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教育教学创新 提高课堂驾驭能力
上传时间:2017-06-01 13:57:49 浏览次数:
5月24日,礼仪教学教研室组织全体教研室教师就“推进教学创新,提高课堂驾驭能力”主题进行研讨。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驾驭课堂能力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由于职业形象训练课程的特性,教师要精心设问,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问题的目的不是“灌水”,而是为学生的思维“点火”。古希腊一位智者说过:“人脑不是一个可以灌注的容器,而是一只可以点燃的火把。”所以,课堂上的设问,应该是将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文化发展史中的史料等多方面的素材的自然结合,这样自然就能点燃学生的“智慧火种”,从而为学生的自己学习提供生存环境。
研讨会中,大家对教学创新做出几点建议:在情境引人中设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在探究过程中设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范例教学中设问,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小结中设问,有助于课后的自主学习。
在提高课堂教学驾驭能力方面要努力做到:第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课堂驾驭能力是一种实践操作能力,它的成熟依靠长期的艰苦训练,同时也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理论分为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在提高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等基础理论水平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学习属于应用理论范畴的教改理论。第二,潜心备课工作,运筹教学方略。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可以说,不备课就不能上课,备不好课也上不好课。如果把一堂课比作一次战役,那么备课就是战斗前的深谋远虑、周密部署;如果把一堂课比作一篇文章,那么备课就是作文前的深思熟虑、布局谋篇。其实,提高课堂驾驭能力应从提高备课水平和备课能力入手。第三,重视情感投入,营造学习氛围。教学过程不单纯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感情和思想的交流,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活动效率。第四,启动教育机智,提高应变能力。课堂教学中偶发事件的处理直接反映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高低。偶发事件如果处理不好,会引起一片混乱,严重干扰教学。面对突然发生的情况,教师要保持冷静,启动教育机智,镇定自若地进入“应激”状态,巧妙地处理好这些偶发事件。第五,推敲教学语言,牵引课堂流程。教学语言是教师施教、传输教学信息的最基本的媒体形式,可谓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课堂驾驭能力最直接的体现形式就是教学语言的运用。所以教师无论备课时,还是在课堂上都要精心地选择、推敲和组织自己的教学语言。(王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