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学院! 今天是

当前位置:信息技术学院 > 教学动态 >

教学动态

参加“科研方法与项目申报(理科)”全国网络培训心得体会

作者:信息技术与应用系    上传时间:2011-05-16 17:05:17    浏览次数:

 

    为了更好的适应高校科研环境,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与项目申报成功率,我与2011年5月13日至2011年5月14日,我有幸参加了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的“科研方法与项目申报(理科)专题”培训班。


    本次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科技部吕静博士主讲的《“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和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李元杰教授主讲的《与青年教师谈如何学习写作科研论文》、陈清教授主讲的《关于科研工作方法和实验室建设的一些体会》、赵醒村博士主讲的《如何在各类科研基金课题申报中取得成功》等。通过聆听上述专家的报告,使我受益匪浅。具体的收获如下:

    一、科研需要方法。凡事都需要方法,从事科学研究也不例外。诚如张贤科教授所言:“我愿以所知、所历、所见、所悟, 与他们一起探讨治学方法问题。当然我的历悟是极其有限的, 而这里讨论的“治学”也主要是理论科学研究。”因此,我们在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时,一定要博览群书,查阅相关领域的科技论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所进行的研究进行合理定位。


    二、科研需要耐心。耐心是一株很苦的植物,但果实却十分甜美。李元杰教授在这方面给我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李教授年近70,头发苍白,但仍然活跃在科研的最前沿,很好的诠释了“耐心”二字。所以作为年青教师的我们,更应该拿出更多的耐心来从事科研。


    三、科研需要时间。伟大的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说过:“时间是衡量事业的标准”。有了好的研究定位、研究立项后,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去验证,去检验,去实践等过程。这个过程是艰辛的,所以就需要耐心和毅力。


    四、科研需要坚持。不经一翻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在准确定位之后,就开始上路了。这条路也许是平坦的大道,沿途可能还有小桥流水;也许是泥泞的山路,沿途可能还有悬崖峭壁。所以既然已经上路了,不论将面对什么,都需要克服、需要坚持。因为坚持的结果就是成功。
总之,经过这次培训使我在研究观念的转变、研究方法的提升和研究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大的飞跃。
最后,向各位主讲老师、各位工作人员及同行致以最诚挚的祝福和感谢。是你们的辛勤付出,使得本次培训得以圆满结束。

 

李天鹏

教学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