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育英的招生简章
2010年3月,我与所有备战高考的莘莘学子一样,埋首在各科老师的题海战术中,不知日月更迭,月考摸底,接着是一模、二模,仿佛日子这么按部就班地走下去,我甚至连以后上什么样的大学都没有想法的时候,一份来自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的招生简章出现在我眼前。
看到这样一份招生简章时,室友鱼极力鼓励我跟着她一起去参加育英学院的空乘招生面试。当时她说:想要的东西,要自己去争取。3月18日,我们两个寄出了报名表。
4月1日,收到育英的消息,我们来到杭州戴斯大酒店,参加了人生第一次面试。会议厅里面满满的都是人,一个个都穿着职业套装,对于我跟鱼来说,他们的着装太过正式,彼时的我们还只是小丫头一个,埋头于学习中,甚至不会自己化妆,穿着休闲裤,踩着球鞋就去了。我至今还记得自己的号码牌:0035。领着号码牌,我跟鱼都特别紧张,生怕面试搞砸了,也偷偷问做礼仪的师姐们,该注意些什么。我们两个坐在角落,开始偷偷背诵之前准备好的英语自我介绍。经过漫长等待,我跟鱼还有其他8个女孩一起进入会议室面试,只记得有人歌曲唱得婉转动听,相声讲得诙谐有趣,也有的嘴甜将面试官哄得心花怒放,相比之下我们就显得毫不起眼。
2010年9月,经过漫长的暑假,我跟鱼如愿进入了育英学院,看着校门口的喷泉,我想,我即将在这个地方起航,经历3年的磨砺,终究会飞上万米高空,实现小时侯的梦想。
大学:自信心日益增强
进入大学后,在民航分院这样一个美女如云的地方,我无疑是被丢到人潮里不会被轻易发现的一个,因此变得不自信,幸而还有院报记者团这样一个地方,各种各样的活动锻炼我的各种能力;幸而还有一直信赖并且看好我的大学英语老师,给我分析短处缺陷;幸而还有一直陪伴我的鱼,给我支持……
我的老师一直告诉我,自信的女孩最美,而爱笑的孩子,运气永远不会太差。我刚入大学的一年里,努力学着一名合格空乘人员所需要的优雅、为人处世以及各种专业的基本技能。
育英作为浙江省第一所开设空乘专业的学校,总会有许多活动。记得有一回浙江少儿卫视来到我们学校,说要拍摄节目,我被选为其中一名登台亮相的空乘班学员,这或许是我拥有自信的开始。拍摄的主角是两名活泼可爱的小朋友,因为要求自然,导演没有给我们台词或者其他具体的内容,虽然有两位小朋友跑跑闹闹,在分散注意力,但我依旧很紧张。小小的孩子并不了解他们真正在做些什么,拍摄的过程总是断了又断,所有的人都只能根据小朋友的反应来做下一步安排。我与另一名学员悄悄商量了一下,不做程序也不讲其他的,只是将模拟仓里的东西介绍一遍,这个节目应该也就够时长了,但终究还是因为紧张闹出了笑话,将旅客座椅下的救生衣说成了降落伞。在节目结束时,我的结束语也足足说了三回才说好。经过这件事之后,我相继又经历了模拟机舱另一个节目的录制、梅家坞茶园的宣传片拍摄、学院的首届杭州市民最具品质生活体验站点接待和空乘礼仪演示等活动,以及各种学院演出及礼仪活动,一点一点地累积,自信心不断增强。差不多这个时候,各个航空公司也开始来学校招乘了。
面试:有得有失
我参加的第一个招聘面试,是厦门航空公司的面试,
空乘面试,跟我想象中的面试还是不一样的,进去之后,先是在小小的屋子里走了一圈,又前后左右转了360度,大抵是在看体态气质了,之后简简单单让我们报了名字,也算不得什么自我介绍,就见到5个面试官开始准备打分了。3票待定,以上就进入笔试,以下就意味着淘汰了,我们6个,一个也没能进入下一关。第一次面试,就这么以失败告终,我后来仔细想过,除了本身没能入面试官的眼,这一次面试,我们几个其实是抱着玩的心态来的,而面试官阅历丰富,什么样的人自然是能够看得清的,我们还缺乏磨练。
之后,我又参加了港龙航空的面试,全英语进行的,连蒙带猜,好歹进入了初试最后一关,3分钟自由答辩,我一向温吞,自然是没能起来回答些什么,当然也没能留下来。但是经过这次,我的自信心忽然就爆棚了,就像老师所说,我是一个面试过港航的人,其他面试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再之后,就是海南航空来学校招聘了,经历过前两次面试,这个时候或许我是更能控制住自己了,一关关都闯过去了。初试100人,复试50人,终审时不过20来个,最后接到体检通知的,包括我,也不过是个位数。我觉得老师对我们说的话还是十分有道理的,有时候,不是漂亮就可以面试成功的,更重要的是气质,你将自己磨砺好了,接下来,就是看眼缘了。我大概是十分幸运地得了面试官的眼缘。在等待结果的时间里,我陪着室友又去面试了深圳航空,跟父母商量之后,还是选择了海南航空。
2012年5月20日,大学的第四个学期尚未结束,我就离开学校,第一次独自去了遥远而陌生的北京参加体检。体检后留下的应聘者,寥寥无几。之后,我便开始了长达三个月的封闭式训练。
培训:挑战自我
之前就听说乘务员培训很严格,海航的更是,真正参与进去之后,才发现真的是所言非虚。我们在北京呆了1月半月左右,进行理论培训。虽然是从专科院校出来的,但我们一点都没有比那些社招进来的同事轻松一点。一名空中乘务员,需要懂的太多了,但时间又是这样紧迫,每天一直在酒店、教室、餐厅三个点来回打转。如果说理论培训让我们觉得时间紧迫,那么1个半月之后的实操,就完全是在挑战自己了。
我们这批人有恐高的、力气小的、胆小的……各种各样的小毛病在这个时候似乎都成为了致命伤,稍有不慎就面临着被刷掉的危险,灭火、跳水、跳滑梯、开舱门、大撤……一项项都是挑战。往常我总觉得我们还年轻,最不缺的就是时间,但是培训中的每一项,都是以秒来计算的,以陆地紧急撤离为例,从接到机长的准备迫降的命令开始,到全部人员离开飞机,我们只有90秒钟,而在这90秒以内,我们需要开会、确认客舱以及工作区域的安全检查、2种防冲击姿势的演示及确认、出口位置的指示与划分脱出口区域、援助者的挑选等等,包括飞机冲撞结束之后的开舱门、确认滑梯充气、指挥旅客撤离、清仓等等,在这种时候每一秒钟都变得异常珍贵,因为你无法估计,一秒钟你可以挽救多少条生命。我记得和我同一批的一个女孩,因为15秒开舱门超时而差点被刷掉。波音737的舱门是手动开启的,几十斤的门,需要我们把它推开,我还记得第一次开门的时候因为关不上门而被教员训斥,甚至直接说我不适合当乘务员,而当我考试过关的时候,心里的那种感觉一辈子都忘不了。
培训的辛苦我相信每一个乘务员都知道,但是这也是我们最怀念的日子,三个月,所有人都迅速成长起来,一起流过的汗水和眼泪,浇筑起那一条通往云端的灿烂路程。
带飞:漫步云端
2012年7月22日,我终于正式毕业了,意味着我有这样一个资格,能够成为一名乘务学员,真正面对旅客,在飞机上实现我的梦想了。
海航为每一位新到的学员都分配了一两名带飞师父。因为大师父是男乘务长,还没飞,我就跟着他去了深圳交流。第一班忘了具体是哪里,但记得是个四段。或许是要考验我,第二段我们就备降到桂林去了,当时我连飞机上东西的具体位置都不是特别熟悉,忽然就出现这样一个状况,着实有些慌了。备降让旅客变得愤怒,但是作为乘务员的我们,必须要出到客舱里,满足旅客需求,接受他们的质问甚至谩骂,尽力解释是因为天气的原因……好不容易起飞了,第三段的时候又遇到两个旅客因为座椅靠背的问题而打起来了,如何委婉地安抚他们也是一门学问。这样一个航班下来,我觉得有点招架不住了,好在有师父的教导。
如今,作为一个飞行两年的头等舱乘务员,我已经能很好地处理各种问题了,大师父的庇护和小师父给的温暖,是我在海南航空获得的最珍贵的礼物。
从七八岁开始懵懵懂懂想要成为一名空姐,到二十岁终于行走在万米高空,到现在为了回家,跳槽到另一家公司接受乘务长培训,重新出发,似乎经历了很多。这一条云端之路,让我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