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心理卫生

当前位置 :  学工在线 > 心理卫生 >

抱怨是国人的心态

 发布时间 : 2014-03-24 14:35:21      点击:

    继2009年美国牧师威尔·鲍温《不抱怨的世界》一书风靡全球后,近日,《人民日报》海南分社社长陈伟光写给女儿的20岁寄语《生命不是用来抱怨的》,再一次将抱怨这个话题引入公众视野。

    作家六六在一篇文章中也曾写道:“研读马云的人生,在前37年里,他的人生就充斥着两个字:失败。37岁后,他突然飞黄腾达了,秘诀就是四个字:永不抱怨。”可回到现实,我们身边抱怨的人无处不在。2013年一项涉及5000人的调查显示,65.7%的人每天抱怨次数在1~5次,13.8%每天抱怨6~10次;近八成人抱怨仅为发泄内心苦闷,九成人对自己的抱怨行为深恶痛绝。生活中,体制内的公务员抱怨禁令之下福利少了,工资太低;体制外的白领抱怨没保障;年轻人以蚁族自嘲,抱怨“土豪”们占据太多社会资源;中年人抱怨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大;老年人抱怨看病贵、看病难……

  如此“怨声载道”的原因,客观上说,首先是因为当今社会处于变革期,旧体制被打破,新体制尚未健全,成为了滋生抱怨的沃土。其次,“不患寡而患不均”是人的本性。社会公平遭受挑战、社会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仇富心理。比如年轻人走入职场后发现,“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难免牢骚满腹。主观上说,爱抱怨出于维护自尊的需要,具有自我保护功能。但抱怨别人易,苛责自己难。后者不仅会带来自责、情绪低落、自尊感低、挫败感强等负性情绪体验,还会让人陷入抑郁的泥潭、焦虑的漩涡。因此,人们在遇到负性生活事件时,都会下意识地选择把伤害的利剑指向别人,以保全自己。

  我认为,抱怨有理,但要有度。请先看这样一个故事:船夫看到一只小船迎面驶来,眼看就要撞上了,那只船也没有避让的意思。“让开!”但农夫的吼叫完全没用,结果还是撞上了。他大声斥责:“你不会驾船啊,河面这么宽,你还撞到了我的船。”但他仔细一看,发现里面空无一人。这告诉我们:在多数情况下,当你责难、抱怨时,你的听众或许只是这样一只空船,它不会因抱怨而改变航向。抱怨是弱者心态,展露着自己在压力面前的不堪和愤怒,容易让个体迷失在抱怨的硝烟中,遮住问题解决之路,错失良机。正如,若渔夫停止抱怨,改变自己的航向,也不至于撞船。因此,抱怨往往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还会重复给自己消极心理暗示,将不良情绪传给他人,惹人厌烦。久之会形成一个负能量场,让别人望而却步,影响人际关系,甚至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我建议,与其抱怨,不如改变。牢骚过后,就事论事、解决问题才是绝佳方案。第一,应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曾说过:“人生是不公平的,习惯去接受它吧。”第二,不断给自己灌输正能量,多跟情绪好的人交朋友,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第三,压力实在太大时,不妨对着软垫打几拳来减压,对“物”不对人。单位可开设疏泄压力的俱乐部,供员工释放不良情绪。第四,可以跟随威尔·鲍温学习改变抱怨的坏习惯:将一个手环戴在一只手腕上;当你发现自己正在抱怨、讲闲话或批评时,就把手环移到另一只手上;如此交替更换,直到这个手环能持续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为止;只要坚持下去,平均的成功时间是4~8个月。

  古人说,“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这是一种修为。抱怨无法让世界更美好,何况没有绝对美好的世界,应改变的是抱怨的自己!让这个世界充满平静喜乐、活力四射的正面能量,从少抱怨、多努力做起。

版权所有 ©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杭州市钱塘区4号大街16号
院办:0571-86913866 传真:0571-86910710
浙公网安备 33011802000510号
邮箱:zjyyc@zjyyc.com 浙ICP备12008174号-1
技术支持:亿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