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商贸学院! 今天是
学生工作

→ 您的位置:数字商贸学院 > 学生工作 >

感动源于“爱”

上传时间:2010-11-19 15:25:22 来源:工商系 浏览次数:

  2010年11月14日参加了下沙高教园区高职高专校园辅导员联谊会成立大会暨首届论坛。下午来自上海师范大学的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孙雅艳老师给我们做讲座。
  孙老师的讲座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先给我们介绍了上海师范大学在学生德育教学过程中开展的一系列特色活动和项目。接下来给我们介绍了关于她在做辅导员过程中的方式方法及一些感想。
  讲座上孙老师充满激情地讲述了她在上海师大这片爱的沃土上的成长经历。5年前的9月,她走上了大学辅导员的岗位,虽然曾经在农村小学当过3年多少先队辅导员,但是面对思维活跃的大学生时,她还是感到了手足无措。她所带的146名学生,来自多个省市和不同背景的家庭,在1:146的情况下,为了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心里,在一切准备就绪后,这个自己对大上海还很不熟悉的浙江女孩,便开始了从市区到郊县大街小巷的走访。跑得远时,一天只能去一个远郊学生的家;跑得多时,一天要走六七家。有时和家长聊得兴起,乘夜宵线回学校也是常事。“每去一个学生的家,我都在不停地记,许多线路、车次、地名我都是第一次听说,”就在这样并不顺畅的摸索中,孙老师利用假日家访了大部分上海学生的家,足迹还逐渐延伸至上海周边的城市,期间所走的路比她之前4年求学时在上海所走过的路程还要长!
  印象最深的是她坚持用笔记录感动片段,不断反思,不断提升自我。在辅导员岗位上,她也曾经迷茫和困惑,但是最终,却是自己的学生使她重拾信心,并收获了学生的爱戴。4年多来,她用心挖掘每个学生的优点,用笔把感动的片段一一记录下来,形成了《我爱我生手记》。当她写下这个手记的时候,她自己被感动了,学生们也被感动了。一位曾经和她有过隔阂的学生在看完手记后说:“老师,我从来没有怪你,我会把写的第一首歌献给你。”而孙雅艳也发自肺腑地表示,辅导员的工作让自己真正懂得了这个道理:“没有一个人会排斥发自内心的爱,没有一个学生不渴望被关怀。” 于是,3年多时间,孙雅艳写下了146位学生感动她的一件事、一句话。用眼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用笔将感动的片断一一记录,形成了14万字的《我爱我生》手记。
  在孙老师讲诉她在辅导员岗位上的点点滴滴的时候,我很感动,也很羡慕她。学生的每一次感动来源于她无私的爱,她所介绍的辅导员工作经验归纳起来就是一个字——爱。她把所有的爱都献给了学生,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家访和她的我爱我生手记,家访打开了学生的心扉,让学生体会到被尊重、理解和热爱。我第一次在辅导员这样的岗位上工作,孙老师的讲座给我以后的工作带来了很多启发,我做不到她那么优秀,但是我会尽可能多的爱我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