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项目化课程开发与教学实施》专题培训会有感
上传时间:2015-04-10 10:40:09 来源:工商管理系 浏览次数:
2015年3月27日-29日我有幸参加了由中国职教教师发展研究会主办的《职业教育项目化课程开发与教学实施》专题培训会。此次培训会的学术嘉宾为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中国职教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课程理论与开发研究会副主任徐国庆教授。短短三天的培训,徐国庆教授的精彩报告让我眼界大开,使我在学习中深受启发。
下面就本次培训的几个重点做一下总结:
一、课程定位是课程设计的依据,而岗位定位是课程设计的起点。
课程定位是课程设计的依据,它包括三个层面:定位专业面向的岗位、分析岗位的工作任务、任务的职业能力定位。这三个层面构成了严密的逻辑关系,岗位定位便是这个逻辑的起点。只有准确地进行了岗位定位,才能准确界定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准确把握课程设计的方向。
1、 岗位定位要考虑的因素是:
(1) 职业教育的性质与层次
(2) 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
(3) 学校的办学特色
(4) 学生毕业的主要去向
2、 岗位定位的方法为:
(1) 通过对企业专家观点的汇总,清楚、明确地列出本专业可能面向地岗位。
(2) 统计该专业毕业生在这些岗位的就业频率分布
(3) 根据该专业的发展理念,在以上思考的基础上,最终筛选出该专业所应面向的岗位。
二、通过编制课程标准,确立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等实施环节的基本思路。
课程标准是对某门具体课程的目标、内容、组织及教材编写与实施要求等要素的规定,是重要的课程文件。课程标准的立足点是完整的课程本身,而教学大纲的立足点是教学过程。
1、 课程设计思路撰写思路及突破角度:
(1) 本专业的工作任务的特点,以及由此延伸出的职业能力的特点
(2) 目前阻碍这些职业能力有效培养的最重要的因素
2、 课程目标的表述及其三要素:
职业教育课程目标,至少是其最终课程目标,应当采用成就目标(performance objective)形式进行表述。成就目标是“一个准确描述在某门课程中个体能做什么的简短陈述,以展示学习活动结束后个体对任务的掌握情况”成就目标三要素:
(1) 行动
成就目标的表述中必须包括描述可直接观察的行为的动词,以展示个体对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
(2) 条件
为了进一步准确表述课程目标,有时候还要写出行动发生的条件,消除实践中引起理解上的不一致。
(3) 标准
标准为测量教学的成功提供了尺度,有了标准我们能准确地把握学生做到哪种程度才是合格的。
三、项目课程实施需把握的必要环节
1、 以项目为中心进行教学
教学的开始、展开与结束均以项目为中心,以项目为中心整合所有教学要素。
2、 加强活动的创造性设计
加强对活动过程的设计,创设问题情境,开发有利于能力训练的活动。
3、 安排好学生的活动
有些项目活动可以同时启动,有的可以交叉进行,有些可以校外进行。灵活地安排活动,把课堂变为学生成果发布场所。
4、 把握讲授的时机
只有学生的制作、讨论等活动与教师的讲授有机结合,才能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一体化教学。讲授法的运用时机需要教师仔细把握,控制好讲授的时间,什么时候讲?讲多长时间?讲到什么程度?
5、 管理好学生的学习
教师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管理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有序地组织教学,确保每为学生真正参与了活动过程,并获得了知识与能力。
6、 控制关键技能点、知识点
详细列出要求学生掌握的关键技能点、知识点,严格把握学生对起掌握程度。
这次学习的主要内容为高职课程教学改革,本次培训会针对项目化课程开发这一主要内容,采用理论讲座、展示、案例讲解等多种教学手段,向我们阐述了职教的文化课改革、项目课程的基本理念、项目与任务的区别、定位职业教育课程、如何设计项目课程、实施设计好的项目课程等。本次培训内容丰富,使我受益匪浅。感谢工商管理系为我提供了培训机会,我会努力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