炎热,蚊虫活动频繁。近期,国内部分地区通报了基孔肯雅热病例。为保障全校师生的健康安全,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特此发布本健康科普,希望大家共同关注,做好预防。
       一、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伊蚊(俗称“花蚊子”,也是传播登革热的蚊子)叮咬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基孔肯雅”源自非洲土语,形容患者因剧烈关节疼痛而弯腰的样子,形象地描述了其主要症状。
​       核心提示该病不会直接人传人,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二、主要症状有哪些?​​
       人被带病毒的蚊子叮咬后,通常经过2-4天(也可长达12天)的潜伏期后突然发病。主要症状包括:
       1、发热
       常突然起病,寒战、发热,体温可达 39℃,一般1-7 天即可退热,部分病人热退后再次出现发热,表现为双峰热,持续3-5天恢复正常。
       2、关节痛
       常表现为游走性疼痛,主要累及小关节,如手、腕、踝和趾关节等,也可能涉及膝和肩等大关节,腕关节受压引起剧烈疼痛是本病的重要特征。部分患者关节疼痛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3、皮疹
       患者在发病后2-5天,躯干、四肢的伸展侧、手掌和足底出现皮疹,为斑疹、丘疹或紫癜。
       4、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腹痛、乏力等症状。少数人群(新生儿、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可能出现并发症,如长期关节疼痛、心肌炎、脑炎等,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三、如何有效预防?防蚊是关键!​​
       目前尚无针对基孔肯雅热的特效抗病毒药物,也尚无商业化疫苗可用。因此,预防的唯一有效途径就是防蚊灭蚊,切断传播途径。
     (一)个人防护:拒绝蚊虫叮咬
       1、减少暴露:在蚊虫活动频繁的时段(通常是清晨和傍晚),尽量减少在树林、草丛、水池等潮湿环境处的逗留。
       2、穿着防护:外出时可选择穿浅色的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
       3、使用驱蚊剂:在外露的皮肤上涂抹经国家认证的驱蚊产品(含避蚊胺、驱蚊酯等有效成分)。请注意按说明书使用,尤其是儿童。
       4、宿舍/家中防护: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电蚊拍等。必要时可使用蚊香、电蚊香液等,使用时注意通风和安全。
     (二)环境清理:杜绝蚊子孳生(重中之重!)​​
       伊蚊喜欢在小型清水中产卵繁殖。请全体师生立即行动起来,检查并清理身边的积水:
       1、翻盆倒罐:及时清理阳台、走廊、窗台上闲置的花盆、瓶瓶罐罐等容器,将其倒置,避免积水。
       2、清理垃圾:妥善处理废弃的轮胎、快餐盒、塑料袋等垃圾,这些同样是蚊子的“爱巢”。
       3、勤换清水:对于水生植物(如富贵竹、绿萝),应每3-5天换一次水,并清洗植物根部和容器内壁。或者改用沙石、泥土进行水培。
       4、检查周边:检查宿舍、教室、办公室周围的地面坑洼、排水渠盖,确保排水通畅,无积水。
       四、如果出现症状怎么办?​​
       1、立即就医:如若出现上述突发高烧、关节痛等疑似症状,请务必第一时间佩戴口罩前往校医院或就近的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2、主动告知:就诊时请主动告知医生近期的活动轨迹和蚊虫叮咬史,以便医生准确诊断。
       3、配合防蚊:在发病期间,应尽量待在蚊帐内或装有防蚊设施的房间,避免被蚊子叮咬,防止病毒进一步传播给他人。
       特别提醒: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Ⅰ类地区和境外返校师生做好14天自我健康监测
       总结
       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并不可怕。它的预防措施与我们熟知的登革热完全相同。让我们携手努力,从清理身边积水、做好个人防护这两件小事做起,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安全、无蚊的校园环境!
       祝各位老师、同学新学期身体健康,学业进步!
                                                                                                                                           医疗保健中心
                                                                                                                                                2025.9.8
版权所有 ©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杭州市钱塘区4号大街16号
院办:0571-86913866 传真:0571-86910710
浙公网安备 33011802000510号
邮箱:zjyyc@zjyyc.com 浙ICP备12008174号-1
技术支持:亿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