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学院! 今天是

当前位置:信息技术学院 > 办学成果 >

办学成果

共建优良学风从我做起

作者:信息系    上传时间:2010-11-08 14:02:56    浏览次数:
    学风,是治学之风,更是做人之风,也是一所大学的立校之本。良好的学风是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努力成才地强大精神力量,它是学校大多数人共同具有的富有特色的稳定的行为倾向。
    学风有二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学校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原则;二是指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的集体表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有时也特指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风气。学风是学校成员所处的精神环境,它通过校容、校貌这一物质环境有所展现,但主要体现在学校成员的精神面貌上,一旦蔚然成风,形成具有一定的群体性、一贯性和稳定性的良好风气,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种行为倾向被巩固和保持下来就形成一种文化氛围,就成为学校的优良传统。优良的校风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和无形的精神力量,是师生员工言行举止的准绳和拼搏奋斗的精神支柱,它对学生的培养和成长起着极为重要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校风的优劣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成败。
    建设优良校风是创造良好精神环境、培养合格人才的前提条件。一个学校的学风单单只靠一两个人是根本无法形成的。好比学习习惯,假如学习的人多了,在一起讨论的人多了,就会直接影响并带动身边的其他人,形成一种学而时习之的良好氛围。作为育英的每一位老师千万不能觉得学风建设与自己无关,首先从我做起,自觉树立“共建优良学风”的意识,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学校的校风、学风建设的各项活动,从我做起,从以下三个方面抓起,共同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一是校园氛围,包括校园的建筑、景点、绿化等物质文化,这些都能起到耳濡目染的教化作用;二是学生管理,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隐含在它所创设的优美整洁的物质文化环境和良好的精神氛围中,它具有导向、约束、凝聚、同化等多方的功能。规章制度、行为准则等制度文化能对学生起到规范和约束作用;三是教育载体,学风的形成总是通过一定形式的活动载体实施教育而逐步形成的,学校的文体活动、社团活动、以素质教育和“三创”教育为核心的科技活动、社会活动、文化氛围等精神文化都对学生起到陶冶心灵的作用。
    优良的校风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学校品位和格调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提高师生员工素质的催化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障。作为学校的一分子,注重学风建设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古人云:“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身边的事,眼前的事,时时耳闻目睹,“每天进步一点”。我相信众人添柴火焰高,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个崭新的育英会呈现在大家面前。
                                                                      汪迎春

办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