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动态

当前位置 :  公共教学部 > 教学动态 >

学院大学英语教师参加大学英语微课程建设研讨会

来源 : 业余党校     作者 : 业余党校     时间 : 2015-11-04 18:28:00

      20151031112,由高等教育会议中心会务组举办的“高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背景下的大学英语微课程建设研讨会”在杭州众安华纳假日酒店举行。学院大学英语任课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务组邀请了江南大学董剑桥教授、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傅钢善教授等知名院校教育信息化领域专家和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专家做专题讲座。这些知名专家在会上同来自全国各地的六十余名大学英语教师就大学英语微课程建设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探讨和交流。会议的研讨的主要内容有: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分析;MOOCS、微课程、翻转课堂的内涵特点、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解读;微课程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模式探讨;微课程建设和促进教学方式变革的事件与探索;微课程建设与学科教学融合及学生自主学习实践经验;微课程与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实践经验交流。

董剑桥教授作了题为“外语课堂的翻转与教师微课设计”的专题讲座。在讲座中教授主要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教育教学理论素养(learning theory)、教学设计能力提升(instructionaldesign)和数字应用技术培训(new literacy)。他分析了阻碍我们观念转变的内外因素,微课的范畴和定义,对于MOOCS、翻转课堂、微课的再认识包括三者的区别与联系,微课的缘起与发展,当前人们对于微课的偏误,如何进行微课设计等几方面的内容。教授特别提到新教学模式催生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呼吁大学英语教师积极探究微课的选题、表现、功能、设计、制作等环节,找到大学英语教学的突破点,达到教学创新,制作精良的有效的好微课教授的讲座内容独到,观点新颖,尤其是在翻转课堂、微课程的阐述上独树一帜,引起与会教师的激烈讨论和反思。

黎加厚教授采用饥饿教学法为学员们授课,作了题为微课程教学设计的专题讲座。在会上,教授强调饥饿教学法的良好的教学效果,分析“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阐述“互联网+”教育的特点、面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课堂教学技能。教授分析了未来五年影响教育的六项新兴技术,什么是微课程以及微课程的类型和设计,翻转课堂的重大意义(颠倒了美国教育,影响了教育的未来),微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特点,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学校和教师如何自己制作微课,微课程评价量规,互联网时代的课堂教学结构变革,新教学结构实施的关键等。在整个讲座的过程中,教授和与会的学员们互动频繁,讨论热烈,他尤其强调“创新”。对于当前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如何创新,向与会的大学英语教师们推荐优秀书目,介绍移动时代、机会成本、饥饿教学法、艺术整合教学法等教育界的新词热词。教师们觉得整个讲座像是给大家一个信息技术创新教育的洗礼,使大家深切地体会到技术支持下让所有学习者都能得到适合的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

傅钢善教授作了题为“微课研究与实践”的专题讲座。讲座的内容主要包括微课程的内涵与特点,微课的设计与制作,优秀英语微课的案例赏析。教授指出,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教学已是学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而微课是信息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微课的特点在于短小精悍,适用的对象有在校学生、在职教师、行政管理和社会大众。微课的分类主要有四种:一是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二是以实践操作为主的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三是以欣赏观摩为主的表演类、示范类。四是以引导探究为主的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在微课的设计制作方面一要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二要认真制作《多媒体课件》,三要注意教学过程科学合理,四要语言规范、教态自然,五要有全能的个人角色(教师可以是编剧、导演、学术演员)。教师应区分微课和微课程的区别,日常微课和参赛微课的异同。教授还现场教授与会教师们12种微课的基本制作方法,其中包括日常微课的制作方法和参赛微课的制作方法。

整个会议座无虚席,与会的大学英语教师们经受了激烈的新思想和新观念的冲击,各抒己见,踊跃讨论,受益匪浅。与会专家们结合时代的发展特征和国内外教育界的新的教学思潮,响应《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的把教育信息化摆在了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地位的规划,立足当前我国大学英语微课教学现状,有效针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师的困惑和面临的挑战,专教授们的讲座内容详实,见解独到,建议中肯,满足了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和自身素质提升的需求,有助于大学英语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手段、信息素养的提升。专家们的真知灼见,对促进我国高校大学英语的教学发展,教师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有重大的意义。

  唐林飞

地址:杭州市钱塘区4号大街16号
院办:0571-86913866 传真:0571-86910710
邮编:310018
版权所有 ©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
技术支持:亿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