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民航交通学院 > 学院要闻 >

学院要闻

参加“高职课程的能力本位 项目化改造”培训有感

上传时间:2012-01-04 15:20:30 浏览次数:

课程体系建设是高职院建设的核心,也是高职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1224-25日,参加了由职业教育专家戴士弘教授在杭州为其两天的“高职课程的能力本位项目化改造”、“教师职教能力测评”培训。                   

 戴士弘教授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人之一,是我国高职教育战线探索“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教学改革的最早实践者之一,在职教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被国内多所高职院校聘为教学改革顾问。他的教师执教能力培训和测评、高职院校课程整体改革的思想,在多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中实践,都取得了明显效果和突出成就。

戴教授做了《高职课程的能力本位 项目化改造》的专题讲座,从“什么是一堂好课”入手,引出课程教学设计三原则,即突出课程能力的目标、能力要以项目任务来训练、课程评价要以学生为中心。当今高职教育的目标不应当仅仅是知识传授,而是以能力提高作为最终的目标,因此课堂教学设计必须坚持“以能力为本位”,而能力只能通过训练获得提高,其载体就是项目和任务。随后戴教授提出了课程整体教学改革必须遵循六个原则、两个渗透。六个原则为:一是课程内容必须是职业活动导向、工作过程导向;二是突出能力目标;三是教学以项目和任务为主要载体;四是用任务训练职业岗位能力;五是课程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六是课程整体的知识、理论、实践必须要一体化。两个渗透为:把外语、道德、素质教育渗透到所有课程中;把职业核心能力渗透到教学中。

戴教授还就如何评价教师的课堂提出的新的观念,课程评价的传统标准,传统的标准从备课充分、选材适当、概念准确、讲授透彻语言简练、知识系统、重点突出、难点分散等这几个方面考虑,但新的标准中,老师教的好,不一定是好老师,真正的好老师是让学生喜欢你,接受你的课堂,在你的课堂中学到大量的知识。

戴教授结合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改革的成功经验,引用大量经典案例,通过正反对比,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地讲解了课程的单元教学设计和整体设计要求,为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很多具体可操作性的行动方案。

 

                                                     安检教研室:王健

                                                     2011.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