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课堂——引导学生走向主动学习的中国原创高校教学新方法”
上传时间:2016-04-01 15:05:30 来源:商务贸易分院 浏览次数:
2016年2月26~27号商贸分院的电子商务专业杨昕和毛飞老师及国贸专业章雁峰和魏巧米老师一起参加了《“对分课堂——引导学生走向主动学习的中国原创高校教学新方法”》的培训。该培训全程由“对分课堂”创始人张雪新教授主讲、指导并演练。
张雪新教授是复旦大学心理系教授、博导,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耶鲁大学博士后。张教授融合讲授法和讨论法的两种方法的优点,根据自己在多个中外大学的教学经历,提出了不同于翻转课堂与慕课的新的教学方法——对分课堂。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是分配一半课堂时间给教师讲授,另一半给学生讨论,并把讲授和讨论错开,让学生中间有一周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该方法在实施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点是教师要把讲授和交互式学习在时间上分隔开来,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内化吸引并自我思考,形成自己的思想或观点。即:“对分课堂”教学法把“教”与“学”清晰地分为了三个过程: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因此,“对分课堂”教学法也可简称为PAD课堂。
对分课堂的实施目的是希望能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减轻教师负担、增加师生互动及提升考评准确度,关注学生学习需求。张雪新教授采用对分课堂的方式进行本次培训,各学员作为学生的角色深切感受到这种对分课堂的教学方法实施过程及内容。培训过程中,互动频繁、交流热烈、畅所欲言。
对分课堂教学方法目前已经在小学、中学、高中、高职、大学、研究生各个教育层次有应用,涉及文科、理工科、医学等性质的课程。应该来说,也是可以应用到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里。但在思考如何具体实施到某个课程中,还是困难重重。譬如说对分课堂的核心点是作业布置,要求作业必须是书面、课外独立完成、难易适中,这对学生和教师都是一个考验,尤其我们的学生学习主动性比较薄弱的情况下,作业独立完成及完成人数都是困难点。又譬如这种方法主张课堂内容不要讲透,需要留白也是不太符合我们目前学生的学习状况。
当然,不管最终对分课堂如何实施,我们还是学到了一些可以直接应用到我们的课堂教学,譬如小组讨论的组织实施、作业的批改、“亮考帮”作业形式,还有其他高职院校教师的交流,收获还是比较丰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