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走进育英

走进育英

当前位置 :  走进育英 > 走进育英 >

飞跃--忆空乘学生就业之路

 发布时间 : 2021-11-08 16:48:37      点击:
 
 
一、“飞”的起点
1.走进育英
  2001年夏天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学院的洪院长并应领导的邀请来到育英学院工作。
  我的任务是负责民航旅游系工作,重点是建设我院的“空中乘务”专业。当时00级空乘专业共有55位学员。
  来学院后我才知道,这些空乘专业的学生来校一年还没接触过专业课程,学生和家长都很焦急,学校也有压力。看到这种情况我第一个念头是当务之急先开出专业课,稳定学生和家长的情绪。
  2001年9月9日晚18点我来到学院,带来了事先制订好的专业教学计划,9月12日与在中国航空公司浙江分公司乘务队任队长的罗队长联系聘请专业课的兼职教师,9月中旬,组建了一支专业教师队伍,接下来又通过了解研究国内民航院校相同专业的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确定了教材,制定了课表,10月国庆节长假后我们开出了专业课,随着课程的深入,学生们学习的劲头越来越高,情绪越来越好。我也舒了一口气。
2.参加班会思想震动
  学院内学生生活丰富多彩,班会内容多样,记得约在11月中旬,00级空乘班主任陈丹丹老师邀请我参加该班的班会,这次班会,引起了我思想上的震动,也引起了我对学生就业的第一次思考。
  那次班会的主题是谈谈对专业的认识,我带着想听到同学们赞赏专业课的想法走进了00空乘班的教室,空乘班教室很清洁,黑板上方张贴着醒目的大标语“准备着,我们即将起飞”。我微笑着坐进教室倾听同学们的发言,会议组织得很好,发言一个接着一个,其中还穿插着文艺节目,每人都有节目,不少同学都谈到专业课的开展加深了对专业的认识,那次班会我看到了空乘班学生真是多才多艺。
  当轮到李明珠同学发言时,只见她站了起来,拿出了自己写的诗开始朗诵,她的诗大约是这样写的:“啊!我很迷茫,选择了这个专业却不知道出路在何方,蓝天很遥远……,”整首诗充满了迷茫和凄凉,同学们也受到感染,气氛变得沉闷,话提转到对前途的担忧。尽管主持人和班主任努力想调整气氛,但班会还是在有些忧伤的气氛中结束。
  这是我来育英后第一次听到发自学生心中的担忧和期待,我大大的震动了,后来了解到,许多同学选择空乘专业,就是因为喜欢空乘这个职业,有些同学高考分数能进入本科而为了圆自己的飞天梦放弃本科进入育英学习,她们带着非常强烈的目的性就读空乘专业。晚上回到宿舍,我久久不能入睡,李明珠同学那美丽而又伤感的形象和声音,使我无法忘记。那晚,我意识到办好空乘专业很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实现他们的梦想——飞上蓝天。
3.首次应聘成功
  来到育英我感觉压力最大的事莫过于帮助空乘专业的学生实现梦想飞上蓝天,那时00级的学生已经是二年级,很快即将毕业,学生们的思想也越来越活跃,如何把专业办下去?形势逼人,我们必须跨出关键性的一步。
  在学院领导的关心指导下,首先采取了对外宣传开辟实习就业基地,我们组织文笔最好的刘书安老师草拟了一封宣传信发送到各航空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和总经理手中,同时打电话与航空公司联系,记得那段时间每天的工作就是翻着自己的通讯录,寻找可能接受我们学生的航空公司,每拨通一个电话我都一遍遍介绍,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杭州美丽的山水养育我们的学生,她们美丽又聪明等,后面就是欢迎来学校……”为了打电话方便,学院还特意安排了一间办公室设置了一门外线电话。
  功夫不负苦心人,很快在2002年的3月初收到了第一个来自中国山东航空公司的回电,联系来我院招聘空中乘务员。大家为终于迎来航空公司来校招聘欢欣鼓舞,我们为这次招聘作了详实的准备,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洪院长和黄副院长对每环节都亲临亲为,同学们也非常高兴,认真准备,3月10日山航培训中心领导王凤海一行两人来到学院进行初选。这一天初试、录像忙了一整天,3月11日我们得到通知有36位同学入围,由航空公司将录像带回公司讨论决定。3月下旬接到通知我系15位同学将于3月底到山东青岛进行复试。为了迎接这次复试我们做了大量的准备,首先为每一位同学进行专业形象设计,从购置服装到化妆,笑容,到专业知识的强化训练,英语的准备,通过强化学习同学们进步很快。
  3月底4月初学院派出了黄副院长、我和钱正英老师三人带领15位同学前往山东青岛参加山东航空公司复试。
  到达青岛我们获知,山航这次共招聘乘务员50人,评委由公司领导,中国民航航空协会客舱管理委员会主任,著名舞蹈演员赵青,和外教组成,应聘复试人员来自全国多所学校三百多人,这对我们这些初出校门的同学来说无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复试前一天晚上令人难忘,由于参加复试人员多,青岛机场的山航丹顶鹤大酒店都住满了,我们三位教师挤在一间标准房内,晚饭后,我们把学生一个一个请来指导,俞琳同学带去的衣服过于老气,黄副院长便把自己的衣服借给她穿,才穿出了效果,杨云同学缺乏自信,很紧张,我们又找她谈话,做思想工作,鼓励她轻装上阵,钱正英老师为同学们做英语复习,那晚一直忙到深夜。
  第二天一大早同学们都早早起来做好准备。
  复试在山航公司新落成的培训中心的大礼堂举行,考场严肃而隆重,大门进口处安检人员严格把守,除参赛学生外任何人不得入内,场外挤满了等待的家长和各学校的教师,门前的电子广告牌上滚动播放着各个评委的情况介绍,一切都显示出山航对这次招聘空中乘务员工作的重视。复试分为两部分,每部分实行淘汰制,第一部分英语笔试、第二部分综合面试(含英语口试),笔试通过的同学进入第二部分的比赛,经过两轮的考核,录取50人。经过1整天的紧张比赛,最终我系有十位同学胜出。特别是李明珠同学在与来自全国各地的竞争者的角逐中表现突出,获得了全场评委的满分的好成绩。这也是300多位参考人员中唯一一位获得满分的同学。
  山航在后来的中国民航报上报道这次招聘时也提到:浙江学生专业化程度高,表现出色。这十位同学是我学院空乘专业第一批飞上蓝天的天使,她们是:王丽娜、苏晶晶、周虹、王丽敏、俞琳、应唯一、李文婷、潘弈、李明珠、张晓路等。通过这次成功招聘学生走出了校门,踏上了航空公司客舱服务的舞台。
  山航是第一家来我院招聘空中乘务员的企业,由于他们的到来,我院空乘专业的学生站到了“飞”的起跑线上。
  常言说万事开头难,有了山航招聘成功这个好的开头,我系趁热打铁,继续开拓,随后我们又请来了海航、中航浙江分公司、东航本部等航空公司,每次招聘会都成功举行,一批批学生飞上蓝天,00级空乘学生升空率达50%多,这大大鼓舞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专业建设也迈上一个新台阶。
二、“飞”得更高
  1.形势逼人
  2000年起国内航空业发展迅猛,民航空乘人才需求量增,全国各地许多学校闻讯纷纷办起了《空中乘务》专业,各类空乘培训班也蜂拥而上,一时间空乘专业的教育质量出现了参差不齐,水平不一的情况,应对这种状况,各航空公司为了保证生源质量对招生学校制订选择标准,国内有的航空公司宣布只招收民航定点学院的学生,还有些学校通过劳务公司将学生输送到航空公司,这种方法势必增加学生的经济负担。这种局面给我们这所民办学院中的空乘专业,带来了更大的就业竞争压力。
  如何开辟更多的就业途径,使我们的空乘专业可持续发展?我们决定再迈出一步,向香港、澳门地区发展,用国内、地区两条腿走路拓宽学生的飞天路。
2.结缘港龙航空
  2001年底,通过朋友介绍,我们给当时在任的香港港龙航空公司总经理写去了信,介绍学校学生,并提出了希望我院学生能前往香港港龙航空公司实习考察学习的要求,2002年3月初得到港龙答复,邀请学院派人员前往香港考察,进一步磋商学生赴香港学习事宜。2002年3月19日,是学院更是空乘专业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天学院的洪致平院长、黄爱平副院长和我三人代表育英学院前往香港港龙航空公司考察访问。
  3月20日早上9点,我们从居住的香港湾仔地区京港酒店出发,10点30分左右到达坐落在香港大屿山香港国际机场内的港龙大厦,到达后我们受到了机舱服务总经理蔡总经理、陈副总经理、及部门各位领导的热情接待。当我站在蔡总办公室透过宽大的落地窗看到窗外的大海时,心潮如海潮般的不平静,更感觉到肩上担子的沉重,想到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为学生们打开这扇通往港龙航空的就业之门。座谈会上,洪院长向各位领导介绍了学院的情况,表达了我们的意愿,我记得蔡总经理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们为什么选择了港龙?”我认真地回答港龙航空和育英学院都是民营性质,港龙航空和育英学院都坚持优质办企业和办学校的原则,双方加强合作一定能带来双赢的结果。随着交谈,双方达到了进一步了解的目的,会谈后我们参观了香港港龙客舱培训中心的设施设备,静态、动态模拟机,教室,办公室等教学培训场所。
3.点滴之中见精神
  这期间有一件事值得一提,杭州出发前我们计划安排两天到港龙公司拜访,并准备第二天考察结束时向港龙航空公司人员赠送纪念品,因此第一天我们没有将从杭州带到香港的纪念品带进机场。但到达港龙大厦后才获知港龙航空只安排一天的接待计划,第二天负责接待的领导都要出差,获知计划后我心中有些焦急,纪念品怎么办呢?回酒店去拿?机场到酒店往返需要3小时左右,时间不允许,如一人回去,谁合适呢,这次来港龙我是牵线作用此时不能离开,两位院长都是第一次到香港,人生地不熟,语言又不通,香港人大部都讲广东话或英语,怎么办?我正在考虑时,黄院长说:“你们开会我回酒店拿”,还没来得及回答,只见黄院长已走出了大厦,3个小时的时间,我一直担心生怕黄副院长迷路,三小时刚过,只见黄院长提着两只手提箱走了进来,我一直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敬意油然而生--育英人真勇敢!考察进展非常顺利,按计划完成了所有项目,结束时,双方互赠纪念品,我们圆满地完成了这次访问考察任务。这次考察很成功,就此我院与港龙航空的交往拉开了序幕。
  随后在经过港龙航空对我院的考察商谈后,双方签署协议,2003年10月,我院第一批8位同学成为港龙航空公司的空中服务员。她们是罗燕,蒋丽,汪妮达,裘静,唐桦,张晓君,赵雅莉,皇莆京等,自02年至07年,港龙航空机舱服务组领导先后7次来学院考察招聘,我院先后有22位学生成为了港龙航空公司的空中服务员。港龙航空机舱服务部先进的服务理念,国际化的培训,招聘,管理水平,促进了我系空乘专业的建设,促使我们不断地对自己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向更高的目标发展。
三、“飞”的更稳
  随着一批批学生“飞”出校门,飞上蓝天,我院的空乘专业在国内航空界声誉也越来越好,许多航空公司主动上门招聘,很多大航空公司也将我院的空乘专业列为航空公司的招骋基地,如何使学生们能“飞”得更稳,我们意识到质量是我们发展的保证,增强竞争力的唯一手段就是不断的提高教学质量,狠练内功把专业办出特色。
  1.制定并实施职业人培养方案
2004年8月25日,学院在杭州解放军疗养院会议室召开院中层干部暑期研讨会,在这个会上洪院长首次提出了各专业制定职业人培养方案的要求,并做了题为“职业人培养模式的思考”的发言,我很受启发,洪院长指出的围绕培养目标,全力筛选岗位操作要素,以组成岗位操作程序线路图的方式,思考培养适才对路的职业人的思路,为我们指出了如何制定职业人培养方案的方向。那天晚上,我和欧阳驹书记、陈晓燕主任助理经过讨论,绘制了乘务工作四个阶段线路图,26日我代表民航系在会上讲解了乘务员工作线路图,从此不断的修改完善提炼出了乘务员的职业要素,为制定《空乘专业职业人培养方案》开了个头。通过制定和实施职业人培养方案,促使我不断在思考如何培养合格的空中乘务员,不断的探索培养出合格的职业人。
2.加强课程建设
  实现培养目标,课程建设是关键,在职业人培养方案的指引下,围绕乘务员的职业要求,我们大胆地对《职业形象设计》、《乘务英语》、《供应餐饮》等专业课程进行改革设计,在改革教学方法,力求教学效果上下功夫,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同时配合体育教研组开展乘务体育研究,开设职业素质课《乘务培训基础》的教学,学生也积极探索,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素质,通过教学,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得到企业的好评,空乘专业学生的职业形象普遍受到社会和企业的认可,英语水平也有较大提高,2007年由天津民航学院组织的乘务中级英语证书考试中,我院学生一次通过率85.7%,受到民航学院的赞扬,港龙航空乘务培训组的教官也称赞我们的调酒课,形象课,非常配合他们的课程设置,2008年5月国航浙江分公司急招一批男乘,我学院应聘22位男生,通过综合面试,体能测试,体检,有7位同学成功入选加入空中乘务和空中保卫员的队伍,但我更感欣慰的是航空公司专业人员对我系学生的评价,“你们的学生形象好,外语好,体能测试比警官学院的学生好,是所招聘学校中最好的。”
3.培养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的专业化程度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为了提高我系空乘专业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我们千方百计组织学习培训,2005年我系组织空乘教研室教师乘飞机学习体会加强对专业的认识,多年来空乘教研室的教师形成良好的学风,遇到问题请教航空公司专家,主动学;利用出差开会接触飞机机场的机会,随时学;2007年12月,我与空乘教研室主任黄华老师共同乘飞机去福建泉州参加会议,一上飞机黄华老师对机上设备仔细记录,了解拍照,观看乘务员的动作,一直忙到飞机落地;2008年5月31日,我与空乘教研室骨干教师吕娜老师共同参加在秦皇岛举办的《首届职业教育特色课程建设骨干教师培训》会时,从我们到达萧山机场开始,吕娜老师就将机场的旅客柜台,行李传送带,安检,海关候机大厅,机场廊桥等都一一拍下,上飞机后又记录、拍摄设备等忙得忘记吃饭,我深深被老师们的学习精神打动,由于大家的不断努力,我系空乘教研室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正不断提高。
4.强化集中实训环节
  “集中实训”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集中实训”时学生不但能够将在校学到的知识用于工作实际,还自觉在实训中发现自己的不足,经过向师傅和同仁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为日后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6个月的实训,使同学们服务精神、服务意识、职业精神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提升,同学们的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
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职业化进程加速,知识为同学插上钢铁的翅膀,使同学们在就业路上“飞”的更加稳健。
四、“飞”的更快
  育英学院即将迎来10周年校庆,空乘专业也即将走完专业建设的8年路程,8年来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空乘专业建设基本迈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就像飞行员之歌中唱到的:“白云为我铺大道,东风送我飞向前”,8年来我们乘着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省教育厅对教育教学改革指导的东风,乘着学院领导关怀、支持、指导的东风,乘着全院、全系通力合作的东风,我们送走了6届毕业生,600位毕业生中,有200多位学生飞上蓝天,平均升空率在35%左右。同时新的择业观,就业观正不断形成,综合能力提高了同学们对不同行业的适应性,就业道路越来越宽广,据统计,历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签约率达99%以上,就业率达100%.。学生的足迹遍布国内,地区,东南亚16家航空公司,省内外6家机场。和各类服务型企业,在校生综合素质也明显提高。
  当育英迎来建校10周年之际,回顾历史,空乘专业发展的每一步都凝聚了育英人自强不息,不怕困难,努力进取的精神,展望未来更加信心满怀,预祝育英迎来更多的10年---百年。预祝空乘专业飞的更快,不断迎来新的飞跃!
 
赵淑桐
2008年7月3日
(民航与旅游系)
 
赵淑桐 女 1952年4月出生,籍贯河北省安平县。1969年参加民航工作,民航高级空中乘务员。1988年毕业于中国人文大学法律专业。现任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民航旅游系主任。
 
版权所有 ©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杭州市钱塘区4号大街16号
院办:0571-86913866 传真:0571-86910710
浙公网安备 33011802000510号
邮箱:zjyyc@zjyyc.com 浙ICP备12008174号-1
技术支持:亿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