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状况调研》座谈会备录
作者:信息系 上传时间:2010-12-06 10:28:01 浏览次数: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状况调研》座谈会于2010年11月30日下午在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内大学生创业交流中心召开,教育部高等院校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专业教指委承担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项目《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状况调研》课题组在浙江针对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状况进行的基础性调研,从学院、专业教师、学生、校企合作企业方四个层面掌握第一手调研资料,为新一轮的高职课程改革提供基础信息。
各高职院校的教务处处长、部分专业负责人针对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状况,阐述了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课程改革中出现的困惑和瓶颈,以及部分示范院校在创建过程中的经验和反思给到会的老师了许多启示。警官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长在回顾示范创建的经验时指出,高职院校的品牌效应和内涵建设不仅仅只是我们的课程建设上,挖掘其本质最终还是体现在学生的培养质量上,课程改革理论和实践一定要结合好,要把课程建设的重要放在学生身上,要出成效,不能只重设计而轻实施。
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建议在课程设计时,由教育部给出一个明确统一的标准或建设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达到成果共享;各专业在课程改革和工学结合等方面开展设计、实施时,学院要提供相关的保障措施,师资力量是校企合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教师的教学成果落脚点体现在学生的出彩。
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示范性院校,目前已基本完成了专业核心课程的项目化改革工作,并出版了系列配套教材;一定数量实训室的建设为课程提供了保障,而且完成了兼职教师与专业教师1:1的配比,兼职教师具体完成专业课程的实训环节部分,通过实践项目课程具有其一定性质的优势,但在举一反三方面存在缺点,学生不能达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提高教学效率、通过理论引导或理论总结的方式多方面抓实学生的基本功训练,明确专业属性、专业建设,增加学生的个人举和敬业精神的培养,以职业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来改变当前职业技术学校普遍存在的职业态度缺乏,基本功不扎实等现象。
另外企业代表也表示,学校在开展校企合作时应该多考虑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才能留住企业,教师和学生一起顶岗实习是一种比较适中的尝试方式,在提升师资能力的同时,把学生的职业能力也培养起来。而企业在与院校合作时更多的是关注教育档次,学校的课程建设要服务技能、服务学生把学生的技能培养起来,把学生的实力培养起来,通过学生的能力来证明高等职业技术与技能的培养。
汪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