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与旅游分院轨道与安检教研室共同开展“迎评之深度访
上传时间:2013-11-27 11:19:57 浏览次数:
迎评工作已经进入了关键阶段,在学院和分院的安排下,轨道和安检教研室的老师已经经过了3轮的公开说课,教研室主任对于专业的剖析也进行了2轮。现阶段,根据学院迎评工作的安排,教研室层面就“深度访谈”进行了专项讨论学习。对于深度访谈的涵义,访谈的人员、方法以及访谈的内容,最关键的是针对这些内容,老师们应该结合自身工作情况如何应对,开展了详细深入的讨论,轨道教研室主任赵燕和安检教研室主任汪迎春还根据各自教研室的情况对教研室的老师布置了学习任务,要求大家在第2次深度访谈讨论会议时进行个人学习情况的汇报。 一、深度访谈的涵义 深度访谈是专家在现场考察阶段用以采集信息、调查核实的主要方法,针对学校薄弱环节中的主要问题,与被访谈对象作启发式的交谈与询问,达到探究成因及解决问题的目的。访谈的质量将对评估结果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评估中,不同学校问题和问题的侧重点不同,深度访谈的重点也应不同,专家可视学校的具体情况确定深度访谈的重点内容。 二、深度访谈的人员范围 所有教职员工和学生,重点是学院领导、中层干部、专业带头人、教师、相关管理人员、学生干部。 三、访谈的内容要点 访谈主题 访谈目的 访谈要点 师资队伍 了解师资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及成果。 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与政策、措施; 专业带头人和专业骨干教师的引进和培养;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提高;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培养及参加企业实践的政策;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及承担实践教学工作状况;兼职教师队伍的管理; 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教学条件与利用 了解教学基础设备与实践教学条件能否满足学院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 学院教学设施设备的基本情况 实践教学设备在教学中的利用情况; 学生课余对实践教学设备的利用情况; 教学经费的使用情况。 专业建设 了解重点建设专业的优势和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成果。 专业(群)建设规划与改革思路;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专业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 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为地区或行业技术服务与对外培训; 专业教学资源的共建与共享。 课程建设 了解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路;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措施和取得的效果。 学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政策和措施;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教学标准和课程教学设计;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 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 课程考试/考核方式的改革; 课程教学效果; 教学研究立项与管理、教学研究成果; 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及想法。 实践教学 了解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实践教学环节落实与管理;实践教学效果。 实践教学在专业课程体系整体设置中的状况;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及运行; 学生半年顶岗实习的落实与管理;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开展情况; 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与措施; 双证融合及双证书获取的比例与质量; 实践教学环节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四、访谈准备工作总体上要注意的问题 1.要了解专家深度访谈的问题范围,要认真学习《学习资料汇编》;掌握国家和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与本部门业务密切相关的政策文件要求及其落实情况,尤其是学习2006【16】《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11【12】《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2011【169】《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十二五”期间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2011【6】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推进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2012【161】《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双师”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 2.访谈内容分整个学校所有人应知应会的知识(如学校办学指导思想、校训校风、学校的概况、学校的发展规划、目标、特色、专业情况等,特别是与办学条件相关的各项指标情况及其相应的内容,防止口径不统一。)和与自己工作、学习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其执行情况两部分,前者是所有教师学生都应该掌握的内容,后者是每一部门从自己实际出发需要熟悉、掌握的内容。 3.深入了解本部门、本岗位的职责,对本职工作内的事情要熟知。 4.为了能回答专家从侧面想了解证实的问题,对非本职工作但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情况、制度等内容应有所了解。 5.要顾全大局,注意维护学校的形象,不要把个人情绪带到访谈中去。如果不是很清晰知道的非本职工作的或与自身无关的事情,可以如实回答说不了解,切忌回答出与实际不符或个人主观猜测的内容。 五、需要准备的深度访谈问题 1. 你所教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所起的作用?所任课程定位及实施的理念和思路,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以及课程考试/考核方式的改革的做法及其效果,所任课程是如何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要求的。 2. 你是如何让将素质教育融合在专业教学之中 3. 你在教学中如何让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 4. 对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熟悉情况;教学内容方面所进行的取舍与整合。 5. 该课程实践条件如何?实践教学内容和环节是如何确定的? 6. 所任课程定位及实施的理念和思路,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以及课程考试/考核方式的改革的做法及其效果,所任课程是如何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要求的。 7. 你所教课程的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 8. 课程改革及建设规划。 9. 你所教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有关教学做的内容)? 10. 学习本课程中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有哪些?你能采取哪些对策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 11. 你是如何加强提高自身的“双师”素质的?教师应该具有的职业道德? 12. 骨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工作职责有哪些?本专业有哪些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 13. 学院/分院对教师进修、提高双师素质等师资培养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及其效果。教师的进修与到企业的锻炼情况。 14. 学院/分院在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监控方面有什么具体的措施,情况如何? 15. 学院在教学方面还存在什么问题?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及改进的思路。 16. 作为专职教师,你认为在工作方面目前最欠缺的是什么?怎样提高最有效?希望学院能给予怎样的支持? 17. 教师对学院建设与改革的建议 民航与旅游分院 轨道教研室 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