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东汉
2002年8月25日,我应聘来到育英学院工作, 至今已整整六年时间了。六年里,学院组织全院教职工六次过中秋,每次过中秋都有别样的收获。
2002年中秋,是我刚到育英不久,学院组织全院教工来到西湖边的郭庄茶社。我们边喝茶边赏月,别有一番风味。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在这么优美的环境中赏月。幸福与自豪感油然而生。
我是来自东北中部城市的一名普通教师。来到育英,受到院领导的热情接待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很快我就融入了育英这个大家庭中。育英在发展,在前进,我由衷地高兴。我边喝茶边和领导,同志们谈论我到育英两个月来的感受,我感慨万千。很快,时间就过了十点,我们乘坐学校的大巴返回了下沙校区。我一夜无眠,下决心要在育英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绝不辜负院领导对我的信任和期望。
2003年中秋,学院组织我们来到西湖十景之一--“平湖秋月”赏月。那夜,我们边赏月边畅谈学院一年来的收获。
2003年是我院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们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战胜了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期;接受了全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试点单位任务;四月份,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率省委五位常委来到我们学院看望师生们。当他听完院领导的汇报后深情地说:“你们作为一所民办学校办得不错;作为一所高职院校办的不错;党建氛围不错。”这是省委领导对我们学院办学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全院师生的莫大的鼓励。这一年,我在“保先”工作中接受了锻炼和考验,圆满地完成了领导交给我的外语系党支部书记的工作。不知不觉中月已西下,在美酒美景中度过了我来到育英的第二个中秋。
2004年中秋之夜,学院组织全院教工来到“好月亮”茶楼品茶。同志们边喝茶边畅谈又一年的丰收喜悦。
这一年,我们学院通过了省教育厅对我们学院教学工作的评估,被评为合格的高职院校。这是全院师生在院领导的带领下,经过六年的艰苦奋斗,本着“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埋头苦干,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取得的可喜成果。这一年,我院被省、市委评为“先进基础党组织”;被国家民政部评为“非企业单位诚实守信先进单位”。一谈起这些荣誉称号,我作为育英人感到无比自豪。同志们脸上流露出自豪感和幸福感。
2005年中秋,学院组织全院教职工来到城区中心的吴山山顶的城隍阁喝茶,赏景。杭州之景美不胜收,我和同志们为学校的不断发展和取得的优异成就而喝彩。
2005年是我院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在校生已达到五千人,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被省教育厅评为“文明安全校园”;学院新建的综合大楼也建成并投入使用;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效益也得到不断提高。全院教职工享受着发展成果:每天午饭免费就餐;每一位教职工过生日都有一份祝贺蛋糕送上;每年妇女节,学院都组织女教工搞活动;逛宋城,登玉皇山。。。。;六一儿童节给孩子们买礼物;每年春节、劳动节、教师节学院都给教工发红包;每年都发书报费,让老师有充分的精神食粮。教职工的福利待遇不断提高,教职工高兴,家属满意,安心在育英工作得到共识,教职工的稳定率已达到95%以上。
2006年中秋节,学院组织教职工来到梅家坞茶园喝茶,看到茶园又将是丰收在望,我们不禁想起我院这一年的收获。
这一年,我院各方面都有了新进展,新成果。职业人培养方案从制作到全面实施,提升了学院在社会上的声誉。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参加全国英语等级考试成绩首次突破60%。我们学院各项管理工作基本步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2007年中秋节,学院组织我们来到西湖的茅家埠吃农家饭。并畅谈我院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非凡的一年。
董事长在全院中层干部扩大会议上讲了话,宣布重新组建以洪院长为首的第三届院领导班子。并亲自领导组建院人才建设小组。可见以董事长为首的董事会要为百年育英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2008年是育英学院建校十周年。十年育英,我亲眼见证了整整六年。六年度中秋,年年有新意。愿育英的明天更美好!
2008年3月25日
(基础部)
潘东汉,1944年5月出生于东北辽宁。1964年考入北京对外贸易学院(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68年毕业后被分配到教育战线教英语至今。
2002年8月应聘到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现任公共英语教研室专职英语教师。曾获得学院优秀教师和优秀共产党员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