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科学研究

当前位置 :  教学研究 > 科学研究 >

大学的文化使命

 发布时间 : 2010-10-25 14:16:44      点击: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大学作为文明传承、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一般说来,大学的文化使命主要包括推进先进文化建设、整合多元文化、培育和谐文化、推动文化创新等内容。在新形势下,大学应当增强文化建设的自觉,不断完善大学的文化功能,努力完成肩负的文化使命。

  推进先进文化建设。我国的大学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大学管理者应以强烈的文化使命感,时刻保持文化清醒和自觉,不断深化对大学本质和办学规律的认识,提高在文化传承和创新方面的主动性,摆脱功利性的干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尊重并吸收其他文化的长处,以此形成符合学校实际的大学文化建设思路。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大学还应明确校园文化的发展目标,正确处理文化的同质化与异质化、文化冲突与文化整合、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努力培育积极健康向上的大学校园文化,自觉担负起推进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

  整合多元文化。大学历来是各种思想文化交融交流交锋的地方。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要牢固树立意识形态指导思想一元性和大学文化建设多样性的理念,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不断剔除糟粕、吸取精华,以此彰显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一方面,加强对外学术交流,注重民族形式、民族风格,积极培养民族文化自觉与自信,充分利用大学自身的独立性、开放性、选择性、宽容性和系统性,对不同文化和价值冲突进行协调、平衡、化解、融合,使多样的文化潮流同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保持良性互动;另一方面,坚守理性的文化批判传统,揭露和批判社会中存在的落后、陈旧、腐朽的文化,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自觉担当起批判、创新以及维护人类精神文化的历史使命。

      培育和谐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也是建设校园和谐文化的指引。大学应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本质和特征,注重发展和谐文化理念,重视培养和谐文化建设队伍。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导,发挥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的积极作用,努力促进大学人文环境和校园组织的健康发展。把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自觉纳入高校整体办学规划之中,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发挥校园文化在思想道德教育、促进个性发展、凝聚激励人心等方面的功能;建立健全符合大学教育实际和发展前景的专业化管理机构,用高层次、高品位、高格调的校园主流文化陶冶师生情操。通过坚持以人为本,弘扬和谐文化,使大学文化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中最积极、最活跃的组成部分。

  推动文化创新。探求未知是大学的职责所在。推动文化创新,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进行文化创新,首先要立足学校实际,找准定位。从某种意义上说,个性和特色是大学的生命。高校应在坚持大学文化共性的基础上,善于发现并积极培育自身独有的个性文化,特别是创新文化。应立足于时代前沿以及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和新需要,大力倡导探索和创造精神,不断提高文化创新的活力和能力。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及转化创新,逐步构建起大学的文化创新机制;通过不断创造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积极推动知识创新和科技成果的创造性转化,发挥大学作为新知识、新技术“孵化器”的重要功能。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 ©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杭州市钱塘区4号大街16号
院办:0571-86913866 传真:0571-86910710
浙公网安备 33011802000510号
邮箱:zjyyc@zjyyc.com 浙ICP备12008174号-1
技术支持:亿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