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打开电子邮箱,总是有一些育英毕业的学生发来的贺信,品阅着这一封封的来信,头脑中总能浮现出在育英九年来的亲历,追忆起育英办学十年的茁壮发展及辉煌历程……
凭着一份对教育工作的热爱,1999年9月9日,我满怀欣喜地来到育英这个温馨的大家庭,有幸成为育英的一员。安排到信息技术系担任99级信息管理两个班的班主任。见证着学院的蓬勃发展,我也从一名专修班主任转变到高职班主任。作为育英的工作者,我为之感到骄傲。在学院十周年的校庆大喜来临之际,我百感交集,追忆在育英九年的的风雨历程:
几年来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模式的变化
我1999年9月入校,带过四年的专修学生,五年的高职学生,六届毕业生,为社会输送了300多位毕业生,班级管理模式也在不断探索,班主任工作的方式也相应地发生变化。我们已经发现,现在的和过去的班主任工作,无论是工作内容、还是对班主任职务的要求,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无论是工作多年、经验丰富的老班主任,还是初入教育之门、勇于实践的新班主任,都在感受这样的变化,适应这样的变化。班主任工作已经远远超过了事务型工作的意义,而是真正发挥了育人功能。从专修学生督促式的管理模式转向高职学生的自律性管理模式。
刚开始我担任的是专修99级信息管理两个班的班主任,专修学院新生除高考分数低于普高录取线外,他们同样是热情、活跃、积极向上。但求学道路充满艰辛,教考分离,统一命题这是我国自学考试的模式,其公正、公平的权威性已为国内外认可,毕业率在50%左右。学生刚来校都充满信心和希望,但一年后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部分学生感到自己毕业无望,就开始自暴自弃,旷课,上网,打架等不良现象在班级发生,班级管理难度越来越大,班主任为了转化后进学生,倾注了大量心血,每天穿梭于教室、寝室,当时的班主任是千言万语,千方百计,千辛万苦来感化后进学生。洪院长提出的八字教育方针:关爱、引导、转化、激活给班主任工作起到很大作用。不求人人成才,只求人人成人。用一颗爱心去换回学生的感恩之心,去点燃学生的希望之火,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通过班会、宣传栏、春、秋游等形式开展活动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创设宽容、理解、和谐、奋发向上的班级气氛,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风。
从2000年开始,学院迎来第一批高职学生,是国家统考统招,98%的学生能顺利毕业。班主任的管理模式也在不断摸索改变。2003年9月我担任03级电子商务B班的班主任,面对高职学生,首先因转变班级管理模式,工作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和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升。为社会输送一批具有品德和技能的职业人,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项校园文化活动,加入校园社团,参与班级教室寝室的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等形式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学校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靠的不是经济实力的高低,而是人文底蕴的深浅;学生的能力到了一定的境界,靠的不是时间与精力,而是文化的积累、人格的锤炼与道德的修养——归根到底,是人文精神的培养与人文素养的提升。
几年来班主任工作的体会
用心与学生交流,用爱助学生成长。大学时期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他们较多接触社会、政治、个人前途等问题的敏感时期。当代大学生既有开拓、进取、追求人生价值等积极向上的一面,也有价值取向多元化,缺乏责任感、使命感等消极的一面。在这个阶段,他们的行为和形态有着明显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面对一些矛盾、冲突、困难和问题时,他们的思想、情绪又往往容易发生变化。这时候,正确的教育引导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并将教育引导作用贯穿于学生的整个生活始终,成为他们的“指路人”,耐心引导,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帮助他们尽早地从思想上和行为上的误区之中走出来,逐步树立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我班曾有一男生迷恋于网上游戏、武侠小说,有时难以把握学与玩的尺度,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白天昏昏沉沉上课,甚至逃课,晚上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导致多门功课不及格,甚至出现异动现象。对此,我多次主动找他谈心,摆事例,讲道理,谈危害,采取说服教育的方式开导他,并多次主动与其家长联系;同时我意识到同龄人之间易于沟通、理解和接受,于是我有意安排优秀同学采取“帮带”方式,在思想上和日常学习上感化他、引导他,最终使他走出徘徊与迷茫,明确学习目的,重新回到课堂。这个事例说明,学生有潜力,但他迷茫时,要有人及时引导、耐心劝导,改变、挽救一个人是完全可行的。
大学时期,正是学生树立人生信念的关键时期。老师在某时不经意间的一句表扬,可能会让他感谢你一辈子;气极之时的一句口不择言,也可能会让他记恨你一生。因此,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告诫自己对学生一定要多一些鼓励,少一些伤害。将学生当自己的孩子般地去引导和爱护,但不能把他们当自己的孩子般来管理和教育,特别是当学生犯错时,你一定要考虑他们的情绪、性格特征和思想状况,找个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进行批评教育。有些心理素质好或非常调皮的学生,他有什么不对,你可能可以直接给他指出来,他也比较容易接受。而有些本来就胆小、自卑的学生,一旦犯错,你就得特别注意和他沟通的方式,要学会很巧妙地给他指出问题。否则他们很容易会因你某句不慎的言语而使自尊心受到伤害,而一旦受到了伤害,要让他们重新恢复对你的信任会是很费劲的一件事。他们会觉得从此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更低,这也会使得他们将来更胆小、更自卑,见到你就想躲。所以我觉得即使是批评学生也应找个他能接受的方式,讲究点艺术。因为批评的目的是让他改进,而不是为了刺伤他。如他不能接受你的批评,那就无法达到效果。当代大学生优越感强、自尊心也极强,但情感却较脆弱,遇到一些困难和不理解的事件时,往往束手无策,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影响他们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严重时产生心理障碍,有的甚至在心灵上留下创伤,对此,我在工作中就充分运用情感力量,体察学生、亲近学生、温暖学生、呵护学生,以炽热的真情、浓浓的爱意来感化学生,当好他们的“守护神”。
军训期间,班上一名女生,在中学学习拔尖,倍受老师与同学的关注,跨进大学校门,感觉失去了往日的关注目光,变得寡言少语,渐渐产生失落感,甚至想退学。当我得知后,主动、多次与她交谈,了解过去,面对现状,告诉她能进入大学的都是各个中学的佼佼者,所有人在这里都是处于同一起跑线,使她逐步摆脱心理阴影,步入正常的学习生活,每学期的学习成绩都名列前茅。
“动人心者,莫先乎情”。入校初,同学们远离父母,身处异地,难以排解思乡之情。为使他们更快适应新的生活,融入集体,我倡议并组织了“中秋赏月”活动,放弃与家人的团聚,与同学们欢歌笑语,团圆在这“新家”之中。我们还开展了为期一年的“生日宴”,每月为每个小寿星们送上一份生日蛋糕和贺卡,或开生日Party。看着他们一张张充满喜悦和快乐的面容,我知道他们先前的那种思念、困惑已烟消云散了,我也如释重负了。
面临着毕业的学生,择业是他们人生的又一次选择。面对当今就业形势的严峻,我利用各种机会获得就业信息,提供给他们,并指导他们树立新的择业观念,从思想上认清形势,摆正位置,调整心态,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到发挥自己能力的用武之地。
真心付出,得到学生真诚回报。几年来,学生给了我很多的感动。每当逢年过节,经常能收到毕业学生的贺卡,邮件,邮包,这邮寄来的不仅装着家乡特产,也装着学生对老师的爱。记得99级信管B班一位学生,毕业后去加拿大留学,去年回国还专程来学校看我。还有99级信管A班一位学生来杭州给我带来两件衣服,这是他陪妈妈买衣服时买得,他说:“妈妈,这衣服给我们老师穿肯定很好”。还有我去年带的07级电子商务B班,这是学院第一次招外省学生,我班的10名外省学生全来报到,新生报到那天,外省家长与子女含泪惜别的场景深深触动了我,甚至有位家长晚上11点多还打电话要见我。他说:“明天我要回去,见你一面回去能放心。”这是家长对老师的一份信任,我们有责任挑起这份沉甸甸的担子。中秋节那天,我顾不了家人,和学生相聚在一起,同学们充满感恩的话语深深感动了我。我也得到学生真诚的回报,07年的生日,电商班全体学生为我庆祝,并把美丽的鲜花送给我。和学生相处两个月后,因工作需要,系里领导安排我去做实践指导老师,学生得知信息后,很难接受,班委强烈要求我能带他们到毕业,最后学生也理解我,在和全班学生告别晚会上,07电商B班的班长、团支书送上一份厚厚的礼物,当时只有泪水,没有话语。我知道短短的两个月相处已和学生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平凡的工作,给我带来了无限的快乐。我也热爱这份工作,我心理装满学生,甚至晚上做梦都是学生,和学生相处的日子,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做学生的引路人是我无悔的选择。
时光如梭,转瞬间,我在育英已经度过了九个春秋,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工作着,与育英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毕业的学生一批又一批,出国留学的有,担任单位领导的也有,自主创业的也有,很多学生都已经成为单位的骨干。如今育英学子捷报频传,时有学生回校看看,收到的短信、电子邮件不断,这是几年来工作的成效,这九年的点点滴滴,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之中;九年的经历,到了如今的桃李满园。经历这九年,育英给了我太多的体验与教育。是我生命中最难忘的光阴。难忘众多院领导的悉心栽培;难忘系主任、书记们的细心引导;难忘工商系其乐融融的氛围;更难忘那些可爱的学子和同事们……
愿育英的明天更辉煌!
王丁九
(工商管理系)
(工商管理系)
王丁九,1970年10月出生于浙江仙居。1997年浙江大学毕业,经济管理专业本科。1999年9月来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工作,曾两次获学院论文三等奖,并在科技与企业期刊上发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