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  校园媒体 > 媒体聚焦 >

【浙江日报】看见生命的力量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的生命教育观

 发布时间 : 2022-05-31 14:38:36      点击:


  1968年,“生命教育”第一次被人们所提起。
  一位美国学者根据多年的教育研究,出版了《生命教育》一书。随后,其他国家和地区纷纷对生命教育进行探讨和倡导。
  教育学家说:生命教育是任何一种形式教育的基础,同时也是任何一种形式教育的最高目标。如果个体连基本的生命价值和意义都不愿探寻,无论获得多高的教育成就都不值一谈。
  人到底应该成为什么样呢?
  距离上一次访谈过去2年,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终身名誉院长洪致平又一次打开了话匣子。
  “进入社会,人不是单纯的一个大学生。育英有个理念,走进校门的是大学生,培养出来的是职业人。首先是人,是个集合体,是大学生、职业人、社会人、公民的集合体。在这样一个横坐标中,大学期间,仅仅是对这三、四年负责任吗?从长远看,要放眼到90岁。”要对人的一生负责任,这是育英生命教育理念的一个逻辑起点。
  在洪致平看来,开展生命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引导个体懂得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热爱生命,积极地对待生活,独立健康地生存发展。育英学院以其二十几年的实践回答了这个问题,或许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启发。
 
敬畏生命  方不负韶华
 
  “生命既有生物学意义,又有社会学意义。”洪致平说,通过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一些与生命有关的医学知识、卫生常识、健康习惯、个体素质等内容都应该在生命教育中有所补充。而育英非常庆幸,这一步早走了很多年。他们早早地意识到,增强大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2003年,育英学院在“职业人”培养方案中将卫生健康教育课列为公民素养课程的必修课,开展卫生健康教育,包括生命健康知识和心肺复苏、包扎技能等卫生救护技能。学生须在大一期间完成12课时的课程学习和操作考核,才能获得学分。学院还自编教材,医保中心原主任张圣华主持编写的《高职实用健康教育》由上海交大出版社出版。2004年起,学院已连续举办18届卫生健康知识与救护技能大赛,不仅是全省最早,而且是连续开展该项活动的唯一院校。
  作为未来优秀的“职业人”,应该不断加强对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训练,使自己真正懂得:要想拥有未来,不仅要做好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做好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
  育英学院执行院长黄爱平介绍,学院自1999年7月开始,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专题讲座,2003年9月,在两个班级尝试开设隔周一次的体现活动性、参与性、主题性、民主性、保密性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程。2011年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
  在这一系列课程中,学生普遍反映不错。“对于心理课,我觉得自己收获很大,不仅调整了自己的生活态度,也会积极地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以前的自己会胡思乱想,但是自从上了心理课后,发现心态好多了。”“我觉得心理课很棒,非常合我胃口,而且老师上课往往能带动气氛,我喜欢这样的感觉。”“我想说我认识了一个不一样的自己。老师在上课时不经意的一句话,很多时候就能启迪内心深处的我。它不仅让我开始思考自我、思考人生,更重要的是它给了我一个机会,探寻自己真实的内心。”
  1999年2月,育英学院建院初期就成立心理辅导室;2000年12月,育英学院正式成立心理辅导中心。从民办高职院校实际出发,探索符合学院实际的行之有效的“课内与课外、教育与辅导、助人与自助”三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王琳栋,是2008届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校友,现任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IT经理,浙江省“万名好党员”。在校期间学习卫生健康救护技能的经历,使他萌发了组建公司志愿者队伍的想法,并建立了公司急救互助体系,目前已发展成100多人的志愿者服务队。正如他所言,“在大学期间受到的生命教育,是一辈子受益的。”
  你只有拥有生命这个“1”的存在,其他的“0”才有意义。带着健康的生命意识,一个个育英人走出校园,去经历人生的风雨和考验,让生命的彩虹绽放光彩。
 
提振自信  展青春力量
 
  2017年11月11日,浙江省大学生篮球联赛,育英学院男篮经过7天6场比赛的奋力拼搏,夺得高职高专A组冠军,并获“体育道德风尚奖”。
  喜讯传来,全院师生为之兴奋,为之骄傲。团结拼搏,绝不轻言放弃,这是育英精神的诠释。育英学院不仅田径在全国夺冠,武术、游泳在全省夺冠,而且篮球也在全省夺冠,作为一所民办院校的门道究竟是什么?在全省50所高职院校中,是什么办法使得体育成为育英学院的强劲优势,成为育英学院重要的社会影响力?
  “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中,并没有一项体育工作评估指标。然而,一所高职院校对体育却情有独钟,并取得出色成绩。”有媒体曾经这样评论育英学院的体育工作。
  在育英学院,体育超越了体育本身,成为转化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体育就像一所学校,学生通过一次次比赛,收获喜悦、锻炼意志、锤炼品质,提高心理素质,积累实战经验,培养吃苦耐劳、奋勇拼搏、善合作、负责任的精神品质。”洪致平认为,学校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体育和人才的培养密切相关,且具有独特作用。育英学院以体育为载体,培养和强化育英精神,激发学生自信心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是作为一所高职院校重视体育的根本原因。
  在教学区广场中央,6辆献血车一字排开,每辆车前都排起长龙,蜿蜒到六七十米外的校门口。每次献血活动,都是同学们早早就惦记的“大事”。去过多所学校开展志愿服务,浙江省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综合服务队队长邹忠跃的感触很深,在育英能感受到学院强大的号召力和组织力。育英学院连续多年单日献血人次和单日献血总量居全省高校之最,作为一所8000人的院校,难能可贵。
  早在2001年,育英学院组织首次无偿献血活动,而后固定为每学期一次。有数据显示,欧美发达国家千人献血率是23‰,杭州市千人献血率是18.63‰,而育英学院千人献血率是230‰,是发达国家的10倍。学院也获得了2014~2015年度“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奖”,全市唯一;作为无偿献血先进典型集体代表,入选《爱满人间·红动中国》全国无偿献血群英谱,全省唯一。
  为什么坚持22年做这件事?黄爱平表示,多年来育英学院一直开展生命教育,培养学生珍惜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意识,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有大智,更要有大德和大爱,无偿献血活动正是这一教育理念的载体之一。“作为一所民办高职院校,育英学院不断为社会培养和输出具有责任担当意识的职业人才。”
 
锤炼品质  显独特优势
 
  “大学的责任,是对人的一生负责。”洪致平说。思想有多远,认识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有远见卓识、有办学主见、有开拓精神,能以开放的眼光和长远的谋划引导学校发展。
  一直以来,育英学院坚持将生命价值观、体育运动和志愿服务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并不断深化,培养学生责任担当、大爱奉献、奋勇拼搏的精神品质。如今,这些品质已融入育英师生的血液,成为“育英精神”的内核,也成为学院发展的原动力。
  生命教育意在教会孩子们珍惜和热爱,“关心今日之享用,关怀明日生命之发展。”生命教育不只是德育中的一部分,它是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的根基。通过生命教育,受教育者的精神由关心小我到关注大我、由关心利己到关注利他、从关心物质到关注精神,建立起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品德和崇高的精神大厦。
  育英学院经过多年对生命教育的坚持,最后呈现的是一种精神。
  第一种,是担当精神。G20杭州峰会服务名单里是没有育英的,学院主动要求,通过校企合作参与,主要负责杭州54个地铁站和22个绕城高速公安检查站的安检,及重要场馆的礼宾服务。第二种,是奉献精神。生命,有利己的一方面,还有利他的一面。通过帮助他人,以实现自己的价值。第三种,是拼搏精神。新时代的青年要有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这些精神在育英人身上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他们愿意用耐心和细心雕琢时光,终成一番事业。
  2015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校友许婷婷,就职于杭州杭港地铁公司,历经站务员、值班员、值班站长等岗位,曾获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劳动竞赛“服务明星”、浙江省“万名好党员”、浙江省“最美浙江人”大型公益活动“活雷锋”、杭州市交通运输行业“十大最美人物”等。她说,在校时每逢节假日,学校都会组织同学们去地铁公司进行志愿服务,在实践中增强了关爱他人的意识,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也更快地进入职业角色。
  2015届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校友倪林辉,是之江饭店最年轻的部门负责人。在校期间获得国家奖学金、省优秀团员、省优秀志愿者、省优秀毕业生等荣誉,是育英学院首位杭州市学联驻会主席,获得多项省级大学生赛事一等奖,主持校内外活动和比赛30余次,是浙江省大学生无偿献血形象大使,大学的经历为他成为优秀职业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置身伟大时代,切身感受着“中国速度”“中国奇迹”“中国之治”的新时代青年,从心底里生发出当代青年的志气、骨气和底气。今天,有越来越多育英人走出校门,以更加自信的态度、更加主动的精神,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参与社会发展进程。把平凡岗位作为成就人生的舞台,用自己的双手努力打拼一片新天地——这或许也就是育英“职业人”优势品质的内涵和加强“职业人”优势品质培养的重要意义。
 
版权所有 ©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杭州市钱塘区4号大街16号
院办:0571-86913866 传真:0571-86910710
浙公网安备 33011802000510号
邮箱:zjyyc@zjyyc.com 浙ICP备12008174号-1
技术支持:亿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