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发布

当前位置 :  公共教学部 > 红色发布 >

高职思政课堂更应要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

时间 : 2019-05-16 09:08: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八个相统一”要求,为思政课的课改指明了方向。联系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深深感受到了总书记的“八个相统一”要求对思政课改革指导的重要性,尤其是觉得“灌输性与启发性”尤为必要。
        传统的思政课就是以灌输为主的,有着相当规范的要求,可以保障方向正确性。高职思政课堂首先要解决的继续完善思政基础知识和思政基本理论的教育问题。要保证课程的方向性和完整性,灌输的方式必不可少。对一些“马克思是哪国人”都不知道的学生来说,最直接和有效的方式就是灌输,因为没有互动的基础,就算做了互动,也是把高等教育的课堂上成小学式互动。在没有掌握基础的东西之前,就做启发为主导的教学,就是没学会爬,就要求跑。这样的课堂看起来热闹,但是热闹之后,会是一地鸡毛。伴随着思政课改,有些思政课堂开始出现了一些“慕课”、“翻转课堂”、“微课”、“互动课堂”、“实践课”等等多种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否真的有实效?是否能保障课程的系统性、完整性等等值得思考。
        灌输不是不要启发,不是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只是要摆正启发的地位,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我觉得对于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可以更多使用启发教学。比如在讲“新民主主义社会五种经济成分,我设的一个题目是“为什么现在叫国有企业原来叫国营企业”?腐败问题是否和这个存在相关?讲社会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让学生说发达的美国和现实中国有多大差距?解决的问题为什么就是初级阶段?等等。
        或许有人会说“灌输的方法”在高职课堂上行不通。这是事实,必须承认。但需要反思的为什么以前行得通的东西为什么后来就行不通了?问题的结症也许不是出在课堂上,教育是有“边界的”。正因如此,灌输保证方向性,效率性,适当的启发才能更有效的发挥主体性和积极性。
社科部  徐连志
地址:杭州市钱塘区4号大街16号
院办:0571-86913866 传真:0571-86910710
邮编:310018
版权所有 ©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
技术支持:亿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