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贴设计》教学总结
郭恩文
招贴设计是艺术设计广告设计专业三年系统学习中最重要的课程之一,也是走向社会市场的必备的训练,通过教学和技能实践,使学生掌握招贴海报基本的特点、规律、表现、技能,使其了解社会市场上各类赢利性和非赢利性海报的特点,能够独立制作并完成,使之能在今后工作岗位中顺利完成各类招贴设计业务项目为教学目的。
贯彻省教委和我院对职业人培养方案的要求与高职教育的特点,在这次课程结束之际,3月24日,通过前期的联系与精心的准备之下,十分慎重和荣幸的邀请到了杭州品锐广告公司的总经理—章笑一先生参与这次的《招贴设计》课程的学生作品的点评,同时进行了如何针对商业性和学术性的这对矛盾在教学课程中的高度统一协调问题的探讨,通过与章总经理的沟通以及听取了其结合市场实际对学生的作品点评的诸个方向,本人认为在课程中有以下几点值得讨论和总结!
一 设计的“雅”与“俗”
海报招贴服务大众,来源于大众。当文化定位的不同出现之后,“雅”与“俗”的区别就随之产生了,在市场发展中,因地理原因和经济基础的差异,客户和消费者对“雅”“俗”的意识是不一样的,高端消费者未必有高的品味,低收入者不意味着他的文化品味不高,作为设计应该将两者相结合,不能顾此失彼,通过交流认为,在实际的社会案例中,广告公司在为企业设计产品时常常是要考虑把“雅”、“俗”两者整合为一,在大众普遍认同的平台上,再进行细分,找到平衡点是设计的关系。这一方面是我们的同学所忽视的一点,在课程中发现,我们的学生普遍会从自身的喜好出发,追求个性,看重自身的欣赏美学,忽略大众和客户本身的要求和审美性。因此,在教学中要求时刻纠正学生的不切实际,脱离市场需求,随性而作的习惯,这一习惯将不利于广告设计职业人今后在社会工作中面对的客户,作品不容易被客户与大众接受。
二 设计的态度
中国有句老话“要做事,先做人”。如何做好设计,如何做好与市场对路的成功作品,取决于设计者的综合素质,设计的态度。在这次招贴设计作品中发现不少创意独特,构思巧妙的好作品,这些作品的原创性和角度的新颖性得到了社会专家与同行的认可和赞许。然而作品中也有部分作品出现了创作类同和一些相互抄袭的影子,这是犯了在商业设计界中的大忌,在市场中将会引起不小的震动乃至发生经济上、法律上的纠纷。因此在今后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需加强对职业品德的教育与行业规范、相应法律法规的介绍,从以人为根本出发,要求我们的学生有良好的人格品质和一种健康的心态去面对设计,来培训学生的职业人素质。
三 设计的文化
作为一名优秀的职业设计师,在设计中对产品文化内涵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设计师自身素质与文化底蕴的淡薄,知识面的匮乏就很难对其作品有一个深度的解剖和创新,设计出的作品难免肤浅,不耐人寻味,在此次的学生作品也有此类普遍性,通过与专家的沟通,认为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之外,任课老师也应该强调学生的各个知识面的积累,只有作品有了深度,市场对你设计的作品才有了容忍度。学生的知识面加强了,更加有助于当今社会对于“T”字型人才的需求,有助于学生更好的适应商品社会的用人需求。
通过此次社会企业一线专家走进课堂的交流十分实际的解决和察点出了我们教学中的不足,同时也使我们和市场拉的更近,和学生拉的更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