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帆竞发 百舸争流
学院体育代表队的科学化建设与发展
竞技体育是高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高校体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以及有关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对高校竞技体育扶持力度的增加,高校竞技体育作为学校“形象”与“窗口”作用,已得到各方面充分认识与肯定。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体育代表队成立于学院办学初期,前期的摸索对于当时平均年龄不超过30岁的体育教研室而言,是艰难与困惑的。直至2006年,经过了不断探索与锤炼,逐渐展现出不气馁,不甘落后的气势,武术代表队开始展露头角,在第十二届大学生武术比赛中获得多块金银铜牌。紧接着2007年的田径代表队,其出色的表现让各兄弟院校开启了对育英人的好奇心,同时也开始了育英体育运动代表队走向成熟的历程。一群热爱运动的大学生们和一支怀着满腔热血的年轻教师,一次又一次创造了历史。至2012年,浙江省大学生武术比赛曾获得男团冠军、女团冠军、总团体冠军;浙江省大学生运动会团体第三名,田径团体第三;游泳团体第一,男团第一;网球团体第二、单项获得2块银牌等等;排球、篮球、羽毛球、健美操、跆拳道、定向运动等体育竞赛项目也积极带动,获得较好荣誉,在浙江省高校的竞技比赛领域树立了良好的声誉。
面对体育竞赛的快速发展,学院领导不仅多次给予政策倾斜,而且引进专职训练岗位教师,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2012年9月,院长、分管院长亲率各部门处室相关领导到体育教研室进行体育工作的调研,在听取相关人员的报告后,给出重要批示和工作导向。这一重大决策是育英体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体育事业也将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在会议中,在讨论如何更好的进行运动队建设时,洪院长提出要改革体育运动队建设方式,创新机制,进一步提高运动水平,以特色运动队为龙头,带动其他运动队发展。这一发展思路为今后育英体育代表队的发展奠定基础。
积极探索我院运动队发展的新途径和新模式,体育教研室结合学院已有的体育优势和师资力量,将田径、武术、游泳三个项目纳入我院近三年特色运动队建设,不仅要求针对性地制订培养方案,而且要求运动员的学习、训练两不误,培养他们成为具有高文化、高水平、高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今后我院体育将朝着队伍体制不断优化,运行机制健全,教练员竞聘上岗机制建立,教练员执教水平提升,校园体育文化丰富,群众性健身活动的推动等方面重点开展工作。
体育教研室 苏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