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科学研究

当前位置 :  教学研究 > 科学研究 >

全国“高职教育与区域发展论坛”信息

 发布时间 : 2010-09-07 08:30:20      点击:

 

全国高职教育与区域发展论坛暨浙江省高教学会

高职教育专业委员会市(地)属学校研究分会首届全体会议

会议专刊

 

 

   

一、会议概况

二、专家观点

三、院校交流

四、进一步探索、研究的问题

 

 

 

 

 

 

为适应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大高职教育转型升级力度,推动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2010523,由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教育报、湖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高职教育与区域发展论坛在湖职院行政楼1号报告厅隆重举行。国内知名高职教育专家谈松华、朱传礼、范文曜、马陆亭、吴岩、马树超、陈解放,中国教育报副总编翟博,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庄华洁,湖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沈建平、市教育局局长朱鸿以及省内外教育研究机构的专家,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周建松,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王振洪,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陆建洪等省内外高职院校负责人和来自广东、湖北、山东、江苏和本省20余所国家、省级示范高职院校领导和新闻媒体记者5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由校党委书记杨柳教授主持。

一、会议概况

本次论坛由领导致辞、主旨演讲、专家论坛、总结发言、代表交流等板块组成。会议围绕“高职教育与区域发展”主题,先后由湖州市人民政府沈建平副市长、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范文曜副主任、中国教育报翟博副总编,浙江省教育厅高教处庄华洁处长等领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在主旨演讲板块中马陆亭、时晓玲、胡世明等分别作了“高等教育建设体系中的高职院校发展模式”、“有一还会说一,——兼谈职业院校新闻报道”、“三层对接探索地方性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等专题演讲。专家论坛板块由朱传礼、吴岩、马树超、陈解放、徐越、周建松、陆建洪、朱宏等专家就会议主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最后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谈松华研究员作了“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的战略思考与行动方略”总结讲话。524日各与会学校围绕会议主题开展了院校交流和热烈的讨论。

二、专家观点

湖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沈建平代表市政府致辞。沈市长对高度肯定了我校近年来通过全面实施三层对接工程,为推进湖州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表示市政府将进一步统筹政策、资金、人才、信息等各方面资源,支持学校的发展,他也希望学校以本次论坛的举办为契机,进一步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到发展规模与地方经济的发展速度相协调、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的产业结构相协调、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的用人标准相协调。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范文曜研究员代表主办单位致辞。范文曜研究员简要介绍了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目前开展的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区域政策研究项目的情况,希望通过本次论坛交流经验,促进高职院校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使高职院校成为支撑区域发展的人才培养摇篮,科技成果成长转化的重要阵地,新兴产业的创造者,推动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教育报副总编翟博在致辞中指出,中国教育报是教育部主办的以教育新闻为主的全国性日报。它的宗旨是全面、准确、及时地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及工作部署,传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信息和经验。中国教育报将继续一如既往地为学校服务、为师生服务,全方位,多角度报道各高校在改革创新中的新举措、新思路、新亮点。

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庄华洁代表省教育厅向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庄处长表示,高职教育与区域发展论坛既是一个交流的平台,也是相互学习借鉴的平台,更是统一发展理念、激发奋进动力的平台。庄处长指出,本次论坛的召开,对促进浙江乃至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的互动发展,全面推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教学改革,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和重要的推动作用。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马陆亭研究员作了高等学校体系建设中的地方高职院校发展模式的主题演讲。马陆亭研究员从重点学校建设政策应适时向一流体系建设扩展、地方高校渐成高等教育的主流、地方高校的发展模式、高职院校发展探讨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地方性高职教育的发展模式必须要以开阔的视野与地方结合,凭借全校共同的意志,使基层的和顶层的战略意图能够达到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去奋斗,努力使学校成为地方的中心,带动地方的发展。

中国教育报职成教部主任时晓玲博士作了有一还要会说一——兼谈职业院校新闻报道的主题演讲。时晓玲博士根据自己多年来从事职业教育新闻采访工作的实际,对高职院校如何挖掘新闻报道线索,策划新闻报道选题以及如何与新闻媒体沟通,展现学校工作的亮点作了精辟的论述。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校长胡世明教授代表学校作了题为“‘三层对接探索地方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主题演讲。胡校长结合近年来学校的办学实践,详细阐述了学校在三层对接过程中如何通过走进产业发展综合部门,研究产业发展动态,建立产业合作委员会,安排年度对接工作,创新合作载体,校地共建服务产业发展公共平台,达到学校对接产业,校地互动促进战略融合的目标;如何通过专业对接行业,建立联动机制,专业对接企业,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全面开展企业调查,建立工作任务导向课程体系,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共建专业实训、创业基地,达到专业对接行业企业,校企合作推进专业建设的目标;如何通过学生对接重点企业职业岗位,多种形式工学结合,提升职业、就业能力,教师对接主干产业职业岗位,多种形式岗位实践,提升教学、科研能力,达到师生对接职业岗位,工学结合推进教学建设的目标。
     
胡校长指出,通过实施三层对接工程,学校创建出了校企合作的立体空间。学校对接地方产业,紧密结合地方实际,因地制宜,变校企联动的双人舞官产学紧密结合的集体舞,为校企合作提供了成长沃土。专业对接行业企业,灵敏感知市场动态,因时施教,摆脱人才培养的滞后痼疾,引入企业的参与和监控,一出一进为校企合作找到了保障机制。教师对接职业岗位,着力打造双师型队伍,因人成事,提高了课堂内容的含金量,更直接将科研成果孵化为实际效益,为校企合作加速发展创造条件。

在专家论坛版块,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会长、教育部高教司原副司长朱传礼教授,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吴岩研究员,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作协作委员会副会长马树超研究员,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作协作委员会常务理事、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周建松教授,《中国高等教育》杂志社徐越教授,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高教研究所所长、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作协作委员会常务理事陈解放研究员,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陆建洪教授,湖州市教育局局长朱鸿等就高职教育如何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特别是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积极调整培养层次,合理设置专业,努力发挥教育辐射作用,适应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形成高职院校自己的特色等议题分别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谈松华研究员为本次论坛与会代表作了题为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的战略思考与行动方略的总结演讲。

三、院校交流

524在国际大酒店会议厅召开了浙江省高教学会高职教育专业委员会市(地)属学校研究分会首届全体会议。湖北职业技术学院、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等省外国家示范院校列席会议。会议以高职教育与区域发展为主题,各校分别介绍了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经验和做法。会议由湖州职业技术学院胡世明校长主持。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在服务区域方面基本方向是三区一街思路。一是与孝感经济开发区共建职教产业园区。这个产业园区,主要是与华东科技大进行合作。把他们的一个高科技的产业项目融合在产业园区,去年的产值已经达到了五千多万。二是与孝感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共建职教实训区。按照“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建设,劳动局投资三千万,学校提供师资、提供培训。三是与孝感市孝感区东山头镇共建新型农业技术培训区,为农村劳动力培训,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提供的一种培训基地。四是与铜锣湾共建开发一条街,为师生建立创业基地。在运作中,形成了股份合作机制,进行品牌重组,实施契约联盟。近年来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北省科技奖等奖项。如何为地方经济服务的问题,觉得有三个方向可以突破,一是培养技术人才,二是把高职院校打造应用技术的服务基地,三是为区域劳动培训服务。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这次会议的主题非常的新颖,也是目前我们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在做的在研究的一个问题。所以,我们是带着问题来学习来请教来取经这个目的来的。首先,对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承办这个会议表示特别的感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搭建了一个交流的机会。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是青岛市教育学院和青岛市职工大学的基础上成立的。举办高职教育也就十年的时间。从06年启动示范院校建设项目的时候,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抓住了这样一个机遇,主要做的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这一改革主要围绕着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来进行的。去年12月通过了国家的首批示范院校建设,但是我们觉得和浙江的高职院校相比,差距还非常大。所以我们来参会的目的是学习,也希望能把好的经验带回去。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丽水是发达省中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它是九山傍水半分田,有250多万平米。如何在地方经济建设中有自己的地位,他们提出要主动去做政府想做却不能做的事情,目前,学院加大农林实训基地的建设,已建成占地170亩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作为教学和科研基地.他们坚持“心中有‘三农’,术业有专攻、身上有泥土。农民有口碑”的理念,在技术推广和应用和社会服务中打造一支服务“三农”的优秀教学团队。2009年《构建“专业-基地-农户”教学平台,培养创业型新农民》获教育部高等教育成果二等奖。学校还与莲都区人民政府、云和县人民政府等签订了新农村建设合作协议,将全方位开展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开展了“中华名果——云和雪梨高效栽培技术和产业化研究”,改造梨园3万余亩等项目。得到了丽水人民政府的信任。同时也就地方政府对农业高职院校学生的出路问题上能给予一些政策提出了建议。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开展了地方性高职院校集团化办学的探索与实践。组建了由9所中职学校、2家科研所、7家行业协会、68家行业龙头企业的嘉兴欣禾职教集团,积极争取政府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支持,地方政府出台了“嘉兴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若干意见”文件。学院以合作平台为依托,有效整合利用校内外资源,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员工培训、基地建设、教学资源建设、科研项目、师资队伍建设、中高职衔接等改革实践,提升了办学水平。同时也对高职教育引领地方产业经济的发展、高职教育的服务功能、建立地方性高职院校战略联盟等方面提出了看法。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围绕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在创新体制、机制,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作了积极的探索。一是创新董事会管理机制,构建人才培养保障机制,建立了多元筹资机制,保障学校建设资金足额到位;与企业共建专业、共育人才,提高专业建设水平。二是政校共建数字科技园产学研基地,提高校企合作水平,目前已经引进企业132家,科研结构4个,形成集人才培养、产业培育、研究开发与一体的产学研基地。三是创新校企合作制度,提高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通过制定和落实《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实施细则,设立校企合作专项经费,设立产学研合作贡献奖等推进产学合作发展。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从校企深度合作入手,在提高教学管理质量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抓住校企合作机遇,创新教学管理。从“互动模式”明确人才培养新定位,确定教学管理理念,探索教学管理新机制,构建教学管理新制度。按照企业岗位要求和高技能人才的逻辑主线设计人才培养体系,建立“稳、增、调、退”的专业设置机制,建立“分板块、多轮次”的精品课程遴选机制,开展“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建设。适应校企合作要求,精细教学管理,校企合作将企业标准、技术、产品和管理过程引入教学过程。通过夯实校企合作管理机构、落实校企合作考核制度、做实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等途径,保障校企合作实效教学管理实效。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台州是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一个区域,仅次于温州,中小型企业比较多,学生就业率也比较高,去年在全省排列第二。高等职业教育是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结果,高职院校都已经觉醒如何融入产业问题,问题应该是提出来了,但是政府的决心还是不够的,因为作为现代产业体系的高职教育很明显是促进现代产业体系的一个环节,没有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地方的经济发展也会受到制约。无论是从人才培养的需求角度上看,还是社会服务这个角度上看政府也应该觉醒,应该有一个大力度的来规划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如何在体制机、法律层面,政策层面、组织层面上架构保障体系,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温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温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强化高技能人才培养。结合专业建立了种子生产与经营等9个农业研究所、1个省级重点试验基地,2个检测中心,承担国家、省市科研项目100多项。在办学中实施农村科技示范基地与实训基地相结合、科技特派员制度与师资培养相结合、科研成果转化与学生创业相结合、农民培训与学生实训相结合、社会服务与勤工俭学相结合“五个相结合”工程,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农业人才。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马陆亭博士

他说这次会议大家很重视,咱们浙江的地级高职院校会议,湖北、青岛等国家示范院校也来参加,而且是来取经的,可见会议是很有针对性。浙江的民营经济比较发达,学校的就业率也比较高。他也提到,地级学校很多,但是高职官路还是不够多,这么大个圈,要形成大圈,到一定程度地级学校要建立一个组织,让大家知道这个群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是很重要的。现在学校的基本支出是地市财政支出加基本项目支出,能不能找出一种政策,我们把这方面做好了,咱们这条路子将来会更好。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新型的地方性高职院校。具有三大特点。一是大转型,电大为主,成人高校为主,全日志高校为主。二是大整合。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由几所学校合并而成的。原来电大就合并了三所学校,在科职院成立的基础上,又把杭州成人科技大学跟浙江严州师范学校合并进来,所以要大整合。三是大建设。我们的建设是双重建设,一方面要承担硬件建设,学校的选址在富阳高桥,这个是校区建设。另一方面进行内涵建设,特别是专业建设,任务是很重。学校的发展,一方面是外沿发展,另一方面是内涵建设。学校的发展战略是“一体两翼”,学校有社区大学和市民大学。市民大学在浙江省甚在全国还是有一定的知名度的。学校的办学面向,第一要注意杭州,因为我们市属的。第二个是面向浙江,第三个俯视长三角。杭州的产业结构发展是三二一,学校专业定位就是以现代服务业为特色,以城建为特点。他们还提出,高职院校如何为产业发展服务,关键还是制度创新。制度创新的一个很重要的推动力就是政府,因为我们国家政府是比较强势的政府,政府掌握的资源也比较雄厚,当然也应该自己努力。

四、进一步探索、研究的问题

1. 地方政府非常重视农业问题,学费免费问题已经解决,但是学生的就业问题还是一大难题。其一,现在许多企业在农业方面的政策还不完善。其二,政府农业部门技术人员学历要求多为本科,由于政策不完善等问题,形成了学生想去、部门也需要,但就是进不去的现状。所以希望国家在农业高职院校学生的出路问题上能给予一些政策。

2.浙江省高职生源从今年开始已经全面滑坡,地方性高职院校的困难比行业性和省会城市的高职院校更大,希望形成地方性高职院校的战略联盟,共同探索、研究在今后高职教育中可能出现的新问题。

3.如何在体制机制上解决问题,尤其是法律层面,政策层面、组织层面能不能架构起这样的体制保障问题,这是政府要做的。否则现代产业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区域社会经济的互动,也是很难得到持续的。

4. 创业教育如何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如温州民营经济比较发达,很多家长还是希望学生自己能够去创业,学生如果说要找一个工作岗位其实并不难,但是如何就好业,如何创业,如何解决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跟学生家长预期目标的矛盾还是很大的困惑。

 

 

版权所有 ©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杭州市钱塘区4号大街16号
院办:0571-86913866 传真:0571-86910710
浙公网安备 33011802000510号
邮箱:zjyyc@zjyyc.com 浙ICP备12008174号-1
技术支持:亿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