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下午,校长丁金昌赴信息技术学院调研,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敏,教务部主任罗妮娜,政务部副主任顾雪梅陪同调研。信息技术学院院长严志嘉,党总支书记、副院长李向东,党总支副书记、院长助理徐丹,以及各专业(团队)负责人等参加调研会。
严志嘉通过分析学院基本数据、专业特点与现状、人才培养思路与举措,围绕三大主线“党建、素养、能力”汇报了信息技术学院当前整体发展状况和人才培养思路以及学院特色发展建设的重点难点等方面情况。他说,信息技术学院践行“立德树人、以人为本”两个坚持,立足适应行业需求和学生发展,以类型化特色、数字化升级为牵引,依循党建、素养、能力三条主线,建设特色班、工作室、服务站三个载体,培养具备良好职业素养和优势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型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同时提出学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
李向东就“三个引领、四个融合、六个走在前”,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情况,汇报了学院党建工作和教学工作的思路和举措。
徐丹围绕以特色的“三三三”职业素养课程为主体,抓好信息学院学风建设基础工程,做好4e文化特色工程,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等方面汇报了学生工作开展的现状和思路。
丁金昌充分肯定了信息技术学院发展取得的成绩。他说,信息技术学院在整体稳步发展上形成了良性态势,一是四个专业八个方向很扎实,人才培养定位准确,学情分析到位,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需求。二是融圈建群、以群建院,深化了信息技术专业群建设,数字技能基础课程对于支撑学校其它专业群贡献较大。三是以课程建设为核心,推进多形态教学模式改革,很好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丁金昌就信息技术学院汇报中的三个问题提出指导意见:一是充分发挥学校两级管理活力优势,挖掘队伍潜力;二是进一步明确职业岗位,完善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融合的课程体系,针对岗位要求开展课程建设;三是进一步提升教学环境数字化升级。最后,对信息技术学院今后发展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岗课赛证”融通,推进分类分流、因岗施教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在特色班、工作室、服务站、升学班等个性化教育上加大力度,形成学院发展的优势;二是推进赛教融合,促进多形态教学模式改革,进一步探索大赛与教学内容、实训实践、考核评价、队伍建设等融合,形成教学优势与品牌;三是党建引领,结合专业特点、创新“三三三”课程体系的有效载体,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在综合育人上形成优势。
王敏指出,信息技术学院在学生工作上取得的成绩有突破、有成效、很显著,希望大家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以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果。
针对信息技术学院提出的问题和难点,校领导现场逐条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