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11-22 来源:互联网 作者: 浏览: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分院新学年工作报告摘要
一、办学目标
“走进校门的是大学生,培养出来的是职业人”,这是育英教育理念的本质概括,也是继续教育分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概括。即对接受自考高等教育的同学们,不仅要求达到学历教育的目标,而且还要具有“职业人”的素养。
分院以“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紧贴航空、服务社会”的理念,树立品牌办学意识,打造自考和继续教育的品牌,经营好现有专业,抓好质量和就业,适当扩大主考和招生专业范围;逐步开拓建设几个品牌项目(如中外合作项目,出国留学项目和其它培训项目),以学历教育和培训并重;立足当前,抓住机遇,着眼发展,扎实办学,采取中高职衔接等一系列措施,稳定生源,提高办学质量。每年递增开办若干新专业或新项目,努力把分院建设成以民航服务类专业为主体,以中外合作项目为特色的有一定知名度的院校。逐步打造成省内继续教育品牌。
二、突出育人
自考助学是开放式的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部分。自考生进校后开始了他们的大学时代,分院应使他们充分感受“上大学”的体验,并使他们认识到成为大学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大学是高等教育,是高于基础教育的。何谓大学之道?古人云:“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国内外的学位制度表明,高等教育把学生培养为“士”,如“学士”、“硕士”、“博士”等。我国的专科层次,将来也会有某种“士”的学位(原周济部长语)。汉语中,“士”者,人才也,不仅指“学士”、“硕士”、“博士”,而且泛指各行各业的人“士”。培养了千百万的“士”,就有了人才大军,也就有了社会主义大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队伍。接受高等教育标志着进入了“士”的大军。学生们要认识到,自己的身份提升了。社会对“士”的要求之所以比“民”的要求高,不仅在于“专业技术、技能”有特长,而在于有更高尚的道德情操,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更自觉的职业操守。长江大学的同学们能够做出2009年感动中国的第一件大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因而,更能够成为民族的中坚。有道是“民以食为天”,而“士”则可以为理想和原则献身。“士”的必要条件是什么?古人云:“宏毅。”“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弘毅二字,内涵颇丰。既有:理想、抱负、胸怀、气概、信念、度量、兼收并蓄、志存高远、与人乐乐;又有:坚韧、专注、果敢、顽强、自信,百折不挠、一往无前、坚忍不拔、以一贯之。显然,宏毅,隐含在“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中。所以,大学是洪炉,在这里,学生得到熏陶,得到锻炼,变得弘毅,从“民”变为“士”。人皆可以为尧舜。
分院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自考助学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一)、教书育人
要强调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各处室配合确保教学秩序稳定,逐步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计划完备,并严格按照进度授课;实行新任课教师试讲录用制度、优质教学公开课和观摩课制度、教学检查督促制度、专兼职教师奖励淘汰制度等一系列有效地教学质量保障制度。
全国考办和省市对自考助学的教学工作非常有严格的要求。浙教办考171号文件《浙江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日制助学管理的若干规定》指出:“学生报考率、实考率、合格率其中任何一项低于全省自考全日制助学平均值50%的将视为不合格。”显然,这是对教学工作的一条不可逾越的底线。分院应尽最大努力,务必使分院的“三率”排名进入全省自考院校的前列,并且不断提升。
教学事故发生率应严格控制。加强对学生考风考纪教育,特别要杜绝发生群体性违规舞弊事件。
(二)、管理育人
学生管理工作是育人的重要方面,也是稳定教学秩序的重要保障。管理的核心是以生为本的服务,管理的重点与难点是开发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为实现共同价值而发展。
在学生管理第一线,坚持实行专职班主任和专职宿管员制度;从早到晚对学生的全程管理是符合自考助学实际的。这种管理模式对提高学生的自律性,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做好心理疏导,以及对创建和谐平安校园都十分重要。
分院注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搞好军训、体育、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及相关的素质教育课程或讲座。
浙教办考171号文件《浙江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日制助学管理的若干规定》指出:“由于学校管理不善、措施不力,造成师生伤亡或引发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和治安刑事案件的将视为不合格”。显然,这是对管理工作的一条不可逾越的底线。通过平时的教育和常规管理,加上学生的党建工作、团学工作和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树立刻苦学习正气。无论在教学区和生活区,都要彰显育英学子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建立健全畅通的学生申诉渠道,依法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制定和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立即启动相关预案,妥善处置,有效控制事态发展。校园无小事,平时要认真开展教学区和生活区的检查及日常自查。并对检查中发现的各类征兆认真分析,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发生任何群体性的不良事件及安全事故。维护好安全和谐校园。坚决杜绝任何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和治安刑事案件。
(三)、服务育人
弘扬学院领导关于教育是崇高的服务的思想。老师为全心全意学生服务,学校为全心全意师生服务。学生毕业后为全心全意社会服务。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 常规的助学条件后勤保障服务
在办学过程中,每日每时都会有助学条件的保障问题。如教室、宿舍、设备、照明、消防、卫生、食堂等,
一旦出现问题而解决得不及时、不到位都会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工作、生活的正常进行,甚至影响到校园的安定和谐气氛。在浙教办考171号文件《浙江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日制助学管理的若干规定》中的三个一级指标(助学条件、校园稳定和内部管理)都对此有明确的严格要求,甚至提出了具体的量化指标。
2、招生就业工作都属于服务育人
招生是学校的生命线工程。“巧妇难做无米炊”。生源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了服务的对象。在招生工作中,和学生的第一次接触,就要使他们感到分院对他们的热情服务与关心。浙教办考171号文件把招生管理作为一个专项一级指标来考量学校的办学行为。我们坚持对考生诚信服务的原则。
安排就业是为学生服务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服务育人的体现。我们从现在起就必须开拓就业市场,建立于用人单位的稳定联系。以就业为导向建立学生职业指导体系,为学生提供职业指导、职业咨询和就业服务,建立用人单位信息反馈制度。
进口旺,出口畅,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为逐步形成品牌打好基础。
耿大玉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分院院长
电话:0571-86913866
邮箱:zjyyc@zjyy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