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度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验收报道
上传时间:2011-11-25 15:13:26 来源:工商系 浏览次数:
2011年11月16-17日,浙江省教育厅组织了为期两天的2009年度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验收工作会议。我院《网上商场运营实务》课程参加了17日的项目验收汇报。
在为期一天的汇报中,高职高专文科组共有46门课程参与,课程涵盖财经、人文、法律、艺术设计、文化教育、教育学、旅游等类别,在汇报的课程中有6门课程已经被评定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课程相关师资、建设条件、成果各方面更加突出;有部分课程已经进行了转型,纳入国家级课程资源库项目建设项目;当然,大部分课程围绕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展开。
在听取各个课程负责人的汇报中,成果都非常接近,包括:教科研成果;比赛创业成果;校企、校校合作成果等。重点学习的是各个院校、课程在不同的建设思路和特色亮点。
在会场上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专家的评论,其中不乏犀利观点。如浙江金融职院的郭福春教授提到,精品课程建设必须围绕为谁建,如何建,建什么三个问题展开,而核心一定是为学生而建这个主题。如义乌工商学院贾少华院长则指出,精品课程建设必须提升“眼球教育”的认知高度,如同网络经济中的“眼球经济”一样,教师必须在如何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花心思;而精品课程必须朝着“资源库”建设、“训练场”建设方向发展。
在一天的学习中,个人认为精品课程建设整体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什么是好的精品课达成了共识,但有些瓶颈问题已经凸显,精品课程成果通常是一个专业、甚至一个院系的成果,似乎一门课程可以搞定一个专业;有些课程根本无亮点、无特色居然也能上省级精品课程,相信是为了个别院校资源平衡的结果;投入不少人力、物力建设的课程,很多是重复建设项目,完全可以共享资源方式实现:教育领域的诸多建设项目的常见问题是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教学资源库建设成为取代精品课程建设的趋势已经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