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教研室召开2013级“职业人”培养方案论证会
上传时间:2013-04-26 14:32:29 来源:工商系 浏览次数:
职业人培养方案是我院人才培养工程的根本,是专业建设项目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商务一直秉着严谨态度,认真做好方案的论证和修订。通过教研室一个多月的精心准备,与多位电子商务行业专家、电子商务企业高管、兄弟院校同行以及往届毕业生进行了交流和沟通。4月18日,邀请了11位来自企业、行业、学校的专家参与了2013级电子商务专业职业人培养方案论证会,论证会也首次在合作企业(赢动教育)举行。
在会议中各位与会专家对电子商务行业最新发展情况、企业工作岗位设置情况、对人才需求和能力要求情况、针对公司项目和岗位对课程需求情况、根据电子商务岗位定位对培养方案的建议和意见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在对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和岗位设置方面,专家一致认为电子商务仍是一个快速发展、不断创新的行业,现在一个重要的趋势是行业细分,将会不断的涌现出专业电子商务服务商。因此,也会使得电子商务岗位进行细分,专业技能和行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如电子商务流程中会细分为运营、策划、推广、美工、客服、摄影、仓储等岗位,从事不同专业领域。专业们建议学校需要与企业对接需要紧密的校企合作理念、机制、平台和项目,通过学校提供平台,企业提供项目,教师、学生、企业共同参与的形式,使学生能进行全真的职业能力训练,学校要能成为黄埔军校,为企业做好人才储备,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对接,实现就业岗位和就业层次的提升。
在谈及电子商务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时,企业人士认为专业的定位是正确的,课程体系也比较完整。但是在课程或是在培养中应该要体现效果,达到“课程学习—要学会—能用—产生作品—能做企业需求的产品”的效果,并将这一过程运用中专业技能课中。企业专家还提出了作为90后的学生成为员工比较凸显的问题是精神面貌和综合素质,因此希望课程或教学中加入企业文化、电商精神等方面培训。再随着电子商务竞争白热化,企业希望能加强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统筹能力训练,在课程中能有这样的课程或模块。学校专家介绍了自身专业培养的状况,如浙江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学院是采用技能实训进阶模式(网络零售-网络贸易-企业锻炼-帮助企业解决问题)设计课程,有实训室-孵化平台-创业园的支持实训平台,建议在网络营销员定位中加强电子商务服务环节课程内容的设置,如客户体验设计、移动商务、商业素养等课程,建议推进实训平台的建设,开展创业实践课程。兄弟院校对培养方案提出了结合区域和行业的课程设计思路,在课外活动课程中开展基于行业电子商务的调研和实践的课程,建议加上企业信息化的课程,如加上ERP等课程。
总的来说,这次的论证会是非常成功的,对我们开展人才培养启发很大、感触很深,现在专业急需改进的是实训基地建设、校企融合的推进,实现课程到项目,项目到技能,技能符合需求的转变。电子商务教研室将对会议内容进行整理、归纳、消化,将改进意见真正落实到培养方案中,将人才培养落实到整个教学实践中,提升我院电子商务人才的水平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