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心理卫生

当前位置 :  学工在线 > 心理卫生 >

“五一”出游健康安全小常识

 发布时间 : 2017-04-26 16:36:43      点击:

冬去春来,杨柳吐绿,“五一”正是旅游的最佳时节,无论哪里玩,旅游中有个健康、舒适的身体都是玩高兴的前提,这就需要提前做好攻略。

 一、应提前关注天气

“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远途旅行,很难选准外出的时间都是好天,因此了解一些天气变化,做好各种选项和准备显得非常必要。春季较强的紫外线照射及风沙的侵袭,也会损害人的皮肤所以春季踏青出游最好选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除了穿长袖衣服外,最好用点防晒油,有过敏史的人应随身携带一些抗过敏药物。

    二、长时间乘车要多活动

 长时间坐长途车,要适度的打开车窗,以保持车内空气新鲜,以免出现头痛、头晕等不适。另外,乘车时尽量不要总是坐着,应常变换体位,站一会儿或抬高下肢坐一会儿,也可以用手从上往下进行下肢按摩,帮助血液回流,以防止下肢水肿。对于晕车的人,在开车前半小时服用晕车药。在乘车期间尽量减少头部活动,可将头靠在座椅背上,避免看窗外移动的景物。一旦出现恶心、呕吐、全身冷汗、面色苍白等症状时,应仰卧、用冷毛巾敷前额。

 三、最怕和疲劳

 旅游在外,由于疲劳、环境变化等原因而容易发生机体损伤下面提醒大家易发生的几种情况

  1手腕骨折:多是在绊倒、滑倒时本能地用手掌撑地所致。表现手腕剧烈疼痛,有的可以感到碎骨片在移动。伤后可以就近找一块平整的板子或书,将手腕托住,避免手腕的反复摆动按摩止痛尽快就医处理。

   2、关节韧带损伤和踝关节骨折:这种损伤常在跑和下山时发生。伤后即使能行走,也应避免负重。有条件的话可立即敷以冰块,以减少出血和肿胀,切忌按摩及热敷,伤处尽量制动。应尽快去医院就医,进行石膏固定或手术治疗。

   3切割伤:如割伤、划伤,在没有绷带的情况下,可用干净的衣服或毛巾进行包扎。24小时内就近寻医打破伤风针。

  4、股骨颈骨折尤其易发生老年人身上。若受伤就不应该继续行走或负重,需马上就近去医院拍片检查。

   5、随处旅行随时放松:好多人旅游回来浑身累,几天都缓不过来。如果在旅途中注意放松,回来后就容易恢复以下小方法以备旅途时用:

    ①水浴是最简单易行的消除疲劳的方法。

    ②出发前准备一壶清茶,可以适当加些盐。

    ③按摩也是消除疲劳的好方法。

    四、带好备用药品

春天空气湿度大,气温又不高,湿热毒邪易攻击人体,旅游者休息不好,抵抗力差,易受冷湿而患风湿病,使人关节疼痛,陈伤旧痛发作。高湿度还易诱发偏头痛、皮疹、胃溃疡、心脏病和精神病,此类人员应备好药物。应把自己平时常用及旅途中可能用到的药品带在身上,如感冒药、止泻药、乘晕宁、创可贴、降压片、速效救心丸等,以备不时之需。

五、避免去疫区旅游

春季易造成病菌滋生,各种传染病的发病率也明显增多,特别是流感、百日咳、白喉、咽喉炎、扁桃体炎和猩红热等呼吸道传染病。出行前应注意疫区通报,若目的地有疫情报道,最好暂停前往旅游。

    六、防范过敏

 每年6月前,过敏都是易发和高发病。建议易过敏患者身边带上过敏药,开车出游的驾驶员应慎用,必须服用者应在前一晚睡前服用。选择京郊地区出游,由于天气多风,容易造成呼吸道过敏等问题。有哮喘病史,需要随身携带一些抗过敏平喘喷剂,关键时用得上。

    七、外出旅行饮食需卫生

春季潮湿多雨水,蚊虫和细菌特别容易滋生,避免饮用生水和吃不卫生食物。旅途中应清淡,多吃蔬菜水果,防止便秘。近距离出游,最好自备干粮及茶水在外就餐,不食生冷和不洁食物,以防病从口入。还有,一些餐桌上的碗筷总让人感到不安。特别是旅游高峰期,容量最大的餐馆,即使备有消毒柜等设备,但由于客流周转快,无论是时间还是消毒柜空间都有些供不应求,难以保证对餐具进行有效消毒。因此,出行时最好携带消毒用品。目前市场上的可以随身携带的消毒用品有消毒液、消毒纸巾、便携式消毒仪等,使用消毒仪时要避免紫外线直射皮肤和眼睛。

                                               医疗保健中心

版权所有 ©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杭州市钱塘区4号大街16号
院办:0571-86913866 传真:0571-86910710
浙公网安备 33011802000510号
邮箱:zjyyc@zjyyc.com 浙ICP备12008174号-1
技术支持:亿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