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民航交通学院 > 学院要闻 >

学院要闻

龙华科技大学首日培训课程学习有感

上传时间:2013-05-16 10:00:27 浏览次数:

57日,2013年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师资培训营在台湾龙华科技大学正式开班授课。经过6号下午的校园实务观摩,老师们对龙华校园的方方面面有了深刻的感受,精巧、环保、民主、有爱……今天上午9点,第一天的课程在大家更深的期待中拉开了序幕。

上午的课程是由龙华科技大学前三创中心执行长赖钰晶博士讲授的“创造力、想象力浅谈”。三创中心名为“创意创新创业发展中心”,旨在结合龙华原有的优势专业,共同规划创意创新创业相关课程,投入创新与商品化人才的培育,培养可跨领域技术创新、创意加值和智财运用的专业人才和创业者。赖钰晶博士为龙华科技大学前三创中心主任,是台湾政治大学科技管理(创新、创意企业管理)博士,在产品创新与转型、知识商品交易、经营模式设计、策略创新方法等方面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

课程一开始,赖老师就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意想不到的方式开始了自我介绍:用浴巾图片介绍她的名字(浴巾谐音钰晶),用齿轮图像表示工作、博士帽表示学历……一些列的图片组成的心智图把我们的老师们带进了充满想象的空间,同时轻轻松松的了解了赖老师的基本信息。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下,育英的老师们也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开始用笔和纸构思自己的自我介绍:茅晓燕老师用飞在草丛上的燕子介绍了她的名字,周济东老师则以一幅舟上雄鸡向东鸣图表达了他的姓名;艺术系徐群英老师更是用一幅鹰啄音符图形象细致的表现了她的特质,得到了赖老师和大家的一致好评。生动有趣的互相介绍恰如其分的突出了课程的主题——创造力、想象力培养。随后,赖老师细致的讲授了创意、创新与创业的关系:个人开拓思维,打破束缚产生的创意思考,在团队的共同思考,通过流程化的设计与管理,就能成为创业经营的事业和机会,并列举了三创课程的理论基础。创意来自于观点的改变,跨越思考的框架,克服心理的惯性,每个人都能产生新的创意。三D图片测试、发散性思维测试题,3小时的课程时间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转瞬即过,创意创新的思想也深深的映入了脑海中。课程结束后,大家都感到意犹未尽,十分期待赖老师后期的精彩授课。

除赖钰晶博士充满想象的创新课程外,下午,龙华大学学务长王延年博士从学生工作角度向我们展示了龙华大学学生活动丰富多彩的一面。王延年博士为龙华科技大学学务长(即学生处处长),他从龙华科技大学学生工作情况简介、学生学习档案建构与运用和课外活动指导组情况介绍三个方面向大家分享了龙华科技大学在学生管理和学生工作的方法和特点。龙华科技大学的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多彩,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特质,具备优势竞争力。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龙华尤其强调生命教育,提倡学生要爱惜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关怀弱势学生(身心障碍服务)、倡导性别平等教育,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王学务长从一个个实际的例子与我们分享了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苦与乐。

除此之外,龙华的全人教育提出快乐学习123原则:即1人一艺, 2张证书与3项证照,鼓励学生在大学期间获取一门技艺(技能),取得2张证书(毕业证、课程证,类似于大陆双学位证书),考取3张职业资格证书。这一原则十分符合现在国内高职教育的指导思想,即强调高职“理论够用,应用为主,强调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同时,龙华充分利用学生活动和社团活动,服务学习等方式来加强学生的人格特质培养,人文素养的提升,配合专业技能学习,真正培养全面发展的优势人才,这也与我院强调人文素养,加强学生通识教育,通过学生活动课程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观点不谋而合,充分体现了我院与龙华在培养人才理念上的共同之处。

首日的学习很快结束了,台湾老师们精彩的授课和讲座让人开拓视野,他们敬业爱岗的品质,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一天的课程,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带给了我深刻的思考:传统的填鸭式教条式的教育往往给束缚着我们的思想,如何开展头脑风暴发挥教学的创意?教学中如何打破框架的束缚,给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从而轻松的学习知识?如何在学生活动中获取学生创意创新的亮点,提升其素质,开拓思维?这些问题都值得大家继续深入的思考和探索,期待在后期的学习中能不断学习思考,更有收获。

 

(民航与旅游分院  吕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