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轨道专业一起成长——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建设
上传时间:2012-10-24 08:35:01 浏览次数:
从一个青涩少女步入育英,经历了结婚,生子,在经贸系成长,在督导室沉淀,在民航与旅游分院飞跃。然后我选择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担任教研室主任。对一个学理科,教文科的人来说,是挑战?是机遇?或是…?是什么都好,我只想让自己活的精彩。 从2010年担任杭州地铁订单班的专业英语教师时,就决定了我同这个专业的不解之缘。杭州地铁和分院领导从几百名候选学生中挑选45名,组成了地铁班。在育英的最后一个学期,他们没有前往各自的实习岗位进行顶岗实训,而是留在了学校,接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学习与自己专业几乎没多大关系的轨道专业课程:轨道交通设备、客运组织、行车组织、票务管理、运营管理、地铁英语等等。2年了,他们成功了!2012年7月,45名同学通过了层层考核,最终全体被杭港地铁一号线录用,签订了他们人生第一份录用合同。大家都是同一个起跑线,但差距已经开始拉开。在这些同学中,有数位同学被港铁挑选进入港铁运营支持部,也有数位同学经过考核,在短短数月内从站务员晋升到行车值班员。俗话说的好,机会就是给有准备的人的,作为看着他们一步步走来的老师,真心祝同学们加油!你们的师弟师妹们看着你们呢! 杭州地铁订单班的成功,使育英在杭州地铁小有名气,全国备受关注的杭州地铁强劲的发展势头,更是激发了学院领导对建设轨道新专业的兴趣。而我则开始了忙碌的调研筹备工作。炎炎夏日,顶着毒辣的烈日,赵院长亲自带队走访上海轨道交通培训中心,与行业专家进行会谈,共同制定“职业人”培养方案。为了更好了解专业,暑假我和汪迎春老师一起去了南京,再次体验了地铁,了解了南京以及周边地铁建设情况。今年9月,育英地铁班的同学们终于引来了他们的第一批师弟师妹——轨道专业49名新生。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同学们,在杭州地铁一号线即将开通之际入学,光荣的成为了杭州地铁首批“客服大使”,接受港铁资深培训师专业的培训。这是多么让人羡慕的事儿啊! 对于学生来说,之后的学习生活应该是痛并快乐着吧。港铁的车站助理培训相当紧凑,理论课培训一结束就进行闭卷考试,对于分数较低的同学还要安排补考,补考不合格将被取消“客服大使”资格。说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但是同学们都挺过来了,全体通过了理论考试,向未来的岗位迈进了一步。第二日的车站实训有效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让同学能感性的认识到以后他们面对的种种工作。培训师、站长的讲解深入浅出,同学们虽然不是完全能消化,但都听的很认真。看着学生们好学的面容,听到培训师对轨道班同学的肯定,我心想:“轨道专业,有戏。”这更加强了我要尽全力搞好这个专业的信念。港铁的培训虽然只有两天,但完全让我感悟到了港铁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我也希望学生们能在未来的客服大使工作中去体会,去理解什么叫“服务”。 新生开学后,专业教育,军训,认知实训,地铁应急预演,客服大使,一连串的工作让我前所未有的充实。当一人独处的时候,我也不禁问自己,舒舒服服的教教书,吃吃老本行不是挺好的,干嘛要去碰这个和自己专业一点都不搭边的工作?我想答案应该是对这个行业的认可和期待。地铁,在“长三角”地区算是朝阳产业,而顺势而生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必然有着一片光明的天空。当想到2年后,走进地铁车站,到处都能看到自己的学生,心里一定是万分激动的。因为这是育英的学生,是民航与旅游分院的学生,是我培养的学生!所以为了美好的明天,我和轨道专业一同努力,一同成长。 赵燕 2012.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