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民航交通学院 > 学院要闻 >

学院要闻

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心得

上传时间:2013-05-20 11:06:03 浏览次数:

20134月下旬-5月中旬,我参加了由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的《综合英语》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本门综合英语培训课程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邹为诚教授及其教学团队主持和主讲的。培训中,我认真聆听了三位专家的培训。华东师大邹为诚老师讲解了综合英语课程的基本原则,设计方法和实施实例分析;河南师大梁晓冬老师讲解了综合英语课程教研室合作方法和课堂教学经验介绍;宁波大学林渭芳老师讲解了综合英语课程资源开发和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使用。通过培训,我开拓了视野,理清了思路,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现就培训心得汇报如下:

一、全新认识现代社会的“能力观”

华东师大邹为诚老师在培训中提到:整合式学习理论。 新的学习理论如何解决现代社会的“能力观”问题。确实,现代社会对人的工作素质要求在变化,需要的是适应能力强、具有灵活性的工作人员。现代社会职教能力观也应该要由狭义的岗位技能拓展到综合素质;由单一的满足上岗要求,走向适应社会发展,工作人员不仅要工作岗位职业技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应变、生存和发展的能力。现在我们往往强调内部智力系统的发展而忽视社会对能力的需要和理解。因此,如何重新认识现代社会的能力观,并改革教学模式适应社会需要是我今后教学努力方向。

二、教学要强调由“教”向“学”以及由“学什么”到“怎样学”的转移

任务型教学模式体现了语言教学目标由语言结构向语言功能的转变,强调由“教”向“学”以及由“学什么”到“怎样学”的转移。它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既要求传授语言知识和言语技能,又要求注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河南师大梁晓冬老师在培训中结合案例教学实际分析了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充分说明在教学实践中情境设计的重要性,语境不仅是目的语语境的真实,交际活动还要落实在真实的母语语境中,让学生能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生活。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流程中,我认为任务前阶段和任务点评阶段很关键。任务前阶段输入信息和知识点及任务设计和活动设计要到位,根据每个单元的主题,(帮助)学生寻找、选择相关的语言材料,完成教师布置的具有真实性和生活化的口语交际任务,确保学生收到的指令是清晰的,才能保证学生任务执行是明确的;任务的评析阶段即任务评价与语言分析,评价包括学生自评、互评和老师的评价。作为语言课教学评价要特别重视语言使用的正确性和得体性。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时刻挑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实时反思自我和转变角色。

三、认识到精品课程不是单纯的课堂教学,而是系统的课程建设

宁波大学林渭芳老师讲解了综合英语课程资源开发和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使用。我非常认可林老师在培训中提到的综合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需要注意的四个问题:综合运用校内、校外素材性课程资源,节约教学成本;积极应对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的变化; 显性教育资源和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并重; 凸显本校综合英语课程资源特色。

我认为课程改革与建设是个系统工程,一门课程的开发、设计与实施需要精心策划。课程的改革也不单单是强调一门课程的改革,应当体现系统性。精品课程建设,从结构上,我们需要强调系统性,涉及到课程开发、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这三个环节;从内容上,我们也需重视系统性,具体内容包括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保障与评价等。

针对目前我们在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我认为在课程开发环节,特别需要强调充分调研,分析专业办学现状,找准方向,明确那些与技能培养和职业能力形成关系最密切的核心课程;此外,还需要加强课程内容的选取,课程内容应具备的特色,必须强调“工学结合”,必须打破传统的以理论基础为主的内容选取模式,全面深化以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为导向的教学内容,特别是在学生技能的培养与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实践性内容。在课程设计环节,特别需要强调网络教学环境,建设一个美观实用、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精品课程网站,不仅要考虑网站的定位与整体风格,还要考虑网站的架构与栏目;不仅要考虑课程资料的收集、整理与表现形式,还要考虑网站的制作、发布与维护等,需要精心策划,能利用网络工具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搭建学生自主学习、教学互动、学习交流的平台,搭建一个共享型资源库,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在课程实施环节,特别需要强调教师队伍通力合作共建精品课程。在实施过程中,精品课程负责人需加强宣传工作,提高课程建设组成员的认识,带领课程组成员认真解读评审指标,对精品课程评审指标进行具体化和针对性的分析,课程组分工协作,明确任务,分工到人,收集、整理资料,并按照评审指标要求做好提炼工作,课程网站建设由专人负责维护和更新等,确保课程组建设成员积极参与到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中来,从而推动课程建设与改革,带动整个专业建设。

在这短暂培训学习时间里,各位专家以其先进的现代高职教育理念、渊博的知识、先进的教学理念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使我获益颇丰。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为我们高校教师提供如此宝贵的一个学习、进修、交流的学习机会。

民航分院 黄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