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基本信息

当前位置 :  信息公开 > 基本信息 >

2018年党政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 : 2018-11-14 09:52:12      点击: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
2018年党政工作要点
  一、工作总体思路
  以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和《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以及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2018年工作要点,以学院“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为依据,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服务企业技术进步,服务公民终身学习,服务社会文明进步,围绕培养具有优势品质与技能的高素质职业人,走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和协调发展之路,深化产教融合,加强专业建设,聚焦课堂教学,提升师资水平,提高培养质量,强化服务能力,创新管理机制,增强办学活力,推进学院在新时代的发展。
   二、工作基础目标
  1.招生计划2550人(以省教育厅下达计划为准),报到率92%(招生与就业处负责,分解到各招生地区);在校生人数6700人(据实核准),稳定率大于99%(学生处负责,分解到各分院)。
  2.毕业生顶岗实习在岗率95/%(教务处负责,分解到各分院);对教学工作满意度和用人单位满意度总体达到78%(教务处、学生处负责,分解到各分院部);初次就业率97.5%以上,一年以后就业率97%(招生与就业处负责,分解到各分院)。
  3.各分院继续做好专业群平台课程建设,每个专业群继续建设好3门平台课程,学院开设拓展课(选修课)100门,其中公共拓展课55门,专业拓展课45门(教务处负责,分解到各分院、部)
  4.专业服务能力提升,开办培训班50个以上,培训超25000人次(含完成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10000人次);社会培训经费收入620万元(含培训成本)。(产学合作处负责,分解到各分院、部)
  5.校企合作教学工作有明显提高,合作企业接受学生顶岗实习400人,企业兼职教学工作量15000学时(教务处负责,分解到各分院部);订单培养(学院认定)学生总人数350人, 合作企业当年接受毕业生就业数400人。(产学合作处负责,分解到各分院,专业招生年度为1个班级可减半计算)
  6.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75分以上人数达80%。督导科研处组织相关专家抽检,误判率不高于10%。(教务处负责,督导与科研处抽检,分解到各分院)
  7.院内考试课程一次性通过率:专业核心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优势课程)平均合格率不低于85%;其它课程平均合格率不低于90%。(教务处负责,分解到各分院、部)
  8.国家考试(测试)通过率:计算机等级考试92%,英语等级考试高职B级英语能力78%,英语三级考试应用英语专业72%,非英语专业(空乘、国贸)A级或三级50%,体卫达标率92%。(教务处负责,分解到各分院、部)
  9.专任教师生师比26:1,总体生师比17:1以内;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比增长5%;教职工国内其他培训 100人次, 国培省培和企业挂职锻炼另行分配。(人事处负责,分解到各分院、部及各处室)
  10.省级教学改革项目2项,院级科研立项课题(含思政)80项,院外科研立项课题30项;学院教师在学院学报发表科研论文50篇,在院外刊物发表科研论文120篇,其中核心刊物发表文章数量有提高。(督导与科研处负责,按教师聘任职称,分解到各分院、部)
  11.班集体建设优秀率15%,良好率30%,合格率100%;学生到到课率﹥95%(含正常请假),按时住宿率>99.5%。(学生处负责,分解到各分院)
  12.新增图书2万册,借阅流通量生均8册,学生入馆阅读15000人次。(图书档案馆负责,分解到各分院)
  13.国际合作教学有进展,持续稳定做好老挝班招生、教学工作,招生15—20人,稳定率95%;学生境外交流人数(次)0.3%。(外事办负责,分解到各分院、部)
  14.外网栏目信息每月有更新(寒暑假除外),5月30日前完成所有招生专业宣传工作;在地市级以上报刊或权威网络媒体公开发表稿件平均每月1-2篇,照片2-3幅(按10个月计),全年发表文章累计20篇2万字,照片30幅。(宣传信息处负责,分解到各分院部及主要处室1篇文章或1幅照片)
  15.校产完好率96%,教学设备使用率100%。(后勤处负责完好率,教务处负责使用率,分解到各分院)
  16.规范用电率和重要部位安全率﹥99.5%,重大安全事故(校园平安一票否决事故)发生率为零。(保卫处负责,分解到各分院、部及各处室)
   三、工作主要任务
  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论断。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学院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在继承基础上创新的原则,聚焦核心和关键能力建设,对接杭州市教育局2018年工作要点提出的支持学院“特色发展优势发展”的政策,以“坚持改革,激活机制,深化建设,培养优势”为主题,以“深化”和“优化”作为总体工作要求,以增强学院综合竞争力为目标,实现学院建设和发展的突破。
  (一)强化思政引领,推进立德树人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的落实,不断完善学院德育工作体系和体制、机制,全面落实德育工作责任。一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教学改革,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深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方案的实施,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推进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大纲、教学规范和实践教学管理与考核的完善,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影响力(由社科部负责);二是加强全程全员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格局,充分发挥织里镇高校思政实训教学基地作用(由宣传部、社科部负责)。
  (二)培养专业优势与特色,推进专业建设。专业优势与特色是学院核心竞争力,也是专业建设主要任务和工作目标。要坚持专业优势和特色培育与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与专业结构优化相结合、与推进专业学科竞赛相结合、与杭州市新一轮新型专业建设相结合,以产学合作为主要路径,以多年实践探索为基础,系统梳理、深化建设,积极探索、培育新优。主要推进完成以下工作:一是按照建设方案,对已立项的省优势、特色专业和院级重点、培育专业进行年度检查,对建设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推进建设目标的实现;二是上半年召开直升机驾驶技术专业建设工作会议,研究该专业优势、特色建设问题;三是支持学院优势特色专业参与国家、省技能大赛;四是根据杭州新一轮新型专业建设规划和要求,研究、申报新型专业,将其作为特色专业来打造。(由教务处负责 )
  (三)以“育英好课堂” 创建为载体,推进教学创新和教学质量保障。一是继续开展“育英好课堂”共创共建活动,在学校内营造人人关注教学,人人敬重教学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二是开展对省、市、院三级精品课程、精品在线课程建设工作进行年度检查,并继续开展精品在线课程建设申报工作;三是结合“育英好课堂”创建活动,改进学生评教工作,完善督导评教工作,以改进课堂教学评价为切入口,积极推进学院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由教务处负责,第三项由教务处、督导与科研处共同负责)
  (四)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职业人培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完善至关重要,要不断推进。一是编制2018级《职业人培养方案》,结合学院专业优势与特色培养,明确合格职业人与拔尖职业人培养定位,同时编制2018级拔尖职业人培养方案;二是继续探索“现代学徒制”培养试点,进一步在信息类、商贸类专业试点“现代学徒制”;三是加强对公共拓展课程、公民素养拓展课、专业拓展课程和创新拓展课程的研究、规范与组织实施。(由教务处负责)
  (五)深化产教深度融合,优化教育培养模式。产教深度融合是学院必须不断推进的关键性和基础性工作。要积极推进和深化以下工作:一是建立产教深度融合协调工作机制;二是与区域行业企业共建1-2个“企业新型学徒制”的特色分院;三是构建“1+1+N”的产教深度融合新模式,至少引进5个实质性校企合作项目,新增各类校企合作协议15份;四是加强与开发区管委会、中国跨境电商园区、国有大中型企业联系与对接;五是鼓励各专业与行业、企业能工巧匠、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合作建立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六是认真做好市属高校产学对接项目验收工作,继续做好新一轮市属高校产学对接工作项目的申报工作;七是优化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其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学生就业等方面作用。(由产学合作处负责)
  (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要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引领学院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积极推进以下工作:一是出台《学院创新创业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制订学院创新创业工作管理制度实施细则;二是认真组织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大赛、“挑战杯”等竞赛与“新苗人才计划立项”;三是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课程开设与建设工作;四是加强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建设,组织创新创业导师外出考察学习;五是收集和整理优秀应届毕业生的创业事迹材料,发挥宣传引导作用。(由创业学院负责,第二项团委负责)
  (七)进一步落实继续教育目标责任制,推进继续教育转型发展。深化继续教育改革,提高服务社会能力,是学院新的增长点,要切实推进以下工作:一是整体规划,强化非学历继续教育,开展岗位证书、从业资格、业务技能等各类培训工作,打造育英培训品牌;二是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高起专、专接本、专升本、社会培训等继续教育的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加大非学历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数量;三是积极承接政府购买培训服务;四是立面向全日制在校生、广大社会在职人员和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精英人士,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成人学历教育;五是推进校企合作的成人学历教育工作,依托企业冠名学院实施成人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六是开展专业技能培训课程包与成教课程学分互认,打造继续教育课程数字化学习平台,实现成教、网教、自考招生工作协调发展。(由产学合作处负责)
  (八)推进人才工程,加强人才与师资队伍建设。人才与师资队伍建设是学院最重要的基本建设,要深入推进学院人才工程的实施。一是成立学院人才与改革领导小组,系统设计、推进学院人才建设与改革;二是结合杭州市高水平人才建设工程,进一步推进专业群领军人才队伍建设;三是进一步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形成更加有效的激励、培养和考核机制;四是提升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职业能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五是研究兼职教师管理,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合理分配课时,改善教师结构,提高生师比。(由人事处负责,第五项教务处协助)
  (九)改善科研管理,强化为教学和教师服务要高度重视以科研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坚持教科研工作为教学改革服务,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职业发展服务,拓宽渠道,整合力量,形成合力。一是加强培训与辅导,提高科研数量和质量;二是加强在建项目经费的使用和过程管理,提高项目建设质量;三是出台《科研项目配套与奖励办法》,激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工作(由督导与科研处负责)。
  (十)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创建学生教育工作品牌以基于大数据的学生需求分析为基础,以队伍建设为保障,以优势品质培养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学生基础管理和教育工作,加强协同全员育人。一是继续坚持大数据分析,继续做好学院“五项基本情况”的数据调查,适时把握学生需求变化,增强服务针对性,尤其要提高就业服务的满意度;二是提高辅导员队伍建设水平,组建辅导员工作室和实施辅导员导师制,助力辅导员职业发展,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三是做精以卫生健康教育为代表的校园文化活动,不断提升系列主题教育水平;四是加强学生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学生工作管理与服务效率;五是加强学生工作理论研究,系统梳理学生工作特色,提炼符合学生实际的主体性教育活动品牌。(由学生处负责)
  (十一)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拓展人才培养途径和办学空间一是有计划组织学生参加出国(境)游学、实习、留学和专升本等项目,提高项目工作质量;二是办好学院现有对老、对韩、对日、对台合作项目;三是依托专业,拓展1—2项对外合作项目;四是加强对外合作项目管理,按照规范程序完善各项管理工作。(由外事办牵头,教务处、学生处、人事处协助)
  (十二)推进招生就业改革加强“精准招生”与优质就业要从“生命线”建设的高度,深入推进以“精准招生”为取向的招生改革。一是制定招生改革政策,设计“精准招生”方案;二是对近年来学院招生情况进行大数据分析,确定我们的招生重点区域、学校,推进生源基地建设;三是制定适应学院特色发展的招生政策,吸引优秀学生报考我院,形成品牌效应;四是优化招生队伍,加强专业教师参与招生的工作;五是加大专业宣传力度,利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广泛宣传招生专业的亮点和优势,适应以专业优先为核心的招生录取制度改革;五是构建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平台,促进学生优质就业,提高专业对口率和就业稳定率,提升学生对学院就业求职服务满意度。(由招就处负责)
  (十三)加强宣传、信息服务提高学院影响力和信息化建设水平一是统筹全院宣传工作,改进传统宣传方式,指导分院、部、处室开展具有本单位、部门特色的宣传工作,总结提炼专业建设、产教深度融合、职业人培养、订单培养、体育与科技竞赛、学生工作、党建工作等方面的优势、特色和成果,策划编辑推送4-6篇专题报道;二是加强网络新媒体建设,充分发挥学院官网、学院官微,学院官博等平台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影响力;三是上半年完成学院宣传画册的制作;四是按照学院十三五信息化建设规划要求,加大信息化建设的软硬件投入,确保学院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系统稳定;五是进一步加快学院信息化建设进程,分阶段推进学院信息化基础平台和管理平台建设,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信息技术支持和质量保障,为行政管理改革提供抓手。(由宣传信息处负责)
  (十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人才成长环境文化建设是学院重要的软实力建设,要根据《学院文化建设方案》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设计,推进以下工作完成:一是以习近平视察学院为巨大精神财富,建设学院校史室暨“牢记嘱托,砥砺前行”红色教育基地(由院办、宣传处、后勤处负责);二是加强专业的优势品质和职业精神教育(教务处负责),落实学院《人文素养教育指导纲要》,优化人文艺术与社会类课程体系(体艺部负责);三是加强社团建设和指导,学院、分院两级社团达70个,大一学生社团参加率100%,不断提升社团在省内高校的影响力(团委负责);四是以体育、艺术课程教学和运动队及大学生艺术团指导、育英人文大讲堂、体育及艺术类社团实践、社会公益服务等多元化的教育途径为载体,构建“课堂教学、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体育及人文素养教育体系(体艺部负责);五是发挥图书馆育人功能,创设优雅环境,提高服务水平,吸引学生阅读,同时继续开展读书活动(图书档案馆负责)。
  (十五)以创建“好管理、好团队”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提升学院内部治理能力和水平。科学管理是一个组织高效运行的保障。学院管理的深化和优化根本上是基于市场经济的“经济效益”的考量,实现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和个性化,最大限度调动每一层级的积极性,激发每个成员的创造性。一是在学院人才与改革领导小组统筹规划下,做好学院二级管理模式顶层设计,打破管理的条块分割,实现管理中心下移,加强分院建设,扩大分院办学自主权,明确相关责任和权利,推进形成分院自主运行管理、自主发展的运行机制(人事处负责);二是上半年开展“好管理好团队”创建活动,形成活动方案,推进以有效服务学院二级管理和教学工作为取向的科学、有效管理(院办负责);三是进一步提升管理现代化水平,提升数据共享水平,提升以数据分析为基础的决策能力(宣传处负责);四是通过加强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建设,提高行政处室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院办负责);五是深化完善教学工作、学生工作、行政工作和党务工作四大检查机制,提高学院运行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自主办学、自我调控能力(分别由教务处、学生处和院办、党办负责)。
  (十六)改进党建工作,加强学院发展力建设党建工作是学院政治优势,是学院的重要发展力,要保持学院党建工作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其活力。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以下工作:一是按照上级党委要求,开展好“不忘初心”主题教育活动;二是加强学院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基层党建内容和形式,按照“一支部一特色”、“一总支一亮点”的要求,打牢学院发展的政治基础,凝聚推进学院发展的重要力量;三是加强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途径,创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推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推进互联网+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提升思政工作的时代感和实效性,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四是坚持开展党员干部、党员教师和学生党员“走在前”活动,扎实推进“两学一做”教育;五是做好市委教育工委2017年度党建工作“三项检查”工作和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由组织部、宣传部、学工部、党办负责)
  (十七)加强工会、团学组织与红十字会、校友会等工作,推进学院全面发展。召开学院第五届“双代会”(由工会负责);继续评选“我最喜爱的老师”(工会负责,学生处协助)。召开第十九次“学代会”和第13次社代会;加强红十字会工作,进一步发挥“无偿献血”教育载体的作用,培养学生“大爱”境界和奉献情怀(由红十字会牵头,学生处、团委协助);推进校友会工作,完善校友网、扩大校友QQ群等(由学生处负责)。
  (十八)加强卫生健康教育,维护学生身心健康。维护师生身心健康是学院全面育人方针的要求,是学院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持续加强卫生健康教育。一是加强心理卫生教育,提高心理辅导课程质量,落实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制度,对重点对象实行重点关注关爱,提高心理咨询室的建设水平;是落实《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深化健康教育,继续开展卫生健康知识与救护技能竞赛,提升学生健康素养;三是落实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方针政策,按照《学院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办法》加强管理;四是建设好“在杭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示范基地,做好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的防控工作”。(第一项由学生处负责,其余由后勤处负责)  
  (十九)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从环境育人、建设校园文化的意义出发,实施学院硬件建设。一是配合校园第三期工程建设,做好相关工作。二是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开展实训室建设。三是改建、修缮学生学习、生活等场所和设施设备,主要包括一号楼一楼整体改造、3号楼一楼报告厅(包括门厅)的部分改造和修缮,以及第二批学生宿舍的修缮等。四是美化学院环境,发挥环境的熏陶作用,推进环境育人。(由后勤处负责)
  (二十)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加强校园安全保障安全是底线,是学院一切工作的保障,要不断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工作一是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安全责任,签订校园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年底考核一票否决和责任追究制。是有效开展各类校园风险排查化解管控工作,健全学生思想动态定期研判和教育引导机制、安全稳定隐患定期排查化解机制、安全稳定月度工作重点机制等三项工作机制;三是加强“技防”,开展校园改造工程的技防后期规划建设,提升校园安全防范水平;四是继续深化“平安校园”建设,以评选“平安分院”为抓手,全面落实安全稳定各项工作,建设文明和谐的育人环境。(由保卫处、宣传处负责)

版权所有 ©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杭州市钱塘区4号大街16号
院办:0571-86913866 传真:0571-86910710
浙公网安备 33011802000510号
邮箱:zjyyc@zjyyc.com 浙ICP备12008174号-1
技术支持:亿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