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市场 哪里就有浙商
李一中副教授与学子共话浙商智慧
浙江商人被誉为当今中国最具人气的“财富制造商”,也是最会赚钱的人群。“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浙商。”这句话最好地诠释了遍布在全国的各个角落,中国最庞大“游商部落”的浙商群体。善于思考,富于变通的他们将踏实敢干的企业家精神传递四方,用他们自己的经营观念和方式影响着各地的商人。
永康,全国最大的五金制造基地;海宁,亚洲最大的皮革城;诸暨,世界袜业之都;义务,世界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温州,世界鞋都……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迅猛发展,浙江商人大批涌现,占据了各地的大部分市场。1999年度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浙江占了112家,比例超过了1/5,总量位居全国第一。其中有4家企业进入全国民营企业前十强。2000年,“500强”中的浙江企业达到了171家,独占全国1/3强。2001年9月底,浙江省民营企业突破20万家,全省民营企业的注册资本超过1600亿元,其中注册资本在百万元以上的已达24600家,位居全国第一。
一组组令人咋舌的数据让我们不得不仔细探究浙江商人究竟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李教授给出的答案很简单——智慧。浙商的七大智慧分别包括了,胆子大、脸皮厚、会吃苦、做人低调、善于打关系、讲求诚信以及对商业规则的谙熟。别人不愿意挣的钱他们挣,别人不敢挣的钱他们挣,别人想不到能挣的钱他们也挣。就这样走遍千山万水,说遍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历尽千辛万苦的浙商们赚得了千金万银。
“企业是树,文化是根;企业是大厦,文化是地基;企业是躯体,文化是灵魂。”这是大陆首富、娃哈哈集团总裁宗庆后先生说的一句话。浙商正是以其特殊的企业文化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占据了如此庞大的市场份额。人们常说“言多必失”,“祸从口出”。在人际交往中深谙“明哲保身”之道的浙江商人们收敛锋芒从不得罪人。为此,他们往往借别人之口,言自己心中之事。说的好,让别人以为自己很厉害,风光尽显,从浙江人这里得到了所谓的“面子”,说的不好,他们为浙江商人承担了一切过失。
浙江人讲究商业道德,为了取得长远利益,他们讲究产品的质量和服务,尽量让顾客用的放心,买的高兴,从而达到和气生财的目的。古语云:“人无信不立”。浙江人很注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信”和“诚”。“信”和“诚”被浙江人看作经商必须遵守的首要原则。他们在商业活动中信守诚信原则,赢得了客户的好感和满意。浙江人诚信传统由古及今,从未改变。
钱塘江流转千年,天目山华盖纵横。出发于人杰地灵之处,辉煌在四海五洲各地。一代勤劳人,画出浙商脸谱。两只万能手,垒起半壁江山。昔日串走街巷,今朝俯瞰全球。推经济之前驱,形文化之新锐。王曙光先生的浙商宣言在告诉我们,浙江的商人将以更和谐的管理秩序,更和谐的绿色经济,更和谐的社会发展,让世界欣赏更和谐的浙商。将以更负责的产业报国,更负责的公利行为,更负责的诚信经营,让世界欢迎更负责的浙商!
(院记者团 陈潇达 戴建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