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育英新闻

当前位置 :  校园媒体 > 育英新闻 >

辉映在育英校园的那片红

 发布时间 : 2011-07-01 08:34:01      点击:

 

    “那是从旭日上采下的虹,没有人不爱你的色彩,一张天下最美的脸,没有人不留恋你的颜容……”。在举国上下共庆建党90周年的日子里,红色旋风也沐浴着育英校园,全院师生以饱满的激情欢度这盛大的节日,红色歌曲传唱班级,红色诗篇激荡校园,红色影片辉映育英,红色历程感染师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作为中国人,为在党领导下,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而骄傲;没有党的组织就没有今天的育英,作为育英人,为在学院党组织的引领下,学院得以全面发展,以出色的成绩与良好的办学质量享誉社会而自豪。

 

鲜红党旗在育英熠熠生辉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98年5月,是落户下沙区域的第一所高校。作为一所民办高校,在艰难创业历程中,积极寻找一种支撑筋骨的力量,因为教育是党的事业,不能没有政治核心。

   

    2000年7月经杭州市委组织部同意,中共杭州市委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委员会批准建立了中共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总支部委员会。2001年10月又经批准,成立学院党委。11年的发展,学院党组织在不断壮大,由初建时14名党员的小支部到目前的拥有5个总支部,22个支部,2个临时支部的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现有党员794名,其中教职工党员192名,学生党员602名,教职工党员占总数的54.86%,学生党员占总数的10.13%。党建工作已成为学院的一大特色与亮点,在学院的发展历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优势。


    学院党委多次受上级表彰。2004年6月,被中共杭州市委授予“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称号; 2005年8月,学院党员活动室被浙江省委教育工委评为浙江省高校示范性“党员之家”; 2006年6月,学院党委先后荣获中共浙江省委和中共杭州市委授予的“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张德江、习近平、赵洪祝三任省委书记先后视察学院,充分肯定育英的办学模式、教育理念和党建工作。


    育英学院作为一所民办高校,实行的是董事会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党委的地位不同于公办院校。“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而有所位”,这是育英学院党组织给予自己的定位。我院党委立足民办高校及育英实际,扎实做好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身作则,以为求位,有效地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积极推进育英发展。10多年来,学院走过的每一个足迹,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和党的组织政治优势的发挥分不开的。


    凝聚力工程是办好一所民办高校最大的基础性工程,是党组织的凝聚力,把来自五湖四海的不同行业和岗位,不同生活背景和工作经历的教职工的心凝聚在一起,转变打工者思想,成为党的事业忠诚践行者。构建体现教职工生命价值与职业价值相统一的和谐利益共同体,是具有育英特色的团队建设文化理念,学院党委以其政治优势,强化教职工对团队建设理念的认同感,共建和谐育英团队。


    学院党委以其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保障学院的办学方向,保障学院依法办学,诚信立校,保障学院健康发展。学院2006年1月,被国家民政部表彰为全国民办非企业诚信与自律先进单位。2010年3月,又被国家民政部表彰为全国先进社会组织,同时被浙江省民政厅评为5A级社会组织。
作为民办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自2003年4月,学院党委作为全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先行一步试点单位以来,就一直把先进性作为自己的工作导向和追求目标。党的组织的先进性引导学院健康、稳定、快速、可持续发展,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为了党的教育事业努力工作、勤奋学习。在学院教育教学中心工作以及各种重大活动中,党的各级组织都发挥了强大的政治优势,使先进性得到了充分体现。2008年9月开始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2010年11月开始的创先争优活动,对于促进学院党组织建设都具有非常大的意义,学院党委以此为契机和抓手,在抓好自身建设同时,带动学院各项全面迈上新台阶。

 

红色堡垒在育英勃勃生机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战斗力的基础。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支部建设,是高校党建的关键所在,也是难点问题。作为民办高职院校,党支部建设更是一个难题。育英学院党员干部普遍都很年轻,党龄短,缺乏党务工作经验,五个党总支部负责人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而民办高职院校所面临的问题较之公办院校复杂多,难得多。学院党委从育英实际出发,扎实抓好基层支部建设。


    一方面,加强了各党(总)支部班子建设,坚持和完善党务干部在职培训制度,提高党务干部业务水平与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强化各党(总)支部的规范意识和创新意识,自觉执行学院党委的决议、决定,坚决完成党委交给的各项任务,并严格按照党章规定和党委要求规范党的各项工作,坚持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开展工作,积极探索党建工作的新特点、新方法、新形式,总结新经验,充分发挥基层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通过每学期的党务工作检查,推进各支部的规范化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选苗子,压担子,送一程。广大党务干部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凭着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对育英学院的挚爱之情,以饱满的热情全身性投入学院党建工作中。使基层支部建设不断得以深化,战斗力不断得以提高。各党总支部在推进自身建设的历程中,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工作特色和亮点。


    民航学院党总支部把支部的战斗力和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教育教学管理等工作实际上,在招生、就业中,党员总是冲在第一线,对于就业困难学生帮扶也自然成为党员担任不让的责任,学风建设,实习实训中,党员教师、党员学生都必须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信息系党总支部狠抓把教工党支部的辐射力建设,使之辐射到学生支部建设中,引领学生发展进步,党员坚持不懈抓好党员教师答疑谈心日活动,每天一名教师党员专门负责接待学生,与学生面对面,帮助学生解工作学习之惑,生活之惑;党员教师的辐射力辐射到整个教研组,教科研工作走在全院前列,辐射到学生竞赛辅导上,多名党员教师以集中带徒形式,以赛促教,全面提升学生的技能和创新力,取得了囊括全省大学生计算机技能大赛前三名的辉煌战绩。


    工商系党总支部把党建工作延伸到工作的方方面面,把党章学习小组工作抓细抓实,作为引导学生政治发展过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实习学生比较集中的阿里巴巴公司率先成立临时党支部,发挥党的组织在实习学生中教育引导作用;把党建工作落在学风建设、系级文化建设、班集体建设上。


    经贸系党总支部激活每一个党员的动能,引领团队的建设与发展。党总支部把每一个党员看成一个资源库去挖掘,最大限度激发他们的能量,让他们奉献出智慧和力量。让每一个承诺发之肺腑付之行动,让每一面旗帜展之有力召之群应,让每一份责任处之有为持之以恒。该系党总支建立了“党员教师三联系”制度,及每1名党员联系1个班级、1个寝室、1名以上“四困生”,搭建党员与群众、党员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平台,倾听群众呼声,帮助师生解决实际困难,促进系部和谐科学发展。


    艺术系党总支部提出了班级职业化管理模式创新思路,为学生自我发展搭建平台,培养学生的自律精神和岗位责任感,让党员干部特别是教师党员和党政干部由指挥员向裁判员角色转变,党员作用发挥由显性转向隐性,由点到面,由浅入深拓展。

 

红色信仰在育英深深扎根


    学院以引导学生入党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学院党组织以其强大的凝聚力、影响力,深深地引领着广大学生,党建工作也成为学生发展的突破口和巨大的引擎,有92%的学生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学生党员占总数的8%。学院党校至今共开办23期,累计结业了7400余名学员,现有党章学习小组96个,学习成员达800余人。持久的政治信念和追求以及学院党组织的一个完整教育体系,为广大教职工和学生人生发展奠定价值观基础。


    在育英学院,一个党员就是一面亮丽的旗帜,一个党员就是一个强大的辐射源。


    寇玉霞,学院党组织建设初期的14个党员之一,工作岗位也几次变动,从班主任到宿管干部,但始终不变的是对党的教育事业忠诚和对学生的挚爱之情,学生无小事,为了给学生一个温馨的家呕心沥血。


    杨儒亮,一个来自企业的老党员,工作上一丝不苟,严于律己,对待学生却是慈母胸怀,作为信息系主任,心中时刻装着每一个学生,从2008年发起对重症学生姚建坤的爱心捐助活动到2009年起,对一名被父母遗弃的混血儿学生家庭式关怀与管理,延续着一个个感人爱心故事。


    施永华,一个非常普通的共产党员,一个非常普通的实训指导教师,一个基层支部的党务工作人员,工作上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对岗位职责的履行却总是那样尽职,经手就业签约的学生过千人,经手发展的党员过百人,在平凡的工作中凸显自己对引导学生发展的价值。在平凡中默默无闻去奉献自己,即使她遭遇失去爱女的撕心裂肺之痛,也很快擦干眼泪,全身心投入工作。


    韩萍,一个从大学校门到大学校门的年轻共产党员,从育英浓厚的党建氛围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用心去付出,用心诠释对学生的爱,也用自己的勤奋与当代大学生的解读能力,成为大学生心目中姐姐式教师偶像。在她的影响下,一个很不起眼的民办高职院校的班级成长为全国优秀班集体。


    季勋龙,一个成长于体育教研室这个富有战斗力的优秀集体的普通党员,这个团队12名教师有11名党员,曾经创写过省第十二届大运会的辉煌,让育英精神在大运会赛场上彰显,前不久,季勋龙带领武术队健儿刻苦训练,顽强拼搏,囊括了省第十三届大运会武术比赛的女团、男团、团体总分三项第一。


    在育英学院,关键的时候,重大的活动冲在前面总是共产党员。学生公寓的每个楼层都亮着共产党员的牌子,每次招聘会上最为抢手的也是党员学生。每届的优秀毕业生中有90%的是党员,每一次评选的院级优秀教职工中有80%以上的是党员。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学院的发展历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我的信仰是无底深海,澎湃着心中火焰,燃烧无尽的力量,那是忠诚永在”。育英之所以为今日的育英,是因为一群有着坚强信仰的人托起了她的脊梁。育英的学子之所以成为国家社会所需要和认可的优秀人才,是因为弥漫在育英校园红色氛围熏陶了他们。党旗是育英人心中永远不会褪色的旗帜,她将指引育英走向更加灿烂的明天!


(宣传信息中心  刘志仁)

版权所有 ©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杭州市钱塘区4号大街16号
院办:0571-86913866 传真:0571-86910710
浙公网安备 33011802000510号
邮箱:zjyyc@zjyyc.com 浙ICP备12008174号-1
技术支持:亿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