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走进育英

走进育英

当前位置 :  走进育英 > 走进育英 >

育英学院—我人生奋斗的终极坐标——校庆10周年回忆录

 发布时间 : 2021-11-08 14:34:37      点击:

周治斌
  光阴如箭,日月如梭,一晃在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工作、生活学习整整六个春秋。五年来,耳闻目睹了身边发生的很多动人事迹,见证了育英学院跨越式的发展变化与腾飞,实在有太多的兴奋、太多的感慨,可谓是心潮起伏、百感交集。喜逢学院建校十周年庆典,欣然命笔,倾吐心声,谨以此文献给校庆十周年之微薄礼物。
 
选择育英无怨无悔
 
  五年前的春天,经人介绍与推荐,我有幸在杭州径山茶室受到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洪致平同志的约见。交谈在一杯清茶,一支香烟的友好气氛中进行。首先自我介绍了先后在部队和地方(其中在部队20年)从事党务思想政治工作30余年的主要经历与基本情况,以及酷爱党务、思政工作的情趣。
  接着,洪院长坦诚而又自信地介绍了学院发展的主要历程与当前状况,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是1998年7月由黄纪云先生投资,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的一所民办高职院校。建校初期,全院共设四系一部,五个专业,在校学生361名,教职工只有50余名。经过5年努力,学院建设发生了可喜变化,已初具规模,拥有五系一部,21个专业,在校学生已达到5000余名,教职工300余名。学院教学大楼、实验大楼、图书馆、教室、实验室、报告厅、运动场、师生宿舍楼等主要教育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得到了有关省市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好评与认可。
  1999年7月22日,时任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视察我院时说:“社会力量办学,育英学院就是一种尝试,也是一种模式,没有花国家一分钱,效果是好的。”2003年4月12日,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等一行五位省委常委来我院视察,对我院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与高度评价,习书记说:“你们作为一所民办学校办得不错,作为一所职业技术学院办得不错,党建工作氛围不错。”
  洪院长非常自信地告诉我,学院建设基本渡过了艰苦创业期,正步入规范发展期。洪院长从学院的起步、发展,讲到建院的10年规划,以及今后的美好远景;从学院的定位、发展方向,谈到人才培养目标;从学院的办学思路、办学理念,谈到高职教育的特点与规律,洪院长越谈越激动,越谈越兴奋,原本半个小时的见面交谈,整整持续了四个小时。不过,最后洪院长还是真诚地提醒我,是否加盟育英,不要现在表态,有时间请到育英校园实地走一走,看一看后再作决定。洪院长的一席话,不仅打动了我,吸引了我,使我清晰地看到了育英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而且深为洪院长这种平易近人、坦诚睿智的风度和审时度势、驾奴全局的能力所折服。
  2003年初加盟育英以来,我亲眼见证了全院师生齐心协力、团结战斗,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教育方针,践行学院“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校训,践行全方位、全时空、全过程把走进校门的大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具有优势品质与技能的职业人的办学宗旨与人才培养目标。广大师生用团队精神,集体智慧和辛勤汗水,赢得了学院质的变化、新的飞跃、跨越式发展。目前学院共有6系一部,23个专业,在校学生突破了6000人大关,教职工400余名。学院建设蒸蒸日上,各项工作全面发展进步,取得了新的显著成绩:党建工作优势凸现。2004年6月,杭州市委授予学院“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的称号;2005年8月,学院“党员之家”被评为浙江省高校“示范性党员之家”;2006年6月,学院党委先后荣获中共杭州市委和浙江省委授予的“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全院学生党员占学生数的8%,有92%的学生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05—2007三年省教育厅抽查毕业论文,我院所抽查毕业论文成绩均居全省中上水平;2006年,浙江省信息产业厅、教育厅、劳动厅联合组织的全省计算机技能大赛中,我院学生囊括了大赛个人前三名和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2007年,浙江省高校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考试,我院通过率高达98.3%,全省高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我院学生通过率和总平均分名列全省43所专科和高职院校第4位。招生工作再攀新高。2007年我院文、理科录取分,分别比浙江省第四批录取分数线高出34分和42分,空乘专业高出组档线100余分。就业工作连创佳绩。2007年学院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8.73%,签约率95.73%,名列全省73所高职高专(含本科院校专科层次教育)院校第10位。这是我院连续三年就业率和签约率名列全省院校前列。学生工作勃勃生机。学院团委自2001年以来,连续7年荣获杭州市“五四红旗团委”和“先进团委”称号;雅韵越剧社、院广播台等学生社团多次被评为浙江省“优秀社团”;信息系、工商系等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组织多次受到省、市表彰;2004—2007年,我院学生无偿献血总量40多万CC,学院两次荣获杭州市“无偿献血先进单位”称号。体育工作成绩辉煌。2007年,在省第十二届大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中,我院运动员顽强拼搏,夺得6金1银6铜,获大专组团体金牌总数第二名,团体总分第三名,荣获省第十二届大学生运动会综合团体金牌总数第三名,团体总分第五名,同时荣获省十二届大运会“体育道德风尚奖”,开辟了我院体育工作新篇章。卫生健康工作连获殊荣。2005年12月,获杭州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称号;2005年和2006年连续两年被评为杭州市红十字会先进集体;2007年12月,我院红十字会作为浙江省唯一基层单位代表,应邀出席全国红十字会经验交流会;同年,荣获浙江省“卫生先进单位”称号。安全工作平安稳定。2005年以来,学院连续三年被评为浙江省高校“平安校园”。学院管理规范有序。先后荣获杭州市“文明单位”、“陈香梅科教文奖—中国民办创新与贡献奖”;2006年2月,学院被国家民政部授予“全国民办非企业单位诚信与自律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十年努力,十年磨砺。育英人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取得了节节胜利,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学院建设全面发展,令人欣慰,令人鼓舞。2008年3月,浙江省教育厅民办高校年检年审督导组对我院全面检查评估后,给予了高度评价:“作为一所民办院校,短短十年时间能办成这样,实属不易!”
  学院的发展,同样促进了自己的成长进步。在信息技术系担任党(总)支部书记四年,该系党(总)支部连续四年被学院党委和杭州经济开发区(下沙)党工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本人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2007年2月,荣获浙江省高等教育“育人奖”,同年走上院级领导岗位。
  上述事实证明了一个道理:育英学院大有希望,育英师生大有可为!如果说,五年前我选择育英是正确的,那么五年后,我仍然说,加盟育英无怨无悔!
 
融入育英乐在其中
 
  在育英学院工作五年,有许许多多的人和事在我心目中打下深刻烙印,留下美好的回忆,使我从中体会到在育英工作虽然紧张、辛苦,但生活充实、快乐,心情宽松、舒畅。深感在育英工作、生活,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享受,有不少可贵的东西值得总结、值得回味。
  育英学院是一个家,生活在育英,人人都有一种家的感觉,个个都能享受到家的温暖。学院教职工虽然来自全国各地28个省市和130余个地区单位,但相互之间亲如兄弟、情同手足。每当学院迎来一批新教师、新职工,学院除了帮助安排好住房和办公室外,总要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一方面请新教师、新职工介绍自己的情况,另一方面党委书记、院长洪致平亲自致辞,表示欢迎。每年中秋节、春节,除了由学院工会组织大型集体茶话会、团拜会外,学院还要专门召开部分新老教师座谈会和宴会,一方面认真听取教职工对学院建设的意见,另一方面向他们表示节日祝贺。清楚的记得去年中秋宴会上,学院几位主要领导与9位新引进的教师共进晚餐,席间,信息技术系李清平副教授无比激动地说:“这是我从教20多年来享受待遇最高的一次。在育英学院我才理解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真正含义!”
  洪致平院长常说:“关心关爱学院每位师生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落实在每一件具体事,每一个具体人身上。”近几年来,学院董事会根据学院的发展,先后为全院教职工办了七件实事和好事:一是多方努力,为30余名杭州无房户教师解决了24套经济实用房;二是为全院在册教职工按规定办理了“五金”;三是创办起了“聚英”餐厅,凡本院教职工在工作期间均可享受学院提供的免费午餐;四是建立了教职工每年一次的免费健康体检制度;五是创办了面向全院师生、且器械齐全的育英健身中心;六是自2006年起,学院在册教职工均可享受每三年一次暑期免费疗养、旅游;七是多年来,学院一直坚持为全院教职工赠送生日蛋糕制度。每当教职工生日这天,院工会的同志总是按时将精美的生日蛋糕准时送到这些同志的办公室,代表学院向他(她)们表示生日的祝贺。
  院领导想教职工所想,急教职工所急,时刻把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和安危冷暖装在胸中、记在心里。每当教职工生病住院、产假生小孩,或遭天灾人祸时,学院领导和工会、人事处等部门的同志都要带上慰问品、慰问金,一一进行走访慰问。每逢元旦、春节等重要节日,院领导的一则短信、一句问候,使教职工倍感亲切与温暖。
  学院对教职工是这样,对学生更是关心关爱。提出学院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为学生成长成才,对学生始终坚持“关爱、引导、转化、激活”的八字方针。全院教职工视学生为弟子,把每个学生的安危冷暖、成长进步和需求摆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位置。学生进步了、入党了,或被评为各类先进,老师们感到高兴,感到欣慰;学生违规违纪受到处分,老师们感到内疚,感到失职;学生患病了,老师们忙前忙后,帮助请医送药。前不久,一个星期天晚上,信息技术系07信B班有位学生因腹部疼痛,在学校附近东方医院吊盐水整整3个小时不见好转,这位学生仍感疼痛难忍。班主任老师傅晶瑶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为了确诊,虽然已是晚上十点,她毫不犹豫地决定打的陪这位学生到离学校几十公里的杭州市区大医院就诊,直到这位学生解除病痛,回到学校已是第二天凌晨4点。学院里像这样关心关爱学生的事例屡见不鲜。2004年秋天,信息技术系有位学生干部的父亲骑摩托车上班途中,不幸被一大货车撞成重伤,几天昏迷不醒,生命垂危,医院先后三次发出病危通知书。其母亲为了照顾父亲也辞去了工作。全家6口人(还有两位年近70的爷爷奶奶和一位正在上高三的妹妹)的生活一下子陷入绝境,姐妹两人也面临失学,精神和经济双重压力使这位学生感到非常痛苦与绝望。信息技术系党支部书记得知这一情况后,一方面安慰鼓励这位学生安心学习,另一方面向全系党员师生发出捐款倡议,不到一周时间,广大师生纷纷捐款近8000元,帮助这位同学家庭渡过了难关。其母亲接到捐款时,万分感激地说:“我女儿能在这样好的学校读书,我们放心。”并叮嘱女儿要好好学习,以优异成绩报答学院领导和老师的关怀。
  2007年9月,学院迎来了河南、甘肃、陕西、宁夏等首批36名外省籍学生。中秋节这天,院学生处专门举办了外省籍学生中秋茶话会,4位院领导和学生处领导,不仅与这些远离家乡和亲人的学生集体交谈、拉家常,共度中华民族这一传统佳节,党委书记、院长洪致平同志还亲手给每位学生赠送了一份精美的月饼,使这些同学深受感动,都说:“来到育英,使我们都有一种家的感觉,感到特别亲切,格外温暖!”
  育英学院是一本书,书中的每一件事、每个人都能使你受到教育、受到感染。翻开育英学院这本书,书中记载着一桩桩、一件件动人的故事。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洪致平,是育英学院创始人之一,洪院长爱岗敬业,以校为家,潜心党的教育事业,10年如一日,把全部精力与心血倾注在学院的建设与发展上,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汗水,伴随育英学院走过了10年艰辛而又辉煌的历程。学院每取得一项重大成果,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洪院长的精心设计与安排,都凝聚着洪院长的心血与汗水。
  分管后勤工作的副院长黄爱平,是学院有名的女中强者。黄副院长到育英已近10年,工作岗位几经变化,先后担任后勤处长、保卫处长、院长助理等职务,但“服务育人”的宗旨却始终没有变。她把“服务人”当作一种责任与义务,主动热情为教学服务,为全院教职工服务,为广大学生服务。多年来,学院的后勤保障服务井然有序。面对市场猪肉等食品涨价,黄副院长与食堂工作人员一起克服困难,千方百计降低成本,合理调整进货渠道与饭菜价格,确保学生食堂稳定。她急教职工所急,帮教职工所需,主动热情帮助教职工排忧解难。本学期初,有两名新进外省籍教师,因子女转学而发愁。黄副院长得知后,多次与相关部门电话联系,并亲自往返相关学校登门拜访,硬是帮助这两位教师的子女办好了转学手续。两位教师万分感激地说:“黄副院长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
  从学生处长走上领导岗位的陈六明副院长,仍然分管学生工作。多年来,他心系育英、情系学生,时刻把校园安全、学生安危放在心上,每天起早贪黑,深入操场,深入寝室,了解情况、征求意见,虚寒问暖,成为广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全院100多个教室和900多间学生宿舍均留下了陈副院长的身影与足迹。陈副院长常说:“师生安全重于泰山!”近几年来,在陈副院长和学生处、保卫处、心理辅导中心,以及学工系统全体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无发生任何重大事故和严重违章违纪现象,校园各项工作运转正常,学院2005—2007年连续荣获浙江省“平安校园”称号。广大师生一致认为:校园平安稳定,陈六明副院长劳苦功高,功不可没。
  学院博士、副教授、教育部高职高专经济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商贸组组长)、全国优秀教师姚钟华副院长是刚加入育英学院团队的新成员,来到学院虽然时间不长,但他那种博学多才的知识、勤奋刻苦的精神,以及充满活力、办事干练的作风在广大教职工的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他所倡导的“在快乐中工作,在工作中享受快乐”的人生格言,不仅为全院教职工广为流传,而且有力促进了院领导班子建设与和谐校园建设。
  书中不仅记载了学院领导班子的领导才能与精神风貌,同时也记载了广大教职工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精神。10年来,全院教职工始终牢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才”的宗旨,坚持全时空、全方位、全过程培养优势品质与技能的职业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工作、辛勤劳动,为学院的发展做出了各自的贡献。尤其是近几年来,我院教学一线的广大教师,在学院教学委员会的指导下,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试形式与评分标准等进行了 “颠覆性” 的改革。对全院23个专业的教学大纲、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以及学生的实习、实训进行了重组。开展了高职怎么教,教什么,谁来教等一系列问题的讨论与研究,摸索构建了符合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教学要求与实际,且具有育英特色的“现代服务业职业人培养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实践证明,学院为现代服务业培养具有优势品质与技能的职业人的定位是准确的,走校企合作的路子是对头的,教学是严谨的,管理是规范的,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与好评。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签约率连续三年名列全省同类院校前列。2007年,学院的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签约率分别高达98.73%和95.73%,在全省73所高职高专(含本科院校本科层次教育)中名列第10位。
  学院教职工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用自己的言和行点点滴滴从各方面谱写学院历史篇章。学院收发室职工张全成同志怀着对学院的热爱,在收发岗位上一干就是10年。10年来,无论刮风下雨,无论酷暑严寒,每天都要将数千份报刊杂志与信件,一一分送到全院数10幢楼层和120多个办公室,从不间断、无一差错,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受到广大教职工的一致好评。
  下沙高教园区“十佳大学生”、院团委副书记、03计A班学生包微微同学,思想进步、学习刻苦,品学兼优,在老师的辛勤教育培养下,自觉践行“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校训,不仅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而且荣获下沙高教园区(14所大学、13万大学生)2006年“十佳大学生”称号。评审组高度评价包微微同学:“虽没能进一流大学,也能成为一流的大学生!”
  建院10年来,正是这些普通的教师、普通的职工、普通的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汗水谱写了学院的辉煌篇章,推动了学院向前发展。
  育英学院是一幅画,每天都能欣赏到老师和学生用言和行绘制的精彩画面。每逢无偿献血的日子,许多老师和同学争先恐后地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待献血,一副“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画面立刻展现在眼前,使人无不为之感动;
  运动场上,育英健儿,顽强拼搏,勇争第一,充分体现出“更高、更远、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
  辩论赛上,双方辩手,唇枪舌战,难分胜负,尽显才华;
  多姿多彩的文艺晚会和歌舞演唱会,给人喜的欢乐,美的享受;
  每年两次的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学生社团文化月和50多个学生社团,更是育英学子张扬个性的平台,施展才艺的场所。
  尤其是每年新生报到注册的这一天,好似育英学院盛大节日,被录取的新生和陪同新生的家长、亲友数千人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从四面八方、络绎不绝地涌向校园。校园红旗招展,欢声笑语,喜气洋洋,车流、人流,川流不息,欢迎、接待、办理手续井然有序,热闹非凡,好一派勃勃生机,欣欣向荣的景象,是育英学院团结和谐、兴旺发达的象征。
······
  这一幅幅生动活泼的画面润育着育英的文化,凝聚着育英的精神,使人鼓舞、使人兴奋,给人力量、给人享受。我深感自己能工作、生活在育英学院这幅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画卷之中而感到无尚的幸福、无比快乐。
 
献身育英心甘情愿
 
  五年的校园生活,育英学院给了我太多的教育、太多的启迪、太多的感慨,我深被育英学院的文化所吸引,为育英人的精神所感动。五年来,我不仅找到了人生奋斗的终极坐标,而且与育英学院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爱育英团结和谐的校园环境,也爱育英学院的一草一木,更爱全院的每一位老师和同学。育英的师生是我生活的全部,和他(她)们在一起总觉得心中踏实,生活充实,离开他(她)们深感寂寞、孤独。
  每当学校放寒暑假,目送师生一个个渐渐远去的背影,校园显得一片宁静时,心中难免升起一种空虚感、失落感;但当学校开学,眼看着师生一个个满面春风、兴高采烈回归学校,校园充满一片生机时,我又是那样的欣慰和快乐。我以师生高兴而高兴,以师生忧愁而忧愁。师生进步了、成长了、评优获奖了,我无比兴奋、为之祝贺;师生碰到困难、受到挫折,我同情、我理解;师生违纪受到批评、受到惩戒,我内疚、我自责,深感作为一名教育者、管理者工作失职。我真心希望学院的每一位老师都能在育英发展进步,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育英成长成才。同时,真心希望全院师生天天笑脸、天天开心。为了学院的建设与发展,为了师生的笑脸与开心,我愿努力工作、奉献所有。
  我爱我家,更爱育英。自己的家虽在杭州市区,但五年来我始终坚持住在学校、吃在学校,只是周末才回家一趟。清楚地记得,2005年9月的一天,儿子打电话给我,说妈妈骑车上班途中,被一的士撞伤,左手、左腿骨裂,医院诊断包扎处理后,在家卧床疗伤,行动不便,要我抽时间回家看看。我想,当时正值新生军训、入学教育关键时刻,怎能丢下学生不管回家呢。我在电话里跟夫人讲明情况,等军训结束后再回家。夫人也非常理解我,她深深知道要我放下工作就如同要我的命!在我夫人60多天的疗伤时间中,我没有请过一天假,仍然与往常一样,坚持住校上班、过周末的制度。现在回忆起来,还真有点内疚,“我不是一个好丈夫。”有时夫人半开玩笑地批评我说:“你这个人一辈子爱不专一,你的爱都分散给他人了。”是的,一点也不假,因为我深深懂得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工作的时间更有限。育英学院是我人生奋斗的终极坐标,我要在有限的工作时间内,把自己的光和热无限地撒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把自己的情和爱无限地传递给全院的每一位老师和同学。
  我要高声呐喊:献身育英,心甘情愿!
                           完稿于2008年5月
(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周治斌  1949年1月出生于湖北省天门市。1968年3月参加工作,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在职进修)党政管理专业,高级政工师。现任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先后在各类刊物发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薄弱的社会学思考》、《浅析企业职工下岗分流与再就业问题》、《重视培养任用中青干部》等20余篇论文。1992年获“浙江省优秀宣传工作者”称号,2006年获浙江省高等教育“育人奖”。
版权所有 ©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杭州市钱塘区4号大街16号
院办:0571-86913866 传真:0571-86910710
浙公网安备 33011802000510号
邮箱:zjyyc@zjyyc.com 浙ICP备12008174号-1
技术支持:亿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