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结核病曾经蔓延全球,造成数百万人死亡的肺结核病,二十世纪在医药进步和卫生条件改变下而消退。然而已被大多数人“遗忘”的肺结核病,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又“死灰复燃”,并成为所有传染病中的最大死亡原因。在此之际,广大师生应做好肺结核病的防治工作。
一、何谓肺结核病?
肺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简称结核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具有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它不受年龄、性别、种族、职业、地区的影响,人体许多器官、系统均可患结核病,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
二、肺结核病传播途径:
(1) 只有痰中能够查出结核菌的肺结核病人才有传染性。
(2) 传染性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方式经鼻腔和口腔喷出体外,含菌的微滴核被健康人吸入肺泡,就可能引起感染。这种传播方式被称为空气传播。
三、肺结核病的诊断:
(1) 除了根据咳嗽、咳痰、乏力、盗汗等临床症状外,在痰里找结核菌是确诊肺结核病的可靠依据。
(2) 目前常用的细菌学检查方法主要是痰涂片镜检法。
(3) 胸部X线检查可明确肺部病灶部位、范围、形态、密度和有无空洞。
四、得了肺结核病,如何防治?
(1) 必须到指定的结核病专科或各区县结核病防治所诊治。(杭州市结核病防治所 杭州市红会医院)
(2) 只要坚持正规治疗结核病是可以治愈的。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又称化疗疗法,是现代结核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只要病人能够按照医生的要求全程不间断的服药,绝大部分的病人都是能够治愈的。而治疗中途停药,则将导致治疗失败和耐药结核病人的产生。抗结核药物最常用是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及乙胺丁醇五种。抗结核药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 定期痰结核菌复查。结核病人的细菌学检查是发现传染源的主要途径和手段,是确定结核病诊断和化疗方案的重要依据,也是考核疗效、评价治疗效果的可靠标准。
五、如何预防结核病?
(1) 结核菌可以通过飞沫传播,而带菌飞沫会漂浮在空气中。房间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咳嗽时用手帕捂住口鼻,不随地吐痰。这都将明显减少带菌飞沫的浓度,从而降低结核菌传播几率。
(2) 锻炼身体,注意劳逸结合,保有具够的营养和睡眠。服药期间,注意休息,增添含蛋白质高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牛羊肉,增强自身体质。忌吸烟、酗酒、食辛辣食品等。同时还要适当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3) 接种卡芥苗,是预防结核病的有效手段。
(4) 没有治疗过的结核病人是最危险的传染源,而结核病患者一经接受药物治疗其传染性可迅速降低。因此,搜寻、发现和及时治疗新发生的结核病人,是预防结核病的头等重要工作。
(5) 春季是传染病的高发期,全院师生如果发现有感冒伴有咳嗽超过2周的人,咳痰或痰中带血、乏力、盗汗、午后低热、体重减轻等患者,应及时与医保中心联系。
医 保 中 心
2008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