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科学研究

当前位置 :  教学研究 > 科学研究 >

社会培训需求高职别视而不见

 发布时间 : 2013-06-13 09:44:06      点击: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将有699万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此外还有700多万名中专、职高、技校毕业生也将进入人力资源市场,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仍将会集中显现。就业压力的加剧,摆在毕业生面前的路其实别无他途,要么就业、要么充电,然而在激烈的竞争中掌握一门过硬的技能,总不失为一种上策。

“高职院校要走出生源困境,就应该主动寻找生源。”麦可思教育咨询公司总裁王伯庆曾建议,高职院校不应把目光仅仅盯住应届高中毕业生,而应扩大生源的年龄层、社会面,既可以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和认证服务,也可以为行业企业提供职业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

可以肯定,在就业压力之下,社会上有技能培训需求的人有很多。这些年,本科生“回炉”读职校的新闻常跃然报章,也有很多社会人士重返职校学习一门生存技能的案例,这些无疑都是最好的佐证。然而,不少高职院校都还没有充分做好准备,各种培训的机制和制度尚不完善。当社会上的人士重返校园、“回归”职校学习一技之长之时,要么会产生一种新闻效应引发人们的大量围观,要么是职业院校的制度尚且不够成熟以吸收、接纳这类“特殊”的学生。

职业教育是和区域经济、产业结合最紧密的教育模式,提高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水平,职业院校责无旁贷。然而,现实是大多数高职院校依然固守着传统的吸纳生源的模式,并没有进一步提高社会服务的能力。

一方面,一些高职院校内部管理运行机制、运行模式和培训质量都存在一系列问题。虽然很多高职院校都设有培训中心,甚至是面向社会的继续教育学院,但其面向社会开展培训的时间并不长,也很少有独立开发的培训教材,走的依然是学历教育的老路,甚至演变成为学生们“专升本”的单一通道,而非真正的职业培训。另一方面,社会培训的对象都是非在校生,具有人员散、行业广、时间跨度大、需求层次杂等特点和问题,也给职业院校社会培训工作增加了难度和繁琐的程序。为此,建立健全社会培训体系,避免使之成为一朵“羞答答的玫瑰”,已然成为摆在高职院校面前不可忽视的任务。

与此同时,在生源危机之下,拓展社会培训工作也是高职院校求取自身发展的机会。毕竟,社会培训已发展成为一种产业,社会上各种民办的培训机构、培训基地、就业训练中心已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但泥沙俱下、鱼龙混杂。高职院校在竞争中自然具备品牌优势,完全可以在混乱的培训市场中赢得信誉和口碑,逐步提升自身的影响力。

(作者: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胡波

版权所有 ©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杭州市钱塘区4号大街16号
院办:0571-86913866 传真:0571-86910710
浙公网安备 33011802000510号
邮箱:zjyyc@zjyyc.com 浙ICP备12008174号-1
技术支持:亿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