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的公共教学部下设“思想政治教育、通用英语、公共综合、体育、体艺竞训”五个教研室,有专任教师6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8人,讲师32人。承担着全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通用英语、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体育”等公共基础课程和“人文艺术赏析、职业形象与礼仪、沟通与应用文写作”等公民素养课程的教学任务。 公共教学部以“坚持思政引领、融入专业建设、提升素质素养”为工作理念,确立了“以赛(实)施教(学)、以赛促(进)学(习)”为“三教改革”重点工作方向,为学院五大专业群的特色建设和发展做好基础性的教学保障。
思想政治教研室通过环境营造和课程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理论课的教学以“参与、体验、内化、升华”为指导,注重理论教育与实践认知相结合,根据国家统一设置的课程特点,结合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实际,将浙江省的红色故事和育英学院的“红色基因”融入于教学之中,坚持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通用英语教研室推进“通用英语”结合“专业群”特点的“分类教学”,并通过“寝室英语”、“英语角”等第二课堂活动和参加市级、省级的“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写作”等各类竞赛活动,提升学生“听懂、开口、能写”的英语应用能力,为学生拓宽国际视野、适应国际需要奠定基础。
公共综合教研室开设“人文艺术赏析、职业形象与礼仪、沟通与应用文写作”等公民素养课程,并结合艺术社团(下设合唱团、舞蹈队、器乐队和戏剧团)指导、育英人文大讲堂等途径,进行人文知识传播、人文思维培养和人文精神传承,内培精神,外塑形象,形成学生参与职场竞争、直面人生挑战的优势品质。就业与创业指导以服务学生全面就业,优质就业为己任,指导学生在职业选择与职业发展等方面抓住机遇,协同进步。
体育教研室承担着学校大一、大二年级体育类课程公共教学的责任。体育课程改革与实践,从1998年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形成四种教学模式,四个阶段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沿着不断密切“体育教学与专业人才培养”关系的总体逻辑推进,使体育教学与专业育人实现了内在的结合,提升和拓展了体育教学本身的价值和作用。
体艺竞训教研室室负责学院武术队、游泳队、田径队、篮球队4支特色运动队和足球、排球、网球、跆拳道、散打、健美操、定向等学院运动队的纳新、日常训练与校外竞赛指导。从“提高”的意义出发,加强体育特色运动队建设。特色运动队实行主教练负责制,建立激励与竞争机制,实施目标管理,动态考核,确保体育特色运动队建设的高水平,使竞技体育推动“普及”(群众性体育活动),提高“普及”水平,成为学院体育工作的特色与亮点。截止目前,在全国、省、市各类体育赛事中已收获188金、128 银和120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