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会长郝阳一行来我校督导调研新时代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及综合干预试点项目工作开展情况。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浙江省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会长姚强,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王旭初,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陈珺芳等,学校校长丁金昌,常务副校长黄爱平,党委书记、副校长谢鑫,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敏,副校长徐晓斌、崔海辉等陪同调研。座谈会由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新伦主持。
“新时代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及综合干预试点项目”由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传防司、教育部体卫艺司指导,由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全国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专家组主办。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是该项目全国50所试点高校之一。
郝阳致辞。他充分肯定了我校育人理念,健康教育成果及防艾试点项目所做的工作和经验,评价我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和综合干预工作扎实,不仅高质量完成项目要求,干预精准,有特色、有创新,教育和综合干预策略和模式值得进一步凝练并推广。他指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在学生中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中艾协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走进130多所学校,受益学生约1000万人次。希望学校在接下来的项目期内进一步探索有效性及可持续性的预防教育和综合干预方法,做好经验总结和提炼,便于下一步的推广。
黄爱平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她对中艾协领导来校督导调研表示欢迎和感谢。她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和生命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大学期间的教育从长远看,要对人的一生负责,这是育英生命教育理念的逻辑起点。开展生命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热爱生命,积极地对待生活,独立健康地生存和发展。学校自2003年起就构建了“生命教育”体系,包括“无偿献血、拯救生命;卫生健康教育、健康身体;心理教育、珍惜生命;体育竞赛、激发生命力量”四大项内容。基于生命教育理念,学校开展卫生健康知识、心肺复苏、包扎技能等卫生健康教育,将防治艾滋病教育作为卫生健康教育重要内容纳入必修课,自编教材《高职实用健康教育》、《大学生健康教育》,每年开展卫生健康知识与技能救护大赛,已连续举办19届。学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奖。生命健康教育不断深化,内化为“责任担当、大爱奉献、顽强拼搏”三种精神,成为职业人才优势品质内涵,让同学们以健全的人格、健康的生命,更主动和自信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参与社会建设,这是学校生命教育观的价值所在。
医疗保健中心主任茅小燕就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及综合干预试点项目的实施情况、工作成效、存在的问题及挑战等方面作专题汇报。我校充分发挥青春红丝带志愿团作用,通过开展全面风险评估,瞄准高风险人群开展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提高青年学生的防艾意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新教育方法及综合干预方式,建立育英特色的新时代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和综合干预策略和模式。
交流环节,与会人员围绕项目建设、管理以及下一步计划和建议等方面展开。
姚强表示,感谢中艾协“新时代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及综合干预试点项目”为浙江省艾滋病防控工作特别是在高校如何更好综合防治提供了模板,探索了新路径,建立了新机制。育英学院艾滋病防控工作很规范,很有特色,学校的探索和实践为浙江省防艾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感谢育英学院在艾滋病防控工作方面作出的贡献。他提出要借助试点项目建设的契机,建立高校防艾工作机制,校地联动,开展检测服务、宣传教育和经验分享等。
督导组一行还参观了学校校史馆、艾心驿站和红丝带志愿团活动室等,与会专家们与我校青春红丝带志愿团学生进行了座谈交流,并查阅项目建设情况台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