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学院! 今天是

当前位置:信息技术学院 > 实习实训 >

实习实训

校外实训基地小议

作者:信息技术与应用系    上传时间:2009-10-26 20:46:47    浏览次数:
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和特色部分是实践,尤其是让学生到企业中去实践,是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的最有效途径,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是实现这一环节、彰显这一特色的重要保障。它作为高职院校实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场景、实践技能操作中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性平台。
  根据专业性质和专业联系紧密程度,教学化校外实训基地按照不同的建设需要,校外实训基地一般可区分为五个类型:
  ①认识体验型,多以“考察”形式融入阶段课程,一般以参观为主,辅以讲解,以此积累感性认识,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②主题项目型,指在固定的岗位上相对独立地完成某一专题项目,以此达到实习实训和综合检验的目的,时间一般持续较长;
  ③实际顶岗型,主要培养相应岗位的一般操作技能和基本职业素养,锻炼实际动手能力,岗位设置以助理设计师和助理项目经理为主,其仿真程度最强
  ④技能鉴定和就业型,主要是为了达到某项职业资格要求或取得某种技能证书,通过职业技能鉴定服务于将来就业,为“订单式”培养提供岗前培训;
  ⑤联合开发型,实际上是以上四种类型的综合体现和更深层次合作,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进行项目化产学研发,合作面向纵深发展,互补优势。
  教学化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途径从哪些方面着手呢?
  ①通过专业教师与企业的联系,构建协作型实践教学基地。
  ②鼓励专业教师创业,建立自主管理型实践教学基地。
  ③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构建合作制实践教学基地。
  从实训基地的类型和建设流程来看,我系也有很多可开发的空间,一是利用现有教师资源,对内加强师资培养,提高实训指导水平;对外积极寻找合适的企业进行接通洽;二是利用现有资源建设成职业资格鉴定基地,按照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及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对职业技能鉴定的具体要求,向校内、外承接职业技能鉴定任务;三是实训教材建设,按照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参照职业岗位要求,针对实训内容的特点和目标,编写实用的岗位针对性强、合乎高职学生认知结构的工学结合一体化教材;建立与实训教学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开发校外实训课程,把国内外最新知识、最新技术和最新工艺,充分体现到教材和新的课程体系中,使学生在专业技术实训方面有所依据,提高基地实训育人效果,促使高职学生的智力技能和工作技能协调发展。
                                                                           汪迎春

实习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