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学院! 今天是

当前位置:信息技术学院 > 实习实训 >

实习实训

信息系召开2011毕业生班会,为就业前作指导

作者:信息系    上传时间:2010-10-11 19:20:10    浏览次数:
    我系因教学安排,2011届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生本学期还在校学习,要到11月底才能参加毕业实习。相对其他系各专业学生要晚一些,但就业要求并不会因为这个原因,对我们系各专业学生放低标准。所以虽然学生还是在校,但是就业工作不能放松。本系各位实践指教师时刻为学实习就业作准备。最近各班召开了班会,对学生进行了准备就业前期指导。主要涉及内容主要有以下三点。
    1、认识自己,明确职业定位
    同学们在择业前,首先要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性格、气质以及能力、兴趣、特长等情况,给自己一个恰当的认知和定位,搞清自己适合干什么,能干什么,从而确定大致的选择方向和范围。其次,必须明确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即确定自己在职业中最看重的是什么。自己期望通过工作,是为了赚更多的钱,还是希望有一个好的发展空间,亦或是为将来的长远发展而积累更多更好的经验和技能?在搞清楚阶段性目的和价值取向之后,才会有一个相对明确的求职方向和目标。只有弄清楚了自己的择业标准,才能避免择业时的盲目。大学生与在职人士相比,在工作经验、工作技能、人际关系等方面都可能不如在职人士,但正因为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多数大学生在职场中往往保持着一个虚心好学的姿态,比职场“老人”表现得更为勤奋好学,苦活累差都不计较,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长此以往,职场新人们往往比职场老人更容易得到上司的肯定与认可。
   2、调整观念,看懂职场需求
   在当前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现实中,同学们有必要对价值观进行适当的调整。比如,大家都希望钱越多越好,这也是近年来大学生的主流职业价值观,然而,这种期望如果变成了“唯薪”主义,产生的结果很可能是大家选择了钱多的工作而不是选择合适自己的职业,这必将给长远的发展带来巨大隐患。当然,显而易见的是对于高薪的要求也自然减少了很多职业.大学生朋友们择业期望不可太高,要实际一点,客观一些,有时为了满足主要标准,要勇于放弃一些次要条件。如果一昧地带着攀比薪资之心去应聘,将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调整好求职心态后,还要能看懂职业的需求。对于自己想从事的职业要进行深入综合地分析,务必了解这个职业的学历、所需的专业训练、能力、年龄、性格特点等要求,同时弄清楚职业的性质、工作环境、薪水待遇以及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当然还要考虑到就业竞争机会。另外,向阳生涯认为,除了对职业和岗位深入了解之外,还必须清楚公司文化和人文环境。这样就不会在费尽心思找到工作后,因为与自己的期望想差甚远而放弃工作机会。向阳生涯上千份案例数据显示,职场新人在工作第一年至少换三至五份工作的大有人在,他们总是在频繁地更换工作单位,许多人干脆走一步看一步,或仅仅以眼前的薪资作参考,或仅仅以环境是否舒适为指标,很少有人从行业发展现状、优劣势、发展前景预测等出发,理性而全面地思考问题,最终导致个人得不到长远发展。
    3、立足根本,做好职业规划
    大学生求职难的真正原因在于,他们不能为自己确立一个清晰的职业定位,给自己制定一个职业规划。大学生应该先解决这个根本问题,然后再寻求专业包装以获得更好的职位。在杭州,有些大学生们选择通过专业机构来武装自己,增加自己求职时的砝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指导同学们求职时往往向学生重点强调“简历如何写”、“应聘如何给面试官留下好印象”等,但是对于找到一份“好工作”来说,这些只能算是“表面功夫”,更多的还是要求同学们从自身出发,明确自己想要什么,会做什么,怎样才能做好自己的工作,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问题。
                                                                       林必成

实习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