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商贸学院! 今天是
学生工作

→ 您的位置:数字商贸学院 > 学生工作 >

屈原,你的生命如此多情

上传时间:2008-09-23 20:59:25 来源:工商系 浏览次数:

  转眼又是一年的端午,吃着粽子,闻着艾叶的清香,思绪也开始飘忽不定。如果屈原不是那个屈原,不是那个爱国又才华横溢的屈原,那么等待他的又会是怎样的结局呢?
  设:屈原没有提出变法。
  求:屈原的结局。
  解:若屈原当初没有提出变法,他的才华也不会那么快地显露出来,更不会引起以子兰为首的楚国贵族集团的仇恨和排挤,他们根本不会或者说不至于早早地在楚怀王面前中伤屈原,使屈原降职为“三闾大夫”,所以也就不会有冒死进谏而遭贬,以至投江自尽。
  答:屈原不会自杀。
  设:屈原降职后没有进谏一事。
  求:屈原的结局。
  解:屈原因小人排挤降职了,如果他就此罢休,或许还能相安无事到终老,可他做不到,降职后依然雄心勃勃。当秦国为了破坏六国联盟,派特使张仪来楚国游说时,屈原冒死进宫劝说怀王不要上当,当怀王轻信秦国,要与秦国会盟时,屈原流着泪进行劝阻,但都遭到了子兰一伙的阻拦。后来怀王被秦国软禁,死在咸阳,屈原悲痛之余,希望刚即位的顷襄王能变法强国,洗雪楚国的奇耻大辱。但顷襄王比怀王还要昏庸,亲秦派依然得势。他们唆使顷襄王把屈原赶出朝廷,放逐汉北。如果当时屈原能忍一时之痛,下场也不会如此之惨了。
  答:屈原不会自杀。
  以上两个假设均得出了同一个结论。但若结论成立,那么我敢说屈原写不出《离骚》,写不出《天问》,没有了一身正气,没有了报国之志,更不会有端午节的产生,不会有粽子的来历。
  屈原是多情的,屈原又是苍白的,对他的理解权在后人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评述。
  又是一年的端午,就让我在浓浓的粽香中亲近屈原,体味他那多情的生命。