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思想,同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科学发展观有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内涵,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科学人才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要前提。树立科学发展观,对于推动科技强国战略的实施,开创新时期国家图书馆的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我认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一是坚持发展这个主题;二是全面发展;三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谓坚持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发展,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机遇与挑战并存。就环保而言,党的十七大将“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列为前进中面临的首要问题,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党章,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这对我们的环保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环保事业的繁荣,但当前在经济发展上面临的总量与结构、存量与增量的矛盾仍然会带来较大的环境风险。总量与结构的矛盾要求加强区域间的调整与优化配置。而经济存量与增量引发的环保矛盾主要集中在存量的淘汰和改进、存量与增量的替换上。增量管理在于把关,存量管理重在监管以及协调,而主动防控是两者工作的重要切入点。
但是,当前环境管理仍存在着手段比较单一、管理面和力度也有待拓宽并强化、统筹规划有待进一步深化、跨系统的协调机制尚未健全等问题。在诸多掣肘因素作用下,环境风险就有可能演化成为实际的环境问题。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环境保护是民心工程,是德政工程,我们环保系统如何在全局层面上统筹兼顾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巩固环境“拐点”、实现环境的不断优化,是维系着全区人民福祉的大事。
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改进作风,不断提高执政水平。保持良好的作风,把作风建设作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好。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狠抓工作落实,以扎实有效的工作实绩,体现新时期党员的先进性。
本人作为一名教师,要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执行各项工作,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认认真真完成工作任务。从做人、做事两个方面做起:
一是诚实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础,没有一个好的人格品质,不论从事哪个行业,都将失去起码的条件。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做实事。这样,我们做人才会有充足的“底气”,做事才硬气。
二是精心做事。教师的工作是教学,说具体点就是教书育人,工作对象是学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要把科学发展观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也就是在教育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以全体学生为本,以全体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使全体学生得到身心协调的终身发展。
目前,就业形式严峻,做为职业学生,就业前景本应该好于其他本科院校,但事实上相反,为了学生毕业后有个比较好的出路,做为教师应该努力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让学生真切体会工作环境。自己积极帮助学生就业,推荐06环测叶峰同学到杭州智业南风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工作,积极联系杭州达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等环保公司做为学生实习的单位,以实际行动实践科学发展观。
社会要进步,经济要发展,都离不开科学的发展观。通过学习和实践,建立发展教育、发展学生的新思想,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拓宽思路,不断创新,在院领导和老师们的配合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狠抓工作落实,以扎实有效的工作实绩,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推动环测学生的就业工作。
信息技术及应用系环测教研室 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