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民航交通学院 > 学院要闻 >

学院要闻

杭港地铁挂职锻炼感言

上传时间:2013-09-24 14:47:50 浏览次数:

 

8月份,我很荣幸获得了赴杭港地铁挂职锻炼的机会,并在定安路地铁站学习、工作了近一个月。能参加这次挂职锻炼,对作为新教师的我来说是难能可贵的,是学校对我的信任和赏识,也是对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的重视。因此,我对这次的挂职也不敢懈怠,带着教学任务,揣着各种问题,较好地完成了挂职锻炼。

期间,我主要担任车站助理的工作,并有幸接受了整整三天的地铁知识及车站助理工作培训,实地观摩了地铁后台操作系统,并在工作、培训、观摩中通过观察、学习、对比、思考,收集了丰富的教学材料,产生了一定的教学灵感,收获颇丰。下面,我将从培训、观摩、工作三个方面对这次的挂职锻炼进行总结。

(一)紧凑而又严谨的培训

在地铁站工作没多久,我们就接到车站助理的培训通知。最让人惊喜的是,这次的培训居然是为了我们三位老师单独开设的,顿然有一种备受尊重的感觉。杭港地铁设有自己的培训部,有一个十分专业的培训团队,短短三天的培训,涉及内容广泛,的确让我吸收了许多课本上找不到的知识和信息。包括地铁1号线的具体情况、车站助理的工作要点、消防系统、紧急事件处理、行车组织等,每一部分内容,培训师都会用视频、图片作辅助,以便于我们的理解。这些视频大部分是站内监控所拍摄,属于内部资料,非常难得。每次的课程还随附着考试,就当对所学知识的回顾。

旅游管理专业出生、初涉城市轨道交通的我,所了解的专业知识可谓凤毛菱角,就赵燕老师的话来讲,就是半桶水晃荡响。我深知,这次培训将成为我自我补充的最佳途径,我是相当珍惜的。虽然有一些工程方面的内容,我理解起来比较费劲,也会请求汪老师指导,争取对地铁运作的各方各面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难得而又难忘的观摩

    如果说培训只是坐在课堂听培训师巨细靡遗的讲解的话,那么观摩,就是真正将前些听到的东西摆在了面前。就好比对于新生,我们会精心安排认知培训一样,我也亲自到了地铁站的后方进行了实地认识,这显然比培训师滔滔不绝的讲解要直观得多,有用的多,也更有价值。在这里,我们能看到地铁道岔、换轨、进站出站以及维修保养。我们甚至有幸看到了地铁各种信号系统,虽然在进行三天紧急培训之后,我对于大部分的信号标识、电话闭塞仍然一无所知。

(三)辛苦而又充实的工作

正所谓,学习和锻炼,就要讲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而这次的挂职锻炼,主要的内容就是实践,去地铁站以一个车站助理的身份体验一切。我们三位老师,都被分配到了定安路挂职。杭港地铁对我们的挂职实在重视,上到尹总,下到分站站长,都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我们根据站长的排班按时上班下班,为了学到更多,我们也会在没有上班的时候去地铁站点走动,偶尔遇到地铁站有大动作,或者突发情况,都会被我们称为“走运”,虽然某些突发事件,谁也不希望发生。

我们每个挂职的老师,都是带着不同的任务去的。而我最重要的任务,除了从一个地铁专业的门外汉,逐渐变得内行一点点以外,就是寻找乘客沟通技巧的教学素材。我会仔细观察,了解车站助理和其他工作人员如何与乘客交流,分析他们沟通时的优缺点,总结地铁乘客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麻烦,思考有哪些案例可以被用到课堂中与学生讨论,如何将乘客沟通技巧这门课变得更加有操作性和创造性......因此,每天工作的时候,除了处理眼前的事务,我的大脑持续高速旋转着,恨不得将工作中的一切经过过滤筛选,统统提炼成精华为上课做辅助。

挂职的时间不长,短短一个月,却让我对城市轨道交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要衷心感谢校领导能够给我这次提升自己的机会,感谢杭港地铁对我们的配合和支持,感谢赵燕老师和王迎春老师对我的帮助和指导,我也会不负众望,好好利用挂职成果,认真设计乘客沟通技巧的教学方法和内容,让学生吸收更多切实有用的养料,往“职业人”的方向迈好第一步!

                                                      

民航分院 韩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