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介绍

您的位置:智慧旅游学院 > 党团学社 >

党团学社

教师,我们到底要怎样站在讲台上?!------2011.11.8日“快报快评”《怎么转的》述评

上传时间:2011-11-09 11:10:14 浏览次数:

《都市快报》2011年11月8日B04版快报快评栏目刊发新闻评论文章《怎么转的》,以青岛黑社会老大聂磊的成长为例,剖析了其失败的原因之一--教育问题。文章首先援引鲁迅先生的话穷人的孩子蓬头垢面的在街上转,阔人的孩子妖声妖势娇声娇气的在家里转,转得大了,都昏天黑地的在社会上转,同他们的父母一样,或者还不如。(见《热风. 随感录二十五》,《鲁迅全集》第一卷311页)。

聂磊怎么就不如父母了呢?这又跟教育有多少的关联呢?新闻评论是这样的理解的:缺少人文情怀的教育是冷漠的,没有人文情怀的社会是麻木的。不仅仅是那个时代(聂磊青年时期即文革晚期改革初期)才会塑造聂磊,今天照样有聂磊第二,聂磊第三出现在。有道是给一百个学生上课叫上课,给一百张椅子上课叫行为艺术,可是我们的教育面对给一百个学生上课也是如同给一百张椅子上课------

聂磊的父母具为人民教师,聂磊的人生中最重要的岁月至少有那么九年是在教师的管教下度过的,他怎么就成了社会的毒瘤了呢?教育失职了,站在讲台上的老师,你不是聂磊的天使,社会有越来越多的聂磊的影子晃悠。如是,就有人站出来大声质疑:教师,你们到是怎样站在讲台上?!

     是啊,教师,我们到底要怎样站在讲台上?这个问题太沉重。是否每一个教师都要背负整个人类的完美成长的历史重任?这本身就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否则历史上就不会出现罪人。但是我今天的述评并非为教育者争辩什么,而是借此机会,作为教育者反观我们当下的教育行为。

   今天的我们,所有我的同事们,应该说,时而不时的都在教书育人,站在被教育者的面前,高高的讲台在上。我们面前的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面对一个个的45分钟,没有100个人,但是少说也有40来个人。那么,是否有过面对40个学生如同面对40张椅子的情形呢?在长久的学风建设中,经贸系任何时候都从制度,管理执行到教师师德操行上下苦工,严查教育,苦口婆心。客观上,没有人会把极少数不学无术的学生当座椅。然而,天外有天,教育之外有家庭和社会环境,我们站在讲台上,我们,有时那么无力。但无论怎样,尽心抚育,是教师的天职。

      站在讲台上的教师,就要传授知识,还要坚持管理学生,教育学生,和学生进行交流,多在生活、心理上加强对学生的关心,这些方面都有利于我们完成机械的教育行政赋予的任务,更重要的是全面了解受教育者,把他们当人在对待!教师在教授之外,应对学生进行关照,引导,甚至对有些认为是个人性格上的弊端,行为上的偏颇,心理上的阴影也要加以多管闲事一下,就是平常人说的劳心于人,尽量不让成长过程中的遗憾在学生身上上演。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有遗憾,但教育者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让学生成长,更加积极向上。

     这么想,我们找到了答案,那么,站在讲台上的职责就是,关爱他,引导他,告诉他,制止他,甚至责骂他,让他学会在成长中获得,感知,领会,总结,远离失败,不留遗憾,靠近理想。

 

 

                                            经济贸易系国贸教研室 姜雯

                                                  2011.11.9


党团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