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浙江省大学生科技竞赛委员会的委托,由浙江师范大学承办的第十五届大学生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参赛作品初评工作于10月22至25日开展,信息技术分院李清平老师被邀为“交互式课件”类别的专家评委。
这次的评审工作改现场评审为网上评审,专家之间以及评委会工作人员之间互不见面,增加了评审的公正性。
本次的“交互式课件”作品分高职组和本科组,高职组参赛作品20件,本科组参赛作品46件,按照教育性(35%)、科学性(20%)、艺术性(20%)、技术性(15%)和整体评价(10%)的标准进行评价评分。
通过对所有参赛课件作品的评审,有一些体会。
1、从教育性来看,大部分学生参赛的作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取材合适,深度适宜,以一堂课或一个知识点作为课件的主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且能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也有少量作品仅仅是对一个或若干知识点的介绍,不能构成完整的教学环节,效果不尽人意。
2、从科学性来看,要求内容正确,操作规范,表述准确,举例恰当。典型的一个作品是课件中的视频全是学生平时上课的真实场景,因此平时的素材积累以及适当应用在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的。
3、从艺术性来看,要求界面设计简洁美观,交互界面友好,画面清晰精美,色彩逼真,音量适当,节奏适宜。有些学生的作品做得很花哨,色彩搭配复杂,画音不协调,这是学生做课件开发的一个通病,需要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正确引导。
4、从技术性来看,要求开发所用的主体技术符合主流及未来发展趋势。无论是高职组还是本科组,主流的课件开发软件是Flash,共有46件作品,占总参赛作品总数的69.7%,高职组则高达80%。在高职组中,除了Flash外,就是少量的PPT和网站作品,基本上都是传统的课件开发技术,没有看到新技术、新工具在课件制作上的应用,这对我们在基于新知识、新技术的课程开发和教学等方面是有所启迪的。而本科组则出现了App、PHP、ih5、Adobe InDesign等比较潮流的技术和新工具的应用。
5、从整体评价来看,要求设计互动性好,有创意,有一定的推广价值。高职组中有两件作品印象颇深,一件是基于一款经典游戏的界面而开发出的课件,构思奇巧;另一件是以一种植物种子的成长过程来组织教学活动,幽默风趣,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因此,“创新、创意”永远是作品或产品的活力所在。
6、细节影响成败。按规定,参赛作品中不能出现学校和学生的信息,但高职组中还是有两幅作品疏忽了上述要求,导致功亏一篑。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和操练过程中,就要不断强调细节的重要性,让学生养成注重细节的习惯。
李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