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  校园媒体 > 媒体聚焦 >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三下乡” 小队社会实践:给村里孩子上一堂思政课

 发布时间 : 2025-07-19 21:29:04      点击: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编辑 陈显婷)近日,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数字技术学院“三下乡”小队,带着学院编制的《建德红色教育手册》(收录建德十八个红色地标),开启了为期六天的“追寻‘三红’印记涵育‘三力’新人”暑期实践活动,决心把红色故事讲给村里的孩子们听,为他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教育盛宴。
  数字技术学院赴建德大洋开展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实践项目小分队,由学院23级与24级共22名学生组建而成。团队秉持“追寻‘三红’印记涵育‘三力’新人”的精神开展实践活动——“三红”指向大洋村的红色历史、红色地标与红色精神,“三力”则呼应时代新人培养要求,即信仰定力、精神动力与奋斗活力。实践过程中,团队陪伴建德当地小朋友在“思想扎根,铸牢红色信念”中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在“品德筑基,涵养为民初心”中培育大爱奉献品格,在“技能赋能,砥砺强国匠心”中树立爱岗敬业的职业启蒙意识。
 
  以红为魂,青年学子担起红色传承之责
  实践团深入建德大洋镇,围绕“追寻‘三红’印记涵育‘三力’新人”核心,为当地孩子打造了一场浸润式红色文化之旅。活动以孩子们唱响《我和我的祖国》拉开序幕,让爱党爱国情怀在歌声中悄然扎根。随后,孩子们阅读了学院编制的《建德红色教育手册》,手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18处红色地标的故事,让孩子们了解到脚下的土地曾见证过诸多英雄事迹。
  为让红色文化“活”起来,队员们设计了丰富的互动环节:手工课上,孩子们动手拼贴五角军帽,在制作过程中慢慢理解其象征意义;红色影片放映时,队员同步讲解历史背景,让“勇敢”“无惧”等抽象品质变得具体可感;画笔之下,英雄形象与红色地标跃然纸上,尽显孩子们对“英雄”的纯真理解。
  建德本地红色事迹的分享尤为动人,泛黄的老照片搭配红色英雄的经历讲述,让“责任”“奉献”等词汇有了温度。红歌学唱环节中,孩子们在旋律与歌词中触摸到历史的厚重。这场红色之旅如春雨润物,让红色基因化作孩子们手中的国旗、笔下的图画与耳边的歌声,让“三红”印记在少年心中绽放光彩。
 
  以爱为桥,朋辈关怀筑牢安全成长防线
  在深耕红色文化传承、让红色基因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的同时,实践小队始终将孩子们的安全成长放在心上,用细致入微的关怀为他们撑起一片安全晴空。志愿者们反复打磨课程内容,精心设计了防溺水、禁毒宣传、急救技能等一系列针对性极强的安全小课堂。
  课堂上,队员们用情景剧演绎溺水险情的正确应对方法,用互动游戏拆解毒品的伪装与危害,用仿真道具手把手教孩子们练习止血包扎、心肺复苏等急救技巧。孩子们在欢笑中抢答安全知识题,在情景模拟里体验“救援”的紧张与责任,不仅为自身成长筑起了坚固的安全屏障,更在一次次互动协作中学会了倾听与包容,得以在安全温暖的环境中向阳生长。
 
  以技为翼,专业所长点亮科技强国梦想
  为激发孩子们对科技的兴趣,实践队结合自身专业特长,精心设计了编程小课堂,开设了智能速算交互训练、智能图形识别推理及几何建模体验营等内容。互动环节中,“编程闯关”游戏融入了数学逻辑、空间想象等知识点,孩子们组队参与挑战,在趣味体验中逐步理解编程思维,参与热情十分高涨。
  队员们还特意将抽象的编程技术转化为孩子们熟悉的生活场景,让他们直观感受到科技对生产生活的改变,视野也随之拓宽。这些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初步接触了编程逻辑,更在他们心中播撒下对科技的向往,为未来的科技探索之路埋下了希望的种子。
  “三下乡”实践队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为建德少年儿童带来了新颖的思政教育,既丰富了基层思政教育形式,也为基层思政教育一体化课程建设提供了实践参考与创新思路。六日时光虽短,“三红”教育的种子却已悄悄播进孩子们心间。在与红色文化的对话中、在和孩子们的朝夕互动里,志愿者们对“三力”精神的理解也愈发深刻。这段旅程会化作志愿者与孩子们心中共有的光,温柔而坚定地照亮前路。




 
版权所有 ©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杭州市钱塘区4号大街16号
院办:0571-86913866 传真:0571-86910710
浙公网安备 33011802000510号
邮箱:zjyyc@zjyyc.com 浙ICP备12008174号-1
技术支持:亿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