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民航交通学院 > 学院要闻 >

学院要闻

关于全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的开发” 培训的思考

上传时间:2009-11-10 20:35:27 浏览次数:

200910311102我分院6位老师参加了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组织的在杭州灵隐宾馆举办的全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的开发”专题培训班。该培训由北京师范大学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专家赵志群博士主讲,他指导开发的职业教育课程有两个特点:一是满足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技能型人才的能力要求;二是适应学习者个性和职业发展需要,最大限度地实现有效的职业学习。本次培训班上,赵志群博士就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结合案例进行系统讲授,内容生动,丰富,我们很受启发,认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通过培训,我们认识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即除了专业能力之外,还有专业之外的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这也是职业教育课程与培训课程的区别所在。如果我们过分强调职业的岗位分析,容易得到偏培训的课程目标。因此,我们各个专业教研室主任在制定职业人培养方案时要遵循从岗位导向到过程导向的原则,强调过程导向的工作组织、设计能力,强调自我负责和质量意识,强调工作过程的完整性。

2.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模式

通过培训,我们认识到学习领域是以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的专业教学单元,它是从具体的“工作领域”转化而来,常表现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务。通过一个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完成某个职业(专业)的一个典型工作任务,处理一种典型的“问题情境”。通过若干体系化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某一职业的职业资格。项目是学习领域课程的主要表现方式,但不是唯一的表现方式,因为有的学习情境难以构成项目;在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可用于文化课教学,学习领域一般特指综合性的专业课程,学习领域是经过整体化的职业分析得到的一个课程系统,一个专业(职业)约有10-20个学习领域,而项目课程的随意性较大。

综上所述,学习领域有以下几个特点:课程目标是获得综合职业能力,不再仅仅是获得事实性知识的岗位技能;课程内容主要是如何工作,而不仅仅是如何操作;课程实施在贴近工作实践的学习情境中进行,与工作有直接的联系;课程实施者依据学习任务的要求组成教师团队。

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给我们启示: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不仅仅是传授事实性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尽量)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学习“如何工作”,专业课程是从能够具体的工作领域转化而来的用于学习的“学习领域”。这也是我们每个职业教育老师需要认真思考的。

3.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

通过培训我们认识到通过针对具体岗位进行的能力(技能点)分析的方法无法满足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针对具体岗位的能力分析和培养,可能满足岗位培训的需要,但无法达到学校教育的要求,职业能力中很大部分是隐性能力,无法具体说出或写出来。专业课程包括一般专业课程,核心专业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学习领域课程一般是核心专业课程,学科课程和技能培训课程一般是基础专业课程和拓展课程。

通过学习,我们领会学习领域的课程开发是通过整体化的职业分析,明确典型工作任务,然后确定学习领域,再设计学习情境与课业设计。换句话说,整体化的工作分析的结果不是独立的,点状的能力点或者技能点,而是过程完整的典型工作任务,在此基础上设计学习领域课程及其学习任务。因此,结合我们的实际,我们认为课程开发必须将职业资格研究,个人生涯发展目标设计、课程设计与教学分析和教学设计结合在一起,其中,我们认为课程设计是非常重要的,需要通过专业的课程的方案来体现出来,要重点研究我们的职业人培养方案。

4.学习情境的设计

通过培训,我们认识到学习情境是在典型工作任务基础上,由教师设计用于学习的情形和环境,是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化”处理的结果。换句话说,学习情境的设计,核心是确定学习任务。它的设计方法与不同专业的内容特征有很大关系,按照我们分院四个专业面向服务行业的特点,可以按照岗位类型、不同的工作对象或服务程序等设计;另外一方面,学习情境的数量设置与教学时间、教学条件、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师教学经验有关。基于我们分院2+1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大一阶段时,教师对典型工作任务可以设计数量较多的较小的学习情境,以便于教学组织,在大二阶段,教师针对一个典型工作任务则可以设计数量较少,但是综合化程度较高的学习情境,以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和综合性问题的能力。

这次培训,不管是教研室主任还是专业老师都受到启发,认识到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特征是工学结合,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这次培训也指导我们今后开发符合我们专业的职业教育课程,在整体化职业分析的基础上,以综合职业能力发展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作为基本教学内容,注重学习情境的设计,强调理论实践一体化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真正实现人才培养从大学生到“综合职业人”的转化。

                                                         黄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